名稱
補火散邪湯
處方
白朮3兩,附子3錢,人參2兩,茵陳3錢,白茯苓1兩,半夏3錢。
功能主治
脾疸。
用法用量
水煎服。連服4劑而小便利;再服4劑,汗唾不黃矣。
各家論述
此方白朮、人參補其脾,茯苓、茵陳以利其水,附子以溫其火,真火生而邪火自散,元陽回而陰氣自消。陰陽和協,水火相制,何黃病之不去哉。
摘錄
《辨證錄》卷七
補火散邪湯來源《辨證錄》卷七,用於主治脾疸。
補火散邪湯
白朮3兩,附子3錢,人參2兩,茵陳3錢,白茯苓1兩,半夏3錢。
脾疸。
水煎服。連服4劑而小便利;再服4劑,汗唾不黃矣。
此方白朮、人參補其脾,茯苓、茵陳以利其水,附子以溫其火,真火生而邪火自散,元陽回而陰氣自消。陰陽和協,水火相制,何黃病之不去哉。
《辨證錄》卷七
內補湯的成分是由乾地黃4兩,升麻1兩,當歸1兩,人參1兩,生薑5兩(切),麥門冬(去心)3兩,芍藥3兩,大棗20枚(擘),遠志(去心)2兩,茯苓2兩,大...
治陰虛發熱 解毒消腫 清肌退熱 處方來源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脾胃論》卷上。具有補脾昇陽瀉火之功效。主治飲食損胃,勞倦傷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熱。
別名 歌訣 組成 用法 功用風水散斑湯具有補水散火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熱郁於內,熱極生斑,身中如紅雲一片。
處方來源 組成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
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相關選方四順散來源於(《外科發揮》卷四)。主要是由貝母(去心)桔梗(炒)紫菀(去苗,土)各30克甘草(炙,銼)15克等成分配製而成,用上四味,粗搗篩。每服9克,...
簡介 開宣肺氣 名家論述 祛痰止咳 藥理研究金箔散主要由金箔50片(細研),銀箔50片(細研),鐵粉2兩(細研),人參1兩(去蘆頭),龍齒1兩半,琥珀1兩(細研),犀角屑1兩,茯神1兩半,酸棗仁1...
簡介 鎮心 安神 祛風解表 處方來源繼河間(劉完素)、丹溪(朱丹溪)之學廣為傳播之後,明代時醫用藥每多偏執於苦寒,常損傷脾胃,克伐真陽,又形成了新的寒涼時弊。鑒於此,以薛己為先導的一些醫家...
形成背景 代表醫家介紹 溫補名方湯方,方劑學名詞。又稱湯頭。古代將藥物劑型以煎湯劑為主,故將內服藥物方劑(主要是煎湯劑)通稱為湯方。如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粳米淘洗乾淨...
家常補血湯方 夏天喝湯方 湯方集錦起傴湯主要由薏仁3兩,白朮2兩,黃耆1兩,防風3分,附子1分等藥材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辨證錄》卷二。方劑主治大病之後,濕氣入於腎宮,誤服補腎之藥,腰痛...
基本信息 祛濕止痛 燥濕利水 藥方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