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延陵季子出遊,見路有遺金。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①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薪者投鐮於地, 瞋目②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視③之下,儀貌之莊④,語言之野也?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季子謝⑥之,請問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⑤也,何足語姓字!”遂去不顧⑦。
(選自《藝文類聚》三十六)
注釋
①薪:砍柴。裘:羊皮襖。
②瞋目(chēn mù):睜大這眼發怒樣。
③視:眼光。
④儀貌之莊:外貌高雅。
⑤皮相之士:只看重外表的人。
⑥謝:道歉
⑦顧:回頭看
練習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當夏五月 遂去不顧
2、用“/”劃出下句的朗讀節奏。
延陵季子出遊
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語姓字
3、季子對薪者的態度是怎樣變化的?
4、能表現季子對薪者敬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薪者不撿“遺金”表現了他怎樣的品質?
6、像季子這樣“以貌取人”的人,社會上還大有人在,請你說幾句話來勸勸他們?
答案:1、正值,正當;回頭看
2、延陵季子/出遊 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語姓字
3、季子開頭看見薪者貌不出眾,用輕蔑的口氣要他撿地上的金子,當聽到薪者一番鏗鏘話語之後,對他十分敬重,並道歉。
4、季子謝之,請問姓字
5、人窮志不窮。(有骨氣,有尊嚴)
6、這世界上有許多人,雖然看上去他們很平凡,不是很有錢,但是他們的志向可能會比我們還遠大,所以我們要尊重這些人。
解讀
這個故事描寫了春秋時吳國貴族延陵季子出遊時“見路有遺金”,便呼“披裘而薪者”“取彼地金來。”結果遭到了“薪者”的怒斥。表現了“薪者”雖窮困卻不拾遺金,雖貧賤而志不短的可貴品質。 在延陵季子這樣的高貴者看來,一個“當夏五月,披裘而薪”的卑賤者,一定會拾取“遺金”;而在砍柴的人看來,雖然是“當夏五月,披裘而薪”,卻不能撿拾別人遺失的金子,即使貧賤也不能失去人格。延陵子雖是高貴者,但看問題卻如此卑下;雖儀態容貌豪壯,語言卻如此粗野。砍柴人雖地位卑賤,但看問題卻如此高尚;雖穿戴寒酸,但言行卻如此豪壯。可見,延陵季子之言語,不可取也;“薪者”之言行,可贊也。
當今社會,“貴族”與“貧民”兩極分化日趨嚴重,同生活在一片藍天下,富貴者應該發揚愛心,慷慨解囊,濟貧於危難之中;而貧困者應該學習“披裘而薪者”的精神,不取意外之財,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以求得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