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袋鼠哺育孩子的方式讓人稱奇不已。據說,小袋鼠大約八個月以後,就可以離開母袋鼠獨立生活了。已經獨立的幼袋鼠,有時還會把頭伸進育兒袋吃奶,雖然育兒袋裡已經又有了新生的幼袋鼠,幼袋鼠仍舊會讓它吃奶。
“袋鼠族”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1998年法國新聞類周刊《快報》的文章中。它用來比喻大學畢業後到了就業年齡,但以薪水少等理由仍依賴父母的那些20多歲的年輕人。據報導,當時法國青年失業者中有80%依賴父母維持生計,於是文章就把那種在腹袋中吮奶,生長6個月至1年後才能獨立的袋鼠的習性賜給了不願長大的年輕人。
現象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寬容了,大家對什麼都可以理解。比如過去講你到18歲就是成人了,意味著可以獨立了。而如今真的大學畢業了就可以獨立了嗎?全然不是。如今中國也出現了“袋鼠族”,因為擇業時“高不成低不就”,所以28歲了也可能失業在家,也可能不想工作……據上海的一項家庭調查,將近85%的不在讀未婚子女,仍需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費。而在廣東新成長的失業青年數量竟超過了下崗人員,他們無穩定收入,大多靠父母維持生活。
無論是在有著西方崇尚個人獨立傳統的美國,還是在有著東方勤勞吃苦美德的韓國,在上世紀90年代都出現了“袋鼠族”。據2004年《美國人口統計學》的一篇文章說,有1800萬20~34歲年齡段的人和父母住一起。一項當時的調查顯示,63%應屆畢業生計畫搬回來同父母待在一塊兒,至少在找到工作前會這樣。據韓國勞動部透露,在韓國國內,類似於“袋鼠族”的青年失業者也在逐漸增多。“在每100名青年失業者中,近40人即使有能力參加工作,但是以薪水、福利、工作時間、工作環境等條件不符合為由自動放棄就業。他們實際上相當於自發性失業者。”
原因探究
對此專家們有太多的說辭,比如時下的社會生活成本太高,比如社會就業門檻太高,比如社會競爭太激烈……總之“袋鼠族”這種現象是可以理解的,孩子是沒有錯的,錯在家長,錯在學校,錯在社會……因為家長曾經嬌生慣養呀,因為學校沒有教會生存技能呀,因為社會還不夠和諧呀……更有人說,歸根結底是中國教育體制的問題,孩子們從小隻知道為“分分分”奮鬥,所以連基本的獨立生存能力都不具備;也有人覺得,這只是一種現象,還不能稱其為問題,潛台詞是用不著大驚小怪。
對“袋鼠族”的批評聲音說:“袋鼠族”是一種典型的寄生生存方式,到了應該獨立的年齡卻不獨立,表明了一種心態上的不成熟,不負擔轉嫁到父母身上。而父母的溺愛該負一部分責任。“袋鼠族”折射出畢業生擇業觀的誤區。許多畢業生對自己期望值過高,不看降低身價來找一個能養活自己的工作。雖然這幾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相對嚴峻,但找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還是可以的。這部分人群不肯吃苦,不肯腳踏實地。所以找不到工作。
時代影響
時代進步了,中國小康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們”在生理上成熟得越來越早,個頭更高了,腦子更聰慧了,學習的知識更豐富了,想輕鬆得到的越來越多了;只是心理年齡越來越小了,成熟得越來越晚了,“斷乳期”延長了,責任感缺乏了,願意付出的辛苦越來越少了。於是當立不立的“袋鼠族”重返“育兒袋”。
其實這不過是一種現代社會病。每一個走向現代化的民族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成年人和孩子面臨著同樣一個問題:社會邁進了現代化,人的觀念或是思維模式卻不能適應現代化。
這裡關鍵是承認“袋鼠族”現象是病態而不是正常態;到了應該獨立的年齡卻不想獨立,這是一種典型的寄生生存方式;“袋鼠族”的隊伍不能也不該膨脹;這關乎一代人的成長,更關乎一個民族的興衰。所以對“袋鼠族”僅有理解是不夠的,只有治病才能恢復正常態。毫無疑問,“袋鼠族”現象當然是與現代化社會中種種因素的影響分不開的。然而,物質上的富有以至幾乎“擁有一切”,並不等於精神生活的富有和心理的健康;技術進步帶來的舒適生活並不能自然而然激發奮鬥的激情;現代化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正如楊振寧的同行、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阿蘭·萊特曼面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力衝刺而來的現代技術發展而憂心忡忡時所說,“我們讓自己窒息,我們削弱自己思考的能力,甚至可能很諷刺,我們阻礙了進步。”
消除方法
醫治“袋鼠族”這種現代社會病,道理非常簡單,藥方也不神秘:
首先,最要緊的仍是弄清楚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人為什麼活著,怎樣活著。這樣的話聽起來有點老套,但卻是每個人都不能逃避的人生考問。沒有人生的目標,何來人生的奮鬥,逃避人生的意義,何談自強、自立、自尊、自責……一不小心便會掉進“虛無主義”的陷阱。
其次,任何人的成長過程都是自我成長的過程,不能指望別人替代自己完成成長過程。成長的過程無疑要面對多元價值判斷,無疑要承受痛苦和磨礪。
再次,擺正心態,告別懶散的生活方式;拋棄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幻想;如韓國高麗大學教授所說,年輕人不妨從大學開始,通過兼職等工作感受一下社會底層工作也是擺脫“育兒袋”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