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目成員
一千五百萬年前,澳大利亞樹叢中生活著一種綿羊般大小、體重可達70kg的有袋類動物,它和現代的樹袋熊十分相近,並且也生活在高高的樹枝上。它叫作袋小齒獸(Nimbadon),屬於袋鼠目(Diprotodontia )。
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K.Black博士主持了關於袋小齒獸的研究。她說:“袋小齒獸天生有很強的攀爬能力,其特化的骨骼結構顯示,它們爬樹的方式和今天的樹袋熊很類似,都是四肢緊抱樹幹。”雖然他們還沒有完成全部的研究工作,成果也尚未發表,但Black博士透露,袋小齒獸強大的攀爬能力足以讓它在澳洲熱帶雨林層層疊疊的樹蔭中如履平地。這樣,它就有了多種食物來源,其它植食動物不易與它產生競爭;若遇到食肉動物如袋獅的襲擊,它也能快速爬上樹化險為夷。
袋小齒獸為澳洲雨林做過一些小小的貢獻。人們推斷,它的食物中可能包括雨林中的果實,植物的種子也會一起進入消化道,這隻巨大的“樹袋熊”就相當於一個巨大的播種機,為澳大利亞的史前森林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化石產自澳洲洞穴
袋小齒獸的化石產自昆士蘭州西北部的洞穴中,洞穴里還存有更早期的動物骨骼。該洞穴保存了幾乎所有生長時期的袋小齒獸化石,包括依然生活在母獸育兒袋裡的幼體,還有成年個體。
“袋小齒獸化石非常稀有,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它們不僅保存完好,還代表了多個年齡段,”Black說。“通過這批材料,我們有機會探索化石有袋類頭骨和大腦的發育過程,甚至還能探討它們的行為。這種詳細研究還是第一次。”
該研究還能幫助我們對澳大利亞的史前生態系統演變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此作為依據,我們便能進一步推測未來氣候變化會怎樣影響澳洲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