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出生於內蒙古包頭,先後在內蒙古民族大學和東北師範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2006年、2010年晉升為講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古代史、古代近東史、古代近東外交史。
科研成果
論文
《阿拜多斯的考古新發現》,《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阿瑪爾納時代埃及與巴比倫的關係》(第一作者),《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4年第5期)摘錄。 《為什麼戰前的日本史學家隱瞞真相》(第一譯者),《新史學》,2004年第2輯。 《古埃及曆法漫談》(第二作者),《華僑外國語學報》,2004年第1期。 Amurru’s Expansion and Egypt’s Response in the Amarna Ag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Vol. 19 (2004) . 《 論阿瑪爾納時代埃及與米坦尼的關係》,《安徽史學》,2005年第5期。 《古埃及人的民族意識和觀念》,《世界民族》,2006年第1期。 《阿馬爾那泥板書信中所見的古代近東大國外交方式》,《古代文明》,2008年第3期 《阿馬爾那時代的近東使節》,《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年第12期 《海上民族大遷徙與地中海文明的重建》,《世界民族》,2009年第3期 《世界上最早的農書》(第一作者),《農業考古》,2009年第4 《古埃及的葡萄與葡萄酒》(第一作者),《農業考古》,2010年第1期 《論尼羅河對古代埃及文明的影響》(第一作者),《農業考古》,2010年第4期 《阿馬爾那時代的近東大國關係》,《歷史教學》(高校版),2010年第10期 《論古埃及埃勒凡塔的猶太社區》,《古代文明》,2011年第1期著作
參加譯著《埃及的遺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的翻譯。項目
參加郭丹彤教授主持的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古代埃及對外關係研究”。 參加郭丹彤教授主持的東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特色研究項目“古代埃及原始文獻選讀”。 承擔天津師範大學博士基金項目“古代近東外交研究”。 主持天津市教委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古代近東外交制度研究”。 主持教育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阿馬爾那時代近東外交研究”。 參加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