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襲
崇煥死後,佘氏義僕為其收斂骸骨,葬於北京廣渠門內廣東義園,並從此世代為袁守墓。1952年2月, 北京市規劃局準備遷移城內所有墓地,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城市建設。照此規定,袁督師廟和墓均在遷移之列。葉恭綽、柳亞子、李濟深、章士釗聯名上書毛澤東,呼籲保護袁墓:“主席賜鑒:茲有陳者,北京市府因計畫關係,將城內各義冢飭遷出城,其中廣東新舊兩義園有前明薊遼督師袁崇煥遺墓和祠宇歷見載籍,數百年來祭掃不絕。明末滿洲久為邊患,能捍禦者以袁崇煥為最。滿酋後施反間,崇煥竟以冤死,天下痛之。今日新史學家亦僉稱為民族英雄,但或不知其祠、墓即在咫尺。茲當提倡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之際,擬乞飭所司於該兩處袁崇煥祠、墓特予保全,並力。崇飾,以資觀感,不勝企幸。”毛澤東回複葉恭綽:“數月前接讀惠書,並附薩鎮冰先生所作詩一首,不久又接讀大作二首,均極感謝。薩先生現已作古,其所作詩已成紀念品,茲付還,請予保存。近日又接先生等四人來信,說明愛國領袖人物袁崇煥先生祠廟事,已告彭真市長,如無大礙,應予保存。此事嗣後請與彭真市長接洽為荷。”
至此,經葉恭綽、柳亞子、李濟深、章士釗等人的多方努力,積極呼籲,北京市政府對袁崇煥墓進行了全面的修葺,墓古蹟得以保存。由於歷史原因,袁崇煥祠被居民占用,墓和原袁祠西側的佘家館被拆除成為學校的操場。
1984年袁崇煥祠、墓和坐落在龍潭公園內的廟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市文物局出資修復了袁崇煥墓;2002年市文物局籌措四百餘萬元資金,在崇文區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袁崇煥祠內居民的騰退工作。市文物局又出資60餘萬對祠堂進行修繕。2002年11月29日袁崇煥祠、墓正式對外開放。
2002年市、區政府下決心搬遷袁崇煥祠的居民住戶,搶先修繕袁崇煥祠並對外開放,不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幫助,也得到了祠里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袁崇煥祠居民的搬遷,政府給予了很大的照顧;由於袁崇煥祠處於崇文區角灣危舊房改造小區,在小區居民沒有動遷之前啟動,祠內居民可以選擇回遷和貨幣補償兩種搬遷政策,其中回遷戶可在角灣小區優先選房。每個搬遷戶還有文物保護獎。袁崇煥祠、墓現已正式對外開放,在參觀憑弔場所有居民住戶不利於開放,且祠堂內也不應該有住家。
主要景點
祠有正房五間,前廊兩端及室內牆壁上嵌有李濟深撰《重修明督師袁崇煥祠墓碑》等石刻,屋檐下是葉恭綽敬題“明代先烈袁督師墓堂”匾額。袁崇煥手書“聽雨”石刻保存完好,嵌於牆上。
祠堂後為袁崇煥墓,葬著袁崇煥的頭顱,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撫吳榮光題寫的“明袁大將軍之墓”石碑及石供桌,墳側小丘為佘義士之墓。1952年曾對袁崇煥祠和墓進行修葺。“文化大革命”期間遭破壞。
1984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祠、墓的保護範圍東北、東南、西北至保護建築及其延長線,西南至東花市斜街。1992修復祠和墓。2002年袁崇煥祠、墓改建成袁崇煥紀念館。
人物介紹
袁崇煥(1584-1630),祖籍廣東東莞,後落籍廣西藤縣。明萬曆中進士,初授福建邵武知縣。他心繫遼疆,關心國家安危,毅然投筆從戎,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在任遼事期間曾多次擊敗後金軍的進攻,獲寧遠、寧錦大捷。阻遏後金軍南下。1626年(天啟六年)後金努爾哈赤攻寧遠城,袁崇煥堅守孤城寧遠,取得寧遠大捷,努爾哈赤遭到用兵44年來最嚴重的慘敗。1627年(天啟七年),後金皇太極親率數萬軍隊,進攻寧遠、錦州,袁崇煥又擊敗皇太極,取得寧錦大捷。終因不附魏忠賢,被其黨所劾去職。
熹宗崩,思宗即位,魏忠賢見誅。朝臣紛請召袁崇煥還朝。1628年(崇禎元年)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1629年(崇禎二年),袁崇煥擊退皇太極的渡河進攻,並向崇禎皇帝上疏說:“臣守寧遠,寇被臣創,決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單弱,宜於彼處設一團練總兵”。但沒有得到崇禎皇帝的足夠重視。當年十月,皇太極果然率兵繞境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兵臨北京城下,北京戒嚴。袁崇煥聞訊率部急行前往北京,在廣渠門、左安門外大敗後金軍力解京師之危。
據《明史》袁崇煥傳記載,皇太極施用反間計:“會我大清設間,謂崇煥密有成約,令所獲宦官知之,陰縱使去。其人奔告於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對,遂縛下詔獄。”不過閻崇年等一些學者則傾向於認為明思宗殺袁崇煥是因為朝廷內閹黨餘孽的誣陷,皇太極的反間計只是袁崇煥落獄之因。
1630年(崇禎三年),袁崇煥以“通虜謀叛”、“擅主和議”、“專戮大帥”、“市米盜資”等十大罪狀的罪名“磔”死。崇煥伏刑之慘情,令人毛骨悚然,當時北京百姓都相信袁通敵,恨之入骨,“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
酒生吞,血流齒頰”(《石匱書》)。其部下佘義士深明大義,“夜竊督師屍”,葬於北京崇文門東花市斜街,並世代守墓至今已傳十七世佘幼芝女士。史載“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煥無子,家亦無餘貲,天下冤之。”(《明史·列傳一百四十七·袁崇煥》)據錢海岳先生的《南明史》記載,南明政府曾給袁崇煥平反,謚袁崇煥“襄愍”。乾隆49年(1784年),乾隆帝也下詔說:“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憫惻”。真相始大白於天下,千古奇冤得以昭雪。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門票價格:2元(成人),老人、學生憑有效證件享受半價1元。
交通信息
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斜街(原是廣東義園舊址)乘坐公交8路、12路、525路至白橋大街站下車,步行200米左右即到。
重修墓碑記
重修明督師袁崇煥祠墓碑記
走進袁崇煥祠大殿,在東牆上鑲嵌著一塊方形碑刻,那是李濟深先生撰文、葉恭綽先生書丹,由北京琉璃廠陳雲亭鐫碑處陳志敬於1952年8月鐫刻的“重修明督師袁崇煥祠墓碑記”。此碑用的是上等的銅青石石料,約一米見方,共刻490餘字,碑文是秀麗的顏體楷書。提及此碑,還有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北京解放以後,政府對城市建設投入了很大的財力和物力:治理了龍鬚溝;對下雨滿街泥的城市道路逐步進行了改造;將市區內(指現在的二環路以內)墳墓全部遷往郊區等,墳墓較多的陶然亭地區和龍潭湖地區都進行了大規模的遷墓工作。當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濟深先生與著名愛國民主人士章士釗先生、柳亞子先生和葉恭綽先生聯名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希望對袁崇煥祠墓給予保護,不要遷走,以教育後人。毛主席接信後,很快批示北京市市長彭真同志,表示尊重幾位老先生的意見,請對袁崇煥祠墓給予保護。這樣袁崇煥墓以及由周恩來總理提出保護的陶然亭公園內的革命先驅高君宇及石評梅的墓,得以在市區內保留下來。李濟深、章士釗、柳亞子、葉恭綽四位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得悉毛主席批示後非常高興,他們覺得還應對袁崇煥祠進行重修。在解放初期,國家財政比較困難,這四位老先生就聯合蔡廷鍇、蔣光鼐兩位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共同捐資對袁崇煥祠進行修繕,修繕完畢後,立此碑記,以示紀念。這就是“重修明督師袁崇煥祠墓碑記”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