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鐘樓,對老衢州人來說,是一個地理坐標,是衢城生活的人文記憶,更是城市滄桑演變的一個縮影。
2010年9月,衢州古鐘樓完成全面修復。作為文化部門的代表,本文作者自始至終參與了古鐘樓的修復工作。在鐘樓即將迎來全面修復一周年的日子,本報刊文記錄鐘樓修復全過程,亦為留存一段難忘的城市歷史。
歷史
建成時間建城史已近1820年的歷史文化名城衢州何時始有鐘樓?
現在見諸於報刊雜誌等有關衢州鐘樓的建造年代皆是“明萬曆二十九年”,其出處大概是緣於清嘉慶《西安縣誌》中關於鐘樓上懸掛的銅鐘上的銘文有“萬曆二十九年三月”的記載。明天啟《衢州府志》卷之七《建置志·附錄》,其標題為“西安令林公雲建造鐘樓”,建造時間是“萬曆三十五年五月內”,建造原因是“林公念府城北隅通衢之地原有鐘樓”。從建築原因這一點說明,西安令林雲於萬曆三十五年建造鐘樓是一次原地重建。
於是關於鐘樓的建造時間有兩個,一為萬曆二十九年,一為萬曆三十五年。前者依據清嘉慶《西安縣誌》所載,銅鐘上銘文落款;後者則出自明天啟《衢州府志》。
2009年下半年,在鐘樓台座加固工程施工過程中,我們驚奇地發現:在台座內部,即今地面的層位上,石質鑕形柱礎排列有序,外牆基礎完整,卵石鋪墁地面完整,金柱位覆盆石碩大。仔細察看柱礎、覆盆石和外牆基磚石及地面,火燒過後的痕跡明顯。由此可以推斷,原先鐘樓平地而起,屬磚木結構建築,因為火災,鐘樓被毀,重建時才易木為石,才有了石構的台座。
據民國《衢縣誌》記載,清代曾有四次鐘樓修繕記錄。民國時期,尚未查到有關鍾樓的修繕記錄。時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鐘樓台座上的木結構閣宇因年久失修而成危樓,才被拆卸。至此,鐘樓只剩台座而已。十年後,才有一次以混凝土加固鐘樓台座結構的小施工。
鐘樓台座和衢州城牆的主要部分同屬明代建築遺存,是衢州古城重要的文化遺產,1989年12月12日被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核准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曠置於南北向之北門街、忠烈廟前與東西向之鐘樓底、鐘樓巷交叉十字路口的鐘樓,是2010年9月完成復建的。而復建鐘樓的過程是漫長的,其工程是複雜的。
復建工程包括鐘樓台座的加固維修和上部木結構樓閣的復原。台座加固維修工程,是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設計與施工嚴格按照《中國文物古蹟保護準則》的規定,以“原有形制、原有結構、原有材料、原有工藝技術”的要求與規範進行,在技術處理等方面貫徹國際上採用的“最少干預”、“可識別性”諸重要原則。
樓閣復原工程,其復原設計必須要有科學依據,一是要對鐘樓台座頂面原木結構樓閣建築遺址進行發掘清理,弄清楚原樓閣平面柱網布局,二是要查找復原鐘樓的文獻資料,包括圖紙、繪畫或照片等。關於樓閣平面柱網布局問題,市文物部門考古專業人員,只對台座頂面進行遺址清理便解決了。至於復原鐘樓必須的文獻資料如鐘樓被拆卸之前的全景照片,文物部門卻尋尋覓覓12年之久。
2005年3月初,在衢州晚報記者王飛的幫助下,市文化局向市民葉毓麟先生徵集到了一張鐘樓老照片。照片攝於1965年,由南向北拍攝,是葉先生與一位朋友的合影,其背景正是鐘樓全景。
正是這張珍貴的照片,為復原木結構的鐘樓提供了重要依據。是年4月,市文物部門即委託專業部門編制鐘樓復建設計方案,9月8日獲得省文物局的批覆。然而,復建鐘樓設計方案卻不能實施,因依附於鐘樓台座的建築物較多,文物部門解決不了拆遷問題,復建工程暫時擱置。
轉機出現於2006年10月,當時市政府決定啟動北門街歷史文化街區整治工程。在完成了《衢州北門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暨北門街立面整治設計方案》編制、論證和報批等程式之後,北門街歷史文化街區整治工程一期,即北門街立面整治工程,於2009年2月28日由市城市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業主正式實施。
鐘樓復建工作啟動於2008年12月。
已有400多年歷史的鐘樓台座,能否承受上部樓閣的荷載?換句話講,只有台座結構安全並能承受其上部樓閣重量,樓閣的復建才成可能。2005年編制鐘樓復建設計方案時,受條件之限制,對台座的內部結構、基礎的地質狀況等均未作勘察,同樣也未出過台座沉降情況的監測報告。
鑒於此,為慎重起見,此次復建工程實施前,必須對原先的鐘樓復建方案進行修改完善,主要是台座加固方案的修正,其重點是改以加錨桿為主的加固方法為局部解體之原狀整修法。因此,在補充了地質勘察報告、台座監測報告,同時對鐘樓復建設計方案進行反覆修改、論證之後,鐘樓復建設計方案於2009年8月19日再次報請省文物局,並於9月4日獲批覆同意。在業主、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努力下,相關部門積極配合,經過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和工匠師傅的辛苦勞作,2010年9月,鐘樓復建工程順利結束。
如今大家所見的鐘樓分上、下兩部分,下部分為一個四稜台體,文物部門業內人士習慣稱為四門塔式台座(或基座)。其實,台座系四道拱券圍合中夾一天井組成,拱券採用縱聯分節並列砌置法砌築,台座上下收分約20厘米。上部分為木質結構二層樓閣,從外觀上看為重檐歇山頂;在平面布局上,呈正方形,面闊、進深皆三間;在梁架結構上為廳堂型抬梁式建築構架。木結構鐘樓樓閣為清代建築風格。
站在鐘樓三層梯板上,向北俯視是整潔的北門古街,而向西眺望是水亭門城樓。鐘樓與城樓相對而望,無形之中卻將古城內僅存的兩個歷史文化街區聯繫在一起了。那么,為何要花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復建鐘樓呢?
首先,復建鐘樓是文物保護的需要。以條石壘砌的鐘樓台座,自明萬曆年間建成之後,已400餘年。然而,要說哪個時間段台座受損最為厲害,勿庸置疑,上世紀70年代初其上樓閣拆除之後至此次修繕前的三十多年裡,自然力破壞最為嚴重。單單那耐旱能力強,根系尤為發達的構樹,就讓台座不堪其擾。到此次修繕前,台座可謂岌岌可危了。此次台座加固維修後,確保了文物本體結構安全。木構樓閣建成後,大屋蓋可擋風雨,對砌體條石起到保護作用,減緩了條石的風化剝落或酥鹼,同時也避免草木滋生,從而使鐘樓台座這一珍貴石質文物延年益壽。簡言之,這種類似於加頂保護工程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本體,展現文物遺產的整體價值與文化信息。這也是從文物保護角度來講,復建鐘樓之目的所在。
其次,復建鐘樓是廣大市民的願望。眾所周知,古城衢州城內原來標誌性歷史建築較多。時至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算得上標誌性歷史建築的只有三重檐的天寧寺之觀音閣了。之後,鍾靈塔重建了、水亭門城樓復原了,使人們重拾了歷史的記憶,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已消失的歷史建築的那份眷戀之情。因此,市民們要求重建天皇塔、復建大南門城樓等標誌性建築的願望也愈加強烈。至於蒲松齡筆下“衢州三怪”之一“獨角怪”的出處。現仍較為完整的鐘樓台座的修復,更是廣大市民的迫切期望。如今復建了鐘樓,既恢復了名城內一處標誌性歷史建築,使人們重新領略了它的意境與風采,自然也滿足了人們那份懷舊思古之幽情。事實上,復建如鐘樓類歷史特色建築,也是一種文化載體的傳承,是當代人的審美需求。
再者,復建鐘樓是文化遺產價值體現的要求。
在鐘樓這一珍貴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挖掘利用上,其現實意義或價值體現,包含三個層面:從鐘樓本身而言,復建鐘樓,再現了鐘樓的歷史風采,提升了鐘樓的社會形象,還原了鐘樓的歷史環境。從衢州城市建設而言,復建鐘樓,恢復了一處標誌性歷史建築,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提高了名城的可看性。從市民——城市主人的角度而言,復建鐘樓,重建了市民與文化遺產之間的情感聯繫,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共享了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指出,文化遺產應有尊嚴。但願復建的衢州鐘樓,尊嚴永存。
連結
鐘樓位於衢州市區北門街南端十字路口。據明天啟《衢州府志》卷之七《建置志》記載,鐘樓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以條石築成四門塔式基座,高4.3米,長、寬各12.92米,券門高3.96米,平面呈正方形。基座上建有重檐歇山式二層樓閣。樓上懸置大鐘一口,重達3000餘斤,由祥符寺僧兼司昏曉。1942年,大鐘被日軍掠去。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木結構樓閣因年久失修而成危樓,被拆去。目前所見木結構鐘樓系2010年復建。此鐘樓即為蒲松齡《聊齋志異》“衢州三怪”之一“獨角怪”的出處。
1982年,鐘樓被衢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鐘樓與衢州城牆一併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鐘樓與衢州城牆一併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