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衢州市實驗學校的前身是衢州師範附屬國小。衢師附小創辦於1916年,是一所以審美教育為特色的市級實驗國小,1998年被教育部確認為首批“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0年被浙江省教科院評為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2001年又被評為浙江省科研興校百強學校。2002年被省委宣傳部等評為省“五愛、四有”教育活動先進集體,被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命名為“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實驗學校”,榮獲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活動集體一等獎。2003年學校被市政府命名為首批“衢州市名校”。學校還先後榮獲全國學雷鋒先進集體、全國雛鷹紅旗大隊、全國模範職工小家、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先進學校、浙江省紅領巾示範學校、浙江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浙江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衢州市勞動模範集體、衢州市十佳文明單位等稱號。近幾年,學校緊緊圍繞“構建審美教育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積極開展教育研究工作。承擔省、市級課題20餘項,其中《國小語文電化教學課堂結構設計》、《國小低段語文免試及常規檢測》實驗被評為省級課題一等獎。2002年課題《國小審美教育評估標準的研究與實踐》被立為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教師發表各類教育科研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及各種教學用書20餘部。
學校現座落在講舍街26號,原為衢州師範校址,是古代為衢屬五縣培植人才的講堂所在地。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幽雅,占地面積5.4萬平方米,發展用地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學校辦學理念超前,設施配備一流,教育手段現代化,教學質量高,學生全面發展。現有39個班,在校生1600餘人,教職工112人。專任教師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的占94%,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占52%,其中有全國模範教師1人、省優秀教師1人、省春蠶獎1人、省教壇新秀3人、市名師名校長3人、省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5人、省國語測試員7人。學校還培養出特級教師2人。近十年來,學校榮獲“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雛鷹紅旗大隊”、“全國模範職工小家”、“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實驗學校”、“省先進學校”、“省文明單位”、“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省科研興校200強”、“市勞動模範集體”等稱號50餘次。
實驗創新,質量至上,服務社會,學校正以嶄新的姿態邁向美好的明天。
學校概況
學校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占地面積49306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4784平方米,有圖書館、
科學館、音樂樓、學生宿舍、體育館、3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運動場等,綠化面積17303平方米,綠地率達35.1%。專用教室齊全,校園廣播、通訊、計算機網路、閉路電視等信息系統完整;教學儀器、電化教學設備配備、音體美勞教學器材配備、衛生室器械與設備等均達到I類標準;圖書、音像資料、教學軟體等滿足教學需要。
師資介紹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34人,其中專任教師126人,大專及以上學歷120人,國中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占76%,國小教師大專及以上學歷占93%,教師獲省部級先進3人,有市名校長、名師3名,省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5人,中學高級教師11人,省教壇新秀3人,省優秀教師、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等9人,有11位教師獲國語水平一級乙等,其中7人獲省級國語測試員資格證書。2002學年,教師參加市級教學競賽,先後2人獲一等獎,4人獲二等獎,有2人代表衢州市參加省級競賽,獲一等獎。
教學發展
學校以教育教學改革為發展動力,以學制改革為依託,以發揮“九年一貫”優勢為突破口,加快事業建設,強化常規管理,最佳化育人隊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努力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目前,全校師生正抓住機遇,同舟共濟,為把學校辦成具有科學的教育理念、優秀的教師群體、先進的教學設施、優美的校園環境、規範的學校管理、一流的辦學質量,成為省一流乃至在華東地區有一定影響的學校而不懈努力。
學校歷程
初創時期
(1916年—1936年)
我校歷史悠久,創建於公元1916年(即民國五年),當時在宣統元年二月衢州府官立模範初等學堂的基礎上創辦而成。校址坐落在城北隅試院西首,占地1109.6平方米。稱金華道第二聯合縣立師範講習所附屬國民國小。1917年學校設在鐘樓底祥符寺改稱浙江省第八師範附屬國小。它既是師範部畢業生的實習場所,又是推行國民教育的實驗學校。首任主任徐霖。原學制為初級四年、高級三年。
1923年施行“六·三·三”制後,才改為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六年制)。
1927年以後,附小還擔負地方教育輔導的任務,設立研究員1人,負責每年召開學區會議,研究教育改進問題。
1930年省教育廳公布衢中附小定為第八學區“輔導地方教育之中心機關”,即輔導衢縣、龍游、江山、常山、開化、遂昌六縣教育實施工作。
1932年後設公民訓練,加強學生道德教育,同年6月,衢縣舉行小學生畢業會考,附小成績“名列甲等”。
自三十年代開始,學校規模基本上為10個班左右,學生均在550人左右,教師23人,師資中師範本科及高中師範科畢業占教師總數69%。
1935年浙江省立第八中學增設四年制簡易師範,八師併入八中後改稱第八中學師範部,附屬國小改稱第八中學國小部。
1935年至1936年附小還執行省教育廳令開辦義務教育短期國小實驗班,首創“小先生”制,即由國小高級學生擔任短小班先生。
抗戰時期
(1937年——1943年)
1937年——1943年為抗戰時期戰時教育,1937年9月26日由於遭日寇轟炸,城內學校不能正常上課,10月附小隨衢中簡師部一同遷往西鄉石樑設校,附小本部設在塘公,由於學生流散,生源不足,因此便在下村、大頭、小溝、寺橋、姜家坪、萬川等設立公校,統一招收當地和城市避難在當地的兒童入學。主任沈文亮先生辦學認真,富有研究精神。當時以“研究實施戰時教育為中心”擬訂出《第八學區各縣國小實施戰時教育具體辦法》經省教育廳11月13日“批准照行”附小克服當地因戰事造成的各種困難,堅持辦學,培養出刻苦耐勞,勤奮好學的學生素質。當時為學規模均在10個班左右,在校學生數達550人之多,得到省教育廳1939年、1942年兩次通報嘉獎。1941年浙江省舉辦戰時教育成績展覽會。衢中附小被評為優等。
1943年附小主任沈文良受到中央教育部嘉獎。4月29日浙江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頒發給沈文良的獎狀。
恢復重建時期
(1944年——1949年)
1944年7月浙江省衢州師範學校成立,附小改稱為浙江省立衢州師範附屬國民教育實驗學校。
1945年秋,抗日戰爭勝利,附小為了儘快遷城復校,由省撥款修理祥符寺及三橋頭余姓家祠“樂壽堂”為校舍(即現在的附小校址所在地)。於是1947年7月先遷6個班回城,1948年呈請批准修理祥符寺東毗連的趙清獻公祠作教室,將全部10個班遷回城內。
此時行政管理、教學秩序一切恢復正常有序,規範辦學。規模不減,師資水平,學生質量穩定提高。
解放發展時期
(1949年5月——1965年12月)
1949年5月6日衢州解放。 6月衢州軍管會接管了附小,9月移歸衢州專署文教科,改省教育廳直接領導為地方領導。校名改為衢州師範附屬實驗國小。從此,衢師附小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獲得新生。
1952年秋根據政務院頒布的學制改革的決定,附小試行五年一貫制試驗。
1953年9月根據省指示,停止春季招生,一律為秋季招生,新教學樓竣工,附小學生全部遷入新址上課。(即附小現址)。
根據省教育廳《師範學校附屬國小領導關係的決定》取消了附小校委會,改行校長負責制,明確附小校長必須在師範校長統一領導下進行工作。
1958年學校規模已發展到15個班級,學生750人左右,有2個複式教學實驗班,教師34人。
自1949年到1965年的16年中,由於貫徹黨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開展教學改革,加強“雙基”,不斷發展與提高,辦學條件也得到改善。在1953年新造兩層樓8個教室外於1954年又新造平房7個教室。1964年新造大禮堂一座。規模發展到20個班級1070個學生,教師35人。
文革時期
(1966年——1976年)
1966年文革浪潮波及學校,學校停課鬧“革命”,領導靠邊站,部分骨幹教師受批鬥,教師無心教學,學生無心學習。1969年後,“工宣隊”“貧宣隊”先後進校接管,將衢師附小改為“衢縣新華印刷廠·周家大隊工農‘五七’學校”
1971年停辦六年制國小,一律改為五年制。並戴帽增設國中班六個,1975年又增設高中班二個,此時規模擴大到25個班,學生1300餘人,教師39人。由於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管理體制的問題,學生質量不能得到保證。
振興時期
(1977年——1999年)
1976年粉碎“四人幫”、“文化革命”宣告結束。附小撤消了工、貧管委會,於1977年恢復校長制,執行浙江省教育廳頒發的《中國小學生管理工作暫行規定》重新肯定《小學生守則》恢復了管理工作及教學工作的正常秩序。衢師附小振興發展,步伐加快。
1981年底停辦國中,專辦國小,有班級19個(其中複式班1個),學生1056人,教師35人。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特別是建市以來,學校發展更快。我校既是衢州師範實習基地,又是衢州市重點國小,教學質量為本地區之首。1981年、1982年連續兩年被評為衢州市先進教育集體。
1986年我校黨支部成立,1989年在保留衢州師範附屬國小原有的辦學目標上,增加衢州市的教育實驗基地任務,定名為“衢州市實驗國小”。1998年4月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擔當了雙重任務,更艱巨更光榮了。此時,學校規模也在擴大,從1981年15個班到1985年發展成21個班級,加上3個學前班,實際已達到24個班級,教職工為53人。學校教育設施大有改善。1980年、1985年新建兩幢三層24個教室及階梯教室、校辦公室。總建築面積為1170平方米+1430平方米。
1995年建成教學實驗大樓一幢,15個大教室近1800米2,新建校門,兩側圍牆,新建近2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學校設有微機室、語音室、音美教室、書法室、實驗室、圖書室、電視系統等等,設施已處完善。學校管理網路更健全,教育、教學改革更紮實,實施科研興校目標更落實,前景一片美好!
新世紀發展時期
(2000年 — 至今)
2000年新世紀的鐘聲敲響,新的史命與美好的前程在向我們招手,我校新的規劃在實施。在附小原有的基礎上,決心再上一個新的台階。但由於辦學條件受制約,設法求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是迫在眉睫的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正確決策和大力支持下,組建一所衢州市實驗學校(衢州學院<籌>附屬學校)。2000年11月22日,市政府第五次常務會議決定,衢州一中的國中部與衢師附小合併,建立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校址規劃在講舍街原衢州師範學校。
2001年衢政辦發[2001]92號檔案批覆市教育局,同意組建衢州市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2002年和2003年學校的組建與建設連續兩年被列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為此,衢州市實驗學校確定了辦學目標為把學校辦成具有科學的教育理念,優秀的教師群體,先進的教學設施,優美的校園環境,規範的學校管理,一流的辦學質量,成為全省一流乃至在華東地區有一定影響的學校。
在市政府的關懷支持下,經過為期一年的籌建階段的努力,衢州地區一所嶄新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創立了。
現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創下了一流的育人環境。由原來忠烈廟前的衢師附小僅占地8725平方米,校園建築面積4382.6平方米的教育場所置換到原講舍街的衢州師範校園所在地,給市實驗學校極為有利的發展空間。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已完成,整個學校遷建累計總投資4000餘萬元,現校園面積達49306平方米,比原校園擴大了近6倍;校舍建築面積36927平方米,比原來擴大了8倍多。
2003年,學校已完成了國小部教學樓、學生公寓、教學綜合樓建築,總共建築面積為21308平方米,新建教學樓共有63個教室,加上原衢州師範教學樓54個教室,共擁有117個教室。新建學生公寓,國小部公寓家庭式,每室供應熱水,配有單獨陽台,家庭式套房三室一廳一衛,每室住宿5-6人,活動廳面積達31平方米,亦配備閉路電視。國中部公寓設計賓館式,每室配備衛生間,住宿8人。
學校同時建成了300米的塑膠跑道,3200平方米人工草坪的操場及籃球場。擁有寬敞的實驗室、圖書館、報告廳、體育館;具有完善的校園廣播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校園通訊系統;每個教室還配備了43寸背投彩電、電腦、實物展示台等現代教育、教學設備,並設有自來水供應。可謂是設施齊全,環境幽雅,能滿足學生充分和諧發展需要的學習、活動、運動、休閒提供優異條件的場所。可以自豪地說,我校目前辦學條件已達到了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領先水平,已進入全省一流水平。
辦學規模逐年擴大,目前已由原來附小的24個班級擴大到57個班級,最終向60個班級邁進。學生人數由原先的一千餘人,目前已增加到3000人之多。
教職工隊伍數量與質量都在發生變化,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高質量師資隊伍逐漸形成。目前全校有教職工163人,專任教師155人,具有本科學歷102人,大專學歷49人。中學高級教師17人,國小高級教師43人,中學一級教師36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特級教師2人,省優秀教師2人,省教壇新秀3人,市名校長1人,市名師8人,省名師校長培養人選3名,省級國語測試員7人。
近年來,教學教育成果纍纍,學校教師研究課題在省市獲獎25個,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文章128篇,論文獲省級以上獎勵107篇,課件獲獎或出版19個之多。素質教育成效顯著,學生群口道情《哇噻,滑板車》獲全國一等獎,圍棋連續八年獲市團體總分第一名,參加各級比賽獲省、市一等獎達20餘次。兩屆九年制畢業生中考成績喜人。首屆畢業生298人參加中考,102人上省重點高中入取線,28人上衢州二中正取分數線,80人上衢州一中正取分數線,英語、社會、科學單科成績滿分達9人次。二屆畢業生250人參加中考,37人上衢州二中正取分數線,108上衢州一中正取分數線,126上衢州三中正取分數線,英語、社會、數學、科學單科成績滿分達16人次,各科總平均分和升學率均居市區公辦學校第一名,贏得了教育部門和社會的一致好評。三屆畢業生251人參加中考再創輝煌,上衢州二中分數線91人,其中正取線45人;上衢州一中分數線135人,其中正取線102人;上衢州三中分數線149人,其中正取線128人;上衢州高級中學分數線213人,其中正取線1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