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在“衝擊-回應”模式的框架下,試圖分析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條重要的線索:面對西方的強勢擴張,中國精英階層如何理解這個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續本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體制。本書通過選取近代歷史文獻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經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現了近代中國幾代先鋒人物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
作者簡介
費正清(JohnK.Fairbank,1907—1991)
著名歷史學家,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
鄧嗣禹(1905—1988)
湖南常寧人,著名歷史學家、漢學家。
河南開封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主攻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
書籍目錄
1979年版前言
致 謝
第一部分問題和背景
第1章 導 論
第2章 中國思想傳統的若干因素
(一)幾位清代早期的“民族主義”思想家
(二)耶穌會的早期影響
(三)清廷對西洋人的態度
第二部分承認學習西方的必要性1839—1860
第3章 林則徐應對英國之策
第4章 撫夷之策
第5章 自強說的濫觴
(一)恭親王與總理衙門
(二)馮桂芬其人其書
(三)太平天國對現代化的興趣
第三部分對西方技術的渴望1861—1870
第6章 曾國藩對西洋人和西洋機器的態度
第7章 李鴻章與西式武器的套用
第8章 同文館的創設
第9章 左宗棠與福州船政局
第四部分自強運動1871—1896
第10章 權力問題:人事與制度
(一)李鴻章及其僚屬
(二)皇太后的聲威
第11章 派遣留學生
(一)留美幼童
(二)留歐學生
第12章 外交使團
第13章 自強運動的問題
(一)“官督商辦”制度
(二)鐵路之爭
第14章 積極外交政策的嘗試
(一)建設現代海軍
(二)自強的失敗
(三)聯俄
第五部分1900年開始的改革運動
第15章 維新派
(一)傳教士的影響
(二)早期維新派
第16章 康有為及“康黨”
第17章 張之洞的改革計畫
第18章 1898年的失敗
(一)朝廷與皇帝
(二)反變法的保守思想
第19章 義和團
第六部分改良與革命1901—1912
第20章 保守主義的改革運動
(一)拳亂之後的新政
(二)教育改革
(三)立憲
(四)袁世凱與新軍
第21章 經濟發展
第22章 梁啓超與民族主義
第23章 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方略
第七部分意識形態潮流與五四運動1912—1923
第24章 尋找新主義
(一)異彩紛呈的新思想
(二)蔡元培與教育自由
第25章 早期馬克思主義者
第26章 胡適與中國的實用主義
第27章 孫中山調整革命的方向
第28章 梁啓超對中國進步的回顧
卷後語
出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