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民村

衛民村

衛民村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行政村,位於中山市阜沙鎮的西部。

中山市阜沙鎮衛民村

基本概況

衛民村位於中山市阜沙鎮的西部、牛角(永勝)圍的西北部,

村民委員會駐七姓祠河東阜公路北,有西河、七姓祠河、地字河等三個片區(原自然村),現轄15各生產隊。村境東面、東南面接牛角村,南、西、北三面均隔河與東鳳鎮的東罟、西罟、吉昌相望,村駐地距鎮政府約3.5公里。衛民村地貌屬平原地勢,潮汐自流灌溉,但整體地面海拔高度比全鎮地面平均海拔高度超越20厘米。(一)人文歷史

衛民村歷史上民國時期屬浮墟段,歸牛角鄉(曾歸鳳儀鄉,稱二十六保),1954年成立“建強第二農業生產合作社”(初級社、簡稱“建二社”),自此設定為獨立行政基層單位。1958年屬大黃圃人民公社阜沙片第三營(次年改稱牛角生產大隊)第一連,1961年牛角圍分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四個生產大隊(俗稱“四條牛”,分別簡稱為牛一大隊、牛二大隊……),衛民村是牛一大隊。1962年為紀念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革命烈士譚衛民(一說是鄭衛民),牛一大隊命名為衛民大隊,以後曾稱衛民鄉、衛民管理區、衛民經濟聯社、及至今的衛民村(村民委員會)。1989年10月,廣東省革命老區建設委員會把衛民村列為抗日根據地,評定為革命老區村。東阜公路主幹道貫穿我村總長1.5公里,全村常住人口2960人,流動人口約3000人。

(二)土地面積與耕地

衛民村總面積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73畝。

(三)人口、戶數、姓氏、民族

2009年衛民村本地戶籍人口3034人,共810戶,外來人口2553人。人口以

漢族為主,有少數來自瑤族、壯族的少數民族。
2009年本村在冊人口中有82個姓氏,其中梁姓人數705人,吳、黃、馮、林姓人數均超200人。(四)經濟情況

轄區內共有民營企業(外資)15家,2007年,村集體收入是40萬元, 15個村民小組總收入為387萬,平均每個小組的年收入為25.8萬元,最高的可達40萬元,最低的12.4萬。2007年村民人平年收入8000元。

香港特別行政區九龍衛民村

衛民村,又稱荔枝角平房區,是香港最後一個被拆卸的平房區(寮屋區),位於九龍荔枝角蝴蝶谷呈祥道以南。
隨著政府於1997年宣布全面清拆房屋署管理的平房區,及配合八號幹線長沙灣至沙田段的興建,該平房區終於在2001年底被全面清拆。受影響的約200個家庭,絕大部分獲政府以優惠條件安排入住公共屋邨,包括鄰近的富昌邨及華荔邨。而衛民村北鄰的蝴蝶谷新村,則非由房屋委員會管理,但最後其居民亦被政府以處理衛民村相約的方法安置。
此外,有居民指,位於呈祥道以北的梅崗村實乃衛民村的第六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