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故城

衛國故城

位於河南省淇縣朝歌鎮京廣鐵路東側,有淇河、衛河環繞。公元前1063年周興師伐殷商,將邶、鄘、衛三監之地及殷民劃為衛國,建都朝歌(紂王城),在城內建宮城,此為衛國故城,周長14公里,牆基寬50-70米,殘高1.5-3.6米,版築的城牆夯土中發現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陶豆柄、盤等殘片。城東有作坊(兩座)遺蹟。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河南省
衛國故城VI-141

簡介

衛國故城,在淇縣城關鎮,是第二道朝歌城(紂王城)的城垣上段。公元前1063年周公以成王命興師伐殷,殺武庚(紂王子)、管叔,放蔡叔。將邶、鄘、衛三監之地及殷余發劃為衛國,封康叔為衛君,建都朝歌,宮殿建在城內定昌(今東倉)、傳至仔懿公,因其玩鶴喪志,不恤朝政,終於在公元前660年被北方人狄人所殺,在朝歌歷時403年。

衛國故城 

故名衛國故城。城廓長3100米,寬2100米,周長10400米。城基寬50至70米,殘高1.5-3.6米,
..
城牆板築,板眼明顯,均為平夯,板眼間距2.20-3.10米,板眼孔徑6-8厘米,夯層清晰,每層6-12厘米。在夯土在發現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陶豆柄、陶盤、陶盆、繩紋板瓦,矮足粗繩紋鬲等。在故城東有兩個作坊遺址:治鐵作坊在付莊村約9+萬平方米,發現有治鐵殘爐、木炭、熔渣、范板和殘鼓風管等,制骨作坊在東關東北,躍進路北側,約2.4萬平方米,發現有牛、豬等各種骨骼,上面的鋸痕清晰,有的已變為化石。兩遺址中發現有紅陶片、細把陶豆、折沿鏇紋陶盆,以及繩紋小磚等,這些遺物為龍山、春秋戰國至漢代的、1986年4月下旬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鑑定,紂王城上段為衛國故城。1986年12月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衛國故城四百年

公元前11世紀,西周政權建立後不久,以朝歌為中心發生了“三監之亂”,西周再次東征朝歌,歷時三年,最終殺武庚、斬管叔,叛亂亂被徹底鎮壓。為了鞏固西周政權,周公旦奉成王之命,將殷紂王的兒子武庚曾經統治的殷地朝歌及周邊“三監”之地封給衛康叔,以朝歌為都城建立了衛國。
12月13日,淇縣史學界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歷史上衛國共延續了850多年,而從衛康叔建都朝歌到衛懿公被殺,朝歌作為衛國都城存在了400多年。其間,這裡曾有過康叔之治、武公盛世的輝煌歲月,也上演過石碏大義滅親、許穆夫人馳騁疆場的壯舉……

衛國八百五十年

朝歌古城淇縣,歷史上曾是京畿之地,殷商晚期先後有4位帝王在此建設都城。殷商滅亡後,朝歌繼而成為衛國國都。作為西周時期主要的諸侯國之一,衛國以朝歌為都時間長達403年。到了衛懿公時期,衛國衰微,公元前660年,北狄進犯衛國,衛懿公戰死,衛國都城被迫由朝歌遷至楚丘(今滑縣境內),北狄乘勝追擊,迫使衛國又遷都帝丘(今濮陽)。公元前238年,衛國又由帝丘遷都至野王(今沁陽)。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廢黜衛國國君,延續了850餘年的衛國從此滅亡。
..

“衛康叔受封在朝歌所建立的衛國,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一個諸侯國。”淇縣朝歌古都學會會長燕昭安說。燕昭安認為,朝歌作為殷商故都曾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殷商滅亡後的400餘年間,朝歌又成為當時中國重要的諸侯國之一衛國的國都。自衛康叔建國到衛懿公被殺,衛國在朝歌共歷14世17位國君。衛懿公之前,衛國處在相對安定的發展環境中,百姓安居樂業,國家興旺發達,曾出現康叔之治、武公盛世的局面,並成為當時著名的禮儀之邦。隨著周王朝逐漸走向衰敗,對各諸侯國也逐漸失去了控制權,導致諸侯國連年征戰、相互殺戮,衛國也在這場諸侯爭霸中元氣大傷。
淇縣文物管理所所長王小運告訴記者,淇縣朝歌在衛國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如開國之君衛康叔、高風亮節的衛武公、大義滅親的石碏,以及中國第一位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中國第一俠客荊軻、政治家和改革家商鞅等。

康叔受封建衛國

康叔,姓姬名封,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其原封於康地(今禹州),史稱康叔。據《淇縣誌》記載,周王朝平息“三監之亂”後,將殷都朝歌及周邊三監之地邶、鄘、衛三國封給了康叔,攝政王周公旦還為康叔掃除了政治隱患,將大批朝歌“殷頑”遷至洛陽為奴,僅留下陶、施、樊等七族殷商遺民,並在長安為康叔舉行了封地儀式。
王小運介紹衛國建國情況時說,公元前1062年,康叔率兩萬將士來到朝歌,開始在今淇縣城東街建王宮、修城池、治國家。康叔將大批奴隸釋放後,按照周朝的制度分給他們土地,鼓勵百姓開墾私田,此外還擴建桑園,興建冶鐵和制骨作坊,促進了商業和手工業發展。在婚姻方面,提倡“男女同姓其生不番”,改變以往同姓通婚的習俗。還廢除了商朝時期活人殉葬的陋習,殉葬品改用草人、草馬等。由於康叔治國有方,衛國很快出現了百業興旺的局面,史稱“康叔之治”,朝歌人後來還修建了康叔祠供後人祭祀。
衛國故城示意圖.衛國故城示意圖.

康叔之後的衛武公也是一位賢明之君,在他執政的55年間,衛國得到進一步發展,他也深受百姓擁戴。史料記載,衛武公能夠“百采眾諫,與臣共勉”。犬戎殺周幽王后,衛武公從朝歌起兵輔佐周朝平定了犬戎之亂,因戰功顯赫,被周平王封為公爵。衛武公95歲高齡時曾作《抑》詩自儆:“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溫溫恭人,維德之基。”衛武公在位期間還建造了被後人稱為中國首座國家園林的淇園。淇園位於今淇縣城西約20公里,後人為紀念衛武公,於春秋初期在淇園修建了武公祠,還將武公祠附近的一條河流和一個村莊分別命名為思德河和思德村,意為思念武公的美德。武公祠建成後,歷代均有重修,直到上世紀初還尚存一定規模。如今,武公祠和淇園遺址被奪豐水庫淹沒。

大義滅親保衛國

淇縣人至今對石碏殺子衛國的故事耳熟能詳。石碏是衛國大夫、衛莊公的老臣,他為人耿直,體恤百姓疾苦。衛武公死後,衛莊公的小兒子州吁生性殘忍、暴戾,無惡不作,石碏多次勸莊公管束州吁,莊公聽不進去,致使州吁更加猖狂。令石碏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兒子石厚竟然與州吁廝混在一起,經常乾一些禍國殃民的壞事。石碏為了教訓石厚,用鞭子抽打石厚並將他囚禁起來,可石厚不思悔改,越窗逃出後住進了州吁府中。
衛莊公死後,州吁的哥哥桓公繼位。衛桓公生性懦弱,這讓州吁更加橫行霸道。公元前719年,衛桓公要去洛陽覲見周王,州吁與石厚合謀,借餞宴之機殺死了衛桓公,州吁自立為君,首開春秋諸侯國政變之先河。此後,州吁與石厚大肆徵兵攻打鄭國,搞得民不聊生,當時朝歌有民謠唱道:“一雄斃,一雄奸,歌舞變刀兵,何時見太平?”為了平息民怨,州吁與石厚決定請石碏出謀劃策。這時石碏已經告老還鄉,州吁便派大臣帶著厚禮去請石碏,但石碏痛恨州吁,拒絕參政。無奈,石厚只好親自去請老父出山。石碏看到衛國被州吁搞得不成樣子,便想為民除害,重整社稷。於是他假意獻計,讓州吁和石厚去陳國請教陳桓公,州吁和石厚便去了陳國。而此前石碏已把一封血書送到陳國,請求陳桓公將州吁和石厚處死。陳桓公與石碏交情甚篤,於是將州吁和石厚囚禁。訊息傳回衛國,石碏派人急速趕往邢國請姬晉(州吁二哥,史稱衛宣公)回國繼位。
當時陳國有大臣說,州吁是首惡,罪當斬首。石厚是從犯,不必處死。石碏卻說:“石厚與州吁沆瀣一氣,不殺掉他,我在朝歌無臉見人。”結果,石厚和州吁都被殺掉了。左秋明在《左傳》中贊曰:“石碏,純臣也……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玩物喪志失都城

但是,石碏的大義滅親並沒有扭轉衛國日益衰敗的局面。自州吁篡位被誅、宣公繼位後,統治者生活奢靡,不聞朝政,王室內訌頻仍,至衛懿公時,衛國已是強弩之末。衛懿公治國無方,卻是個養鶴的高手,整日痴迷養鶴,最終導致亡國,他因此成為歷史上“玩物喪志”的典型人物。
衛懿公在王宮及朝歌城外設有多處養鶴場,他的鶴像官員一樣享有級別和俸祿,上等鶴享大夫祿,次等鶴享士祿,外出遊玩時車前有“將軍鶴”引導,用餐、朝議時也必須有鶴做為伴,還有宮女為鶴梳理羽毛,甚至把練兵場改成了馴鶴場,把軍糧當作鶴飼料。他的鶴出門時一律乘只有大夫級別的官員才能乘坐的軒,對獻鶴之人衛懿公更是給予賞賜。養鶴耗費了大量錢財,增加了百姓負擔,舉國上下怨聲載道,國家也日益衰弱。
公元前660年冬,北狄(今大同一帶)人興兵伐衛,衛懿公“斂兵授甲,抵禦狄寇”,但大臣們卻對衛懿公說:“主公的鶴都有高官厚祿,讓它們去打仗吧。”無奈,衛懿公只得帶領少數親信赴前線迎敵,結果大敗,衛懿公被狄寇砍成了肉泥。噩耗傳回朝歌,衛公子姬申帶領衛國人連夜向東南逃去,狄人一路追殺到黃河邊,這時幸遇宋國出兵保護,狄人方才退兵。此後,公子申被立為衛戴公,在今滑縣道口鎮東暫避禍亂。
朝歌淪陷後,衛國大夫弘演前去收屍,只見衛懿公的屍體零碎不全,只有一隻肝尚且完整。弘演跪下哭道:“主公風光一世,如今無人收葬,我將以身為棺矣!”說罷,拔刀剖開自己的肚子,把衛懿公的肝放進腹中,上演了一出“破腹葬肝”的悲劇。

許穆夫人救衛國

朝歌淪陷後,衛國處於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這時,有一位女子挺身而出,在各諸侯國中奔走呼號,請求支援衛國,並最終得到齊國的支持,為衛國復興立下了功勳。這名女子就是衛懿公的妹妹許穆夫人。
許穆夫人,約公元前690年出生在衛國都城朝歌,後因嫁給了許穆公,故稱許穆夫人。許穆夫人自幼喜愛詩詞曲賦,她的《載馳》等著名詩篇比屈原的《離騷》還要早300多年,因而又被稱為中國第一位愛國女詩人。
許穆夫人遠嫁許國後,時刻思念著自己的祖國。看到哥哥衛懿公嗜鶴如命,國事荒廢,她在詩中寫道:“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遊,以寫我憂。”表達了對祖國的關切和思念。朝歌淪陷、衛懿公被殺的訊息傳到許國,許穆夫人向許穆公提出援助衛國,但靠許國的國力無法幫助衛國,於是她毅然帶領隨嫁的同族姐妹經過長途跋涉回到祖國,並與兄長衛文公一同說服了齊國,齊桓公派戰車300乘、甲士3000人幫助衛國收復了失地,使衛國進入了復興時期。

殘垣之上說衛城

目前,現存的衛國城牆有四段,每段古城牆邊都立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衛國都城”的標誌。記者登上古城牆,遙想當年衛國都城的繁華景象,如今卻只留下了城牆遺址供人憑弔。
“衛國都城位於淇縣縣城四周,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250米,東西寬1650米。城牆寬70米,高9米,文化層厚達13米,城內面積約有400萬平方米。”王小運介紹衛國都城時如數家珍。王小運說,保存至今的四段古城牆,一段是縣城北三里橋兩側長830米的北城牆,其他三段是西城牆,分別位於縣煤建公司、縣林業局院內和縣銀河紗廠後面。記者在淇縣林業局院內看到,長13米、寬11米、高3米的衛國城牆,四周建有漂亮的花牆將其保護了起來。上世紀曾在淇縣朝歌鎮東關村、付莊村和橋盟鄉橋盟村先後發現了制骨和冶鐵作坊遺址,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的墓地,出土了銅鼎、銅劍、骨器、陶器等一批文物。王小運說,衛國都城的宮殿區和墓葬區,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尚未進行全面勘探,所以不知其詳。但可以想像的是,那裡一定埋藏著衛國都城更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衛國故城遺址

朝歌是周王朝衛同都城,歷時403年。武王伐紂以後,封其弟康叔為衛公,治理殷地,治所朝歌。《辭海》記雲;“衛,古國名。始封之君為周武王弟康叔。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後,把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旅分封給他,成為當時大國。建都朝歌(今河南淇縣)。”
衛國都城,俗稱朝歌二道城。位於淇縣中偏東的朝歌舊殷墟地,該城周長9227米,寬米50--70米,殘高1.5一一3.6米。夯層清晰,厚薄相近,夯面平整,每層為6—一12厘米,夯窩排列整齊;板眼明顯,板眼間距2.2——3.1米。板眼孔徑6—一8厘米。其包含物有陶細柄豆,陶甑底,陶盆,繩紋板瓦,矮粗繩紋鬲,均系春秋中晚期遺物。
1986乍春,淇縣文管所與有關單位和個人在進行田野考古調查中,於衛國城東發現了付莊冶鐵遺址和東關制骨作坊。
付莊冶鐵遺址南北長,東西寬各約300米。在遺址西部的斷崖上和壕溝里發現了冶鐵殘爐、木炭、熔碴、范扳及殘鼓風管等。採集到的陶片有春秋中晚期和戰國初期的細陶豆、折沿鏇紋陶盆等。
圖為位於淇縣縣城東關的衛國制骨作坊遺址圖為位於淇縣縣城東關的衛國制骨作坊遺址

東關制骨作坊東西長160米,南北寬150米。在公路北側灼路溝中採集到的有牛、豬各種骨骼。其中還有留有鋸痕的骨片。據東關老年人講,清宣統年間,附近民眾在此挖出三百馬車骨頭賣給了一個義大利商人,裝上火車運走了。從採到的陶片看,與衛國城址和付莊冶鐵遺址包含物類同。
從上述城牆建築之雄偉,冶鐵遺址和制骨作坊規模之宏大,可以斷言,當時衛國都城朝歌是何等繁榮與昌盛!這對研究衛同的城池建築、手工業、冶煉業和經濟狀況提供了實物資料。
據史料記載和城垣中包含物證明,此城為衛國都城無疑。《史記·衛康叔世家》記云:“周公旦以成王命興師伐武庚祿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為衛河淇間故商墟。”清乾隆乙女年重修《汲縣誌》載:,武王封康叔於衛,今衛輝府東北朝歌城是也,是衛都,本在淇縣。”衛國故城城廓之大、城牆之厚皆屬罕見。將來通過對衛下層的發掘,進而對殷末帝都的考證將提供不可多得的資料。衛國故城城址現已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