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行軍蟻亞科生活在亞馬孫河流域,群體生活,一般一個群體就有一二百萬隻。它們屬於遷移類的螞蟻,就是沒有固定的住所,習慣於在行動中發現獵物。每天都在不斷的行軍,發現獵物,吃掉和搬運獵物。晚上,行軍蟻就互相咬在一塊,形成一個巨大的螞蟻團,抱在一塊休息。工蟻在外圈,兵蟻和小螞蟻被圍在裡面,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護它們的下一代。
行軍蟻行動非常迅速。雖然每一隻行軍蟻都非常小,一滴水就可以就可以將它沖走或者淹死,但是它們合起來的力量太大了,沒有什麼東西能將它們擋住。碰到溝壑,它們就抱成團,像球一樣滾下去連線到對岸,形成一個蟻橋,讓大軍通過。更寬一點的,前面的毫不遲疑的衝下去,好像蓋房子夯實基礎一樣,直到將溝壑填平,讓大軍通過,當然,這種場面是很悲壯的,因為這和自殺差不多,不少螞蟻都被沖走或者掉隊了,但是沒有螞蟻會退縮。
特徵
行軍蟻亞科大型工蟻:體長最大為7.4毫米。栗褐色至褐黃色,後腹部色較淺。身體具有密的刻點,後腹刻點較淺。無複眼。柔毛稀,短;頭前及後腹部腹面及末端有一些立毛。
行軍蟻亞科小型工蟻:體長最長4.6mm。形狀類似大型工蟻,後緣略凹,體色較淡。
雄蟻:體長25.1-25.9mm。褐黃色,上顎、足栗黃色。除後腹部外毛被黃色,直立後腹部腹面有稀疏立毛,末端立毛密,全身有極為豐富的柔毛,呈絲質光澤。頭窄,複眼和單眼很大;上顎短,寬且端部鈍,內緣基部具一鈍齒。並腹胸大,前面球形,中胸小盾片側扁,後小盾片窄,與小盾片和並胸腹節板連線處凹陷;並胸腹節背板斜面平截。足短,粗;基節膨大;轉節和腿節扁,非常寬,脛節和跗節纖細。
行軍蟻亞科螞蟻是土棲白蟻的勁敵,對黃翅白蟻和黑翅白蟻有重要的抑制作用,能將整巢白蟻殲滅。在中國廣西、貴州、湖南等地發現其對西瓜、幼樹造成危害,尤以蘿蔔、苔菜、豆類、茄子和西瓜受害最為嚴重,短期內死株率常達71%以上。分布於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福建;印度,緬甸,斯里蘭卡。
生物學分類
動物界 Fauna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六足總綱 Hexapoda → 昆蟲綱 Insecta → 有翅亞綱 Pterygota → 膜翅目 Hymenoptera → 蟻科 Formicidae → 雙節行軍蟻亞科 Aenictinae
超級捕食者
行軍蟻的捕獵能力驚人。蟋蟀、蚱蜢等身體比它們大上百倍千倍的“大塊頭”,都是行軍蟻的美食。雖然一隻蟋蟀很有力氣,對付一兩隻行軍蟻很有把握,但是當成百上千隻行軍蟻源源不斷的迅速爬上它的身體咬它的時候,它最後也只要被消滅掉。甚至一頭豬或者豹子碰到行軍蟻,半天內也能被吃的只剩下骨頭。行軍蟻之所以這么厲害,一是因為它們數量多,二是因為它們的唾液里有毒,獵物被咬傷後,很快就被麻醉失去抵抗力了。所以說,當地人最怕的就是行軍蟻。
獅子、老虎、熊沒什麼可怕,就連我們這些以好戰著稱的人類也不足為懼。若論作戰之道,只有行軍蟻才會讓你膽寒心顫,嚇出一身冷汗。這些優秀的戰士披堅執銳,軀殼硬似鐵甲,大顎利如彎刀,以蟻海戰術採取攻勢,數量之大超乎想像,倚仗勢眾砍劈削切,即使體型遠勝它們的獵物也得碎屍刀下。猛獁象腳邊揮舞長矛的景象——行軍蟻大舉進攻捕鳥蛛或者蠍子時,雙方比例之懸殊正是如此。每天,行軍蟻群能在數萬場這樣的廝殺中取勝。民間傳說把行軍蟻說成戰無不勝,然而其高超戰力還是有限。它們的蟻海戰術並不能將家畜或人類置於死地(儘管有未經證實的傳聞說,某種非洲的行軍蟻偶爾會幹出這種事來)。
種類
亞非洲的行軍蟻Dorylinae:具有兵螞蟻和工螞蟻之分,腹部與胸部的結節為一節。大部分沒有眼睛,群落巨大。沒有毒針。
美洲行軍蟻Ecitoninae:
具有兵螞蟻和工螞蟻之分,腹部與胸部的結節為二節。大部有小眼睛,群落沒上者大。有毒針。
還有一種是2節行軍蟻Aenictinae,腹部與胸部的結節為二節,僅分布亞非洲,單型,沒有兵螞蟻和工螞蟻之分。
雲南
在雲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內採集並描述行軍蟻亞科和猛蟻亞科2新屬。雲行軍蟻屬Yunodorylus gen,nov.新屬隸屬於行軍蟻亞科,為單模屬,地棲性,其屬模六刺雲行軍蟻Y.sexspinus sp,nov.新種的2個巢群發現於季節性雨林和落葉季雨林的土壤樣中。版納猛蟻屬Bannapone gen,nov。新屬隸屬於猛蟻亞科鈍猛蟻族Amblyoponini,為單模屬,其屬模木蘭版納猛蟻B.mulanae sp,nov.新種的1頭脫翅雌蟻采自半常綠季雨林的土壤樣中。蟻科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昆蟲綱 Insecta 目:膜翅目 Hymenoptera 亞目:細腰亞目 Apocrita 總科: 胡蜂總科 Vespoidea 科:蟻科 | |||
本表採用的是Barry Bolton在2003年使用的分類系統,該分類系統總計螞蟻21現生亞科。 | |||
切葉蟻亞科:Myrmicinae | 蟻亞科:Formicinae | 猛蟻亞科:Ponerinae | 臭蟻亞科:Dolichoderinae |
偽切葉蟻亞科:Pseudomyrmecinae | 粗角猛蟻亞科:Cerapachyinae | 雙節行軍蟻亞科:Aenictinae | 行軍蟻亞科:Dorylinae |
細蟻亞科:Leptanillinae | 原臭蟻亞科:Aneuretinae | 蜜蟻亞科:Myrmeciinae | 刺猛蟻亞科:Ectatomminae |
異猛蟻亞科:Heteroponerinae | 卷尾猛蟻亞科:Proceratiinae | 鄰雙節行軍蟻:Aenictogitoninae | 擬細蟻亞科:Leptanilloidinae |
新蟻亞科:Apomyrminae | 鈍猛蟻亞科:Amblyoponinae | 擬猛蟻亞科:Paraponerinae | 蠻蟻亞科:Agroecomyrmecinae |
游蟻亞科:Ecitonina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