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

基本信息

簡介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和財務軟體附屬的固定資產管理功能,及市面上的類似產品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結合條形碼技術,賦予每個實物一張唯一的條碼資產標籤,從資產購入企業開始到資產退出的整個生命周期,能針對固定資產實物進行全程跟蹤管理。解決了資產管理中帳、卡、物不符,資產不明設備不清,閒置浪費、虛增資產和資產流失問題。為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可靠、高效的動態數據與決策依據,實現資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規範化與標準化管理,全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使固定資產的管理變得輕鬆、準確,快捷和全面。

作用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可以在實際工作中,極大地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增加效益,降低成本,有助於企業真正實現厲行節約的原則。它的簡單易學的用戶界面及強大的系統功能,在眾多同類軟體中脫穎而出。原來耗時耗人耗力的資產盤點工作,現在只要一兩個人很短時間內就可以輕鬆完成;以前大量的重複購置和閒置浪費情況現在及時得到解決。

特點

功能特點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是以實物管理為特點,以計算機為操作平台,以“快捷”、“精準”和功能全面為優勢的管理類軟體。《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採用C/S結構分散式資料庫
該系統通過先進的條形碼技術對固定資產實物從購置、領用、清理、盤點、借用歸還、維修到報廢進行全方位準確監管,結合資產分類統計等報表真正實現帳物相符,同時按照國內固定資產折舊的實際情況和慣例,採用平均年限法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該系統不僅包攬了固定資產全部流程的管理工作、日常繁雜的統計核對,自動生成會計折舊數據等,還考慮到企業實際使用情況,提供了眾多特色功能。

八大特點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八大特點:
1. 強大的實用功能
2.先進的條形碼管理方式
3、快捷的批量添加資產的功能
4、資產附加自定義屬性
5、對部件和附屬檔案分開的管理
6.快捷地資產批量轉移和現場轉移功能7.獨特的許可權管理
8.友好的用戶界面、簡便易學

條形碼管理方式

條形碼的內容

每一件新購入資產的相關數據輸入計算機以後,都會由計算機自動地列印生成不乾膠條形碼,條碼上的內容可由用戶自己設定,其中包括固定資產名稱、購入日期、保管(使用部門)等內容。

條形碼的管理

將條形碼貼在固定資產實物上,既明顯地區分固定資產的使用部門,又給盤點帶來極大的方便,盤點人員不必通過記錄資產編碼、核對帳本的方式進行盤點,只須通過專門的條碼識別器對固定資產上的條碼閱讀,條碼信息自動存儲在條形碼識別器中。條碼識別器與超市中所用的相類似,但又有極大的不同,這種條形碼識別器是採用電池供電,不必用電線連線,盤點人員可以方便攜帶到任何地方,進行相互核查,讀入的信息存儲於條碼識別器中。

條形碼的作用

條碼器中可以存儲近5萬條左右固定資產的編碼,使盤點速度提高了90%以上,同時還避免了重複盤點或錯盤。讀入條碼結束後,將條碼識別器與電腦通過計算機相連線,迅速地獲得資產的實際情況,通過組合查詢可立即發現資產短缺、溢余等變化情況。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在管理中的問題

存在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頒布以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逐步規範,管理效率明顯提高,但在具體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資產購置存在漏洞。尤其是行政事業單位在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準以上的固定資產時仍存在一些漏洞。一些地方在談判小組的選擇、標書的撰寫上不夠規範,導致人為因素加大;一些單位採取“化整為零”的戰術分解採購規模,刻意規避政府採購。政府採購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利害關係時應當迴避,但在具體執行時力度不夠。私下交易、暗箱操作、“人情採購”等不規範甚至不合法的行為依然存在。盲目採購、攀比採購、重複購置等現象在個別地方比較突出。這些問題的存在造成了固定資產違規購置、採購成本增加,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
(二)資產使用問題較多。由於制度不健全或執行不力,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驗收制度缺失,往往出現購非所需,且無法追溯責任。登記制度不健全,造成資產使用狀況不明,管理困難。定期盤點不及時,無法及時發現帳外資產、毀損資產、遺失資產等,造成帳實不符。移交、監交制度執行不嚴,造成部分資產流失無法追究責任。定期維護檢修制度執行困難,縮短了資產的使用壽命。固定資產索賠制度執行不力,資產損毀、盤虧後,難以查明原因,追究責任。出租資產管理不規範,收入不入賬或不公開,支出不規範或不合理,極易形成“小金庫”,誘發腐敗行為。
(三)資產處置不夠規範。按規定國有資產處置應向主管部門或同級財政、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報告,並履行審批手續,但事實上仍有部分單位在處置時未辦理報批手續,存在隨意出售、轉讓,隨意核銷現象。個別行政事業單位擅自報廢、違規處置固定資產。
(四)會計核算存在滯後。
1、會計核算不及時。無法及時反映資產變化,應入未入,該銷未銷,導致賬物脫節、存量不清,個別單位建造的樓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掛在“在建工程”和往來賬戶中。
2、會計核算不準確。購入固定資產或改擴建固定資產只按發票買價入賬,實際支出的運雜、保險、安裝等費用不計入固定資產,人為縮小了固定資產的價值;竣工決算之前發生的固定資產借款利息及有關費用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而記入當期事業支出,違反了借款利息資本化原則的;接受捐贈、無償調入、盤盈、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不進行任何賬務處理和卡片登記,長期游離於賬外,極易造成資產流失;已投入使用但尚未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只使用,不記賬,有的甚至一拖數年,造成嚴重的賬實不符。應記入“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的固定資產的有償轉讓和變價收入,卻記入其他收入甚至記入賬外賬。應據實入賬的報廢、損毀固定資產,不進行任何賬務處理,造成這些固定資產有賬無物。固定資產的對外投資,本應按評估價或契約價,借記對“對外投資”科目,貸記“事業基金——投資基金”科目,同時按賬面價值,借記“固定基金”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而有的單位對資產不作任何賬務處理,將投資收益記入其他收入或列入小金庫。
3、不按規定提取修購基金。為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更新和維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資金來源,有關制度規定:應按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一定比例來提取修購基金。而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為了省事,根本不提取修購基金,購置固定資產,不論何種資金來源,都是借記“事業支出”科目,支付費用時也直接列支“事業支出”科目。造成固定資產增加盲目無序,減少沒有手續,資產猛增猛減,極不平衡。

問題的成因分析

問題的成因分析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既有體制機制的原因,也有管理過程中的缺陷,是綜合因素影響的結果。
1、管理機制仍不完善。資產形成和配置過程中的管理和約束機制不健全,導致人為因素過多,沒有形成透明、規範、高效的政府採購制度。資產使用缺乏規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造成管理滯後、浪費嚴重。資產處置缺乏規範的處置程式和監管措施,致使隨意處置、隨意核銷的情況屢禁不止,資產流失、資產浪費的問題較為普遍。現行的會計制度漏洞較多,亟待完善,如會計制度中規定,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均不計提折舊,這使得資產負債表反映不出固定資產的磨損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背離的程度越來越大,形成資產總量的虛增。監管制度不完善,約束力度不足,尚未形成高效的管理體系和完善的責任追究制度,既難以及時的發現問題,也難以有效的查處違規違紀。
2、管理體制仍需理順。在管理機構上,有的地方歸財政部門管理,有的地方歸國資部門管理;有的單位內設有管理機構或管理人員,更多的單位則採用兼職。在管理職責上,部門間條塊分割、責權不清的問題比較突出,缺乏統一的管理和協調。
3、管理過程亟待規範。相關部門的監管工作仍有待加強,監管內容應更加全面,監管程式應更加規範,監管過程應更加透明。社會化監督工作亟待開展,單一的垂直化部門監管存在較多弊病,社會化監督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和完善。全社會的認識有待提高。必須克服重錢輕物、重購輕管的傾向,必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領導的認識程度, 必須規範和強化各項內部管理制度。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提高思想認識

從思想認識入手,提高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自覺性加大領導重視力度,對固定資產管理衽單位主要領導為全面責任人、分管領導責任人、使用部門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的三級管理責任制。明確有關責任人的職責範圍,定期考核責任履行情況。並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作為組織部門考核領導幹部政績的一項重要內容,促使各單位“一把手”充分認識到管好用好國有資產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固定資產購建、保管、使用、維護和盤存等制度。把國有資產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本單位工作目標。

加強體制管理

從體制和機制入手,消除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深層次障礙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制度。由於現行總預算會計核算著重反映的是體現預算執行情況和結果的資金流入和流出。而對於財政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和投資權益得不到反映,從而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環節。為此,可分別對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行政單位可採取虛擬折舊的方法反映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定期上報明細表;事業單位可採用按原值和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的方法,既能真實反映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淨值,也有利於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核算。

加強管理手段

從管理制度入手,建立系統、透明、規範的管理體系加強固定資產的盤點,各單位固定資產的盤點一般採用定期盤點的形式,一年一次,這遠遠不夠。提倡單位領導人上任時必須進行固定資產的盤點,讓主要領導人對單位的固定資產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在調離時,也必須進行固定資產的盤點這樣可以將單位領導在任職期限內的固定資產變動情況及時掌握,為領導幹部考核提供一個參考數據。

加大監管

從監管和執法入手,將問題消滅於萌芽大力加強執法檢查和監督力度。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經濟監督部門要把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真實完整和保值增值作為監督的重點,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強化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的內控制度,固定資產的採購和出入庫應有不同的人來擔任。不能出現一人兼任數職的情況。要組織專門人員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對盤盈、盤虧、報廢、損毀固定資產要查明原因,視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處理。要依據清查中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改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內控制度。

人員培訓

從人員培訓入手,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隊伍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努力提高相關人員的業務素質、政治素質和道德水準;堅持會計人員持證上崗, 杜絕無證上崗現象;建立健全相關考核制度,並定期進行考核,獎懲分明。1.強化會計人員的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會計人員應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在履行職責中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不論遇到何種情況,不喪失原則,不圖謀私利。2.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術業務素質。要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注重在職會計人員的後續教育,幫助會計人員更新會計知識,熟悉會計處理程式和核算辦法,精通會計法規和會計制度,準確判斷會計事項,新會計制度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強調會計職業判斷,恰當進行會計處理;同時加強計算機及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培訓,使財會工作由單純核算型向企業的管理型轉變,使會計人員素質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與國際接軌的需要。所以提高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的從業素質是提高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

加強內部審計監督

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結構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要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首先要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保證其獨立於其它職能部門,以確保其獨立性和權威性,內部審計是否有獨立性和權威性是關係到企業內部審計是否有效實施的關健因素。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責除了審核公司會計帳目外,還應包括稽核、評價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和公司內部各組織結構執行指定職能和效率,監督公司經營業務是否符合內部控制的要求,並向企業最高管理部門提出更完善的內部控制、糾正錯誤的建議,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利益的關係,企業領導人要積極帶頭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自覺服從監督,同時幫助審計人員克服困難,排除監督和干擾和壓力,從而達到保護企業財產的完整,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提高經營效益的目標。

套用現代化先進管理手段

套用計算機等現代先進管理手段,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加強網路技術在會計中的套用,以及在網路和計算機這種新環境下的會計系統設計,也會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綜上所述,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不僅嚴重擾亂國家經濟秩序,而且挫傷了廣大投資者的信心,給國家經濟造成危害。我們應責無旁貸的遵循“誠信為本,遵循準則,不做假帳”的從業原則,為國家制定巨觀政策,為經營者與投資者進行經營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

固定資產監管的治理

設定資產管理的組織機構

每個單位都要設定一名領導負責本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負責審定固定資產的購置計畫,制定本單位資產管理制度,審批各項財產的處置手續,協調固定資產使用部門與管理部門的工作。了解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負責和指導本單位有關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的工作。
設立資產管理部門。小單位不具備設定部門的要設立專門的崗位,配備專兼職的人員管理財產;大型事業單位要設立專用設備管理部門,並配備相應的管理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負責專用設備的驗收和日常的設備維護以及報廢設備的技術鑑定。設立專職人員,管理所轄範圍的資產卡片,明晰分類賬以及資產的詳細資訊,並負責與財務部門核對固定資產總帳。
有關使用部門要設定兼職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負責本部門所有固定資產的領用、日常保管和報廢等手續,以及與資產管理部門協調有關工作。
財務部門設定固定資產專職崗位,進行固定資產的總分類和明細分類核算,負責與各資產管理部門的對帳,對固定資產的增加、減少、調撥、報廢業務以及財產清查的結果進行正確核算。

強化和完善固定資產的基礎管理

將固定資產購置納入計畫管理。固定資產的購置,要根據單位的發展計畫以及固定資產存量的狀況,特別是資產的使用狀況和新舊程度制定購置計畫,根據有關規定簽訂購貨契約,進行設備統一採購。
建立和完善固定資產的出入庫制度和三帳一卡制度。這是固定資產基礎管理的關鍵所在。這一環節的重點是:(1)根據契約內容逐項對照資產進行驗收,保證進入使用過程的資產各項指標符合要求。(2)對驗收合格的財產填寫出入庫單,進行科學的分類編號,填寫固定資產管理卡片,做到一物一號一卡,一一對應。卡片的內容設定要符合財產管理的要求。(3)根據出入庫登記三級賬戶,並進行賬賬核對,保證賬賬相符。(4)大型、貴重精密儀器設備要按台(件)建立技術檔案,詳細記錄各設備的明細情況,制定操作規程,指定專人使用、維護,確保固定資產的完好和高效利用。
財務部門要與基建部門協調,做好固定資產的竣工驗收和交接手續。包括新建工程和裝修工程。對於己出售的職工住宅樓,財會部門要根據房改有關部門出具的公產房銷售手續,及時減少固定資產賬面數,同時結清與職工之間的房屋集資款。
定期進行財產清查。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由於客觀和人為因素,會出現固定資產的帳實不符,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保護各單位財產安全完整,在年終結賬前,必須進行一次全面的財產清查,對清查結果要編制“財產盤盈盤虧報告表”,並查明盈虧原因,按程式報批做賬務處理。
運用計算機網路管理固定資產。為了保證固定資產的賬賬相符,以及滿足多方面管理的需要,從各個角度了解固定資產的狀況,必須使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科學管理,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做好非經營性資產轉為經營性資產的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利用占有的固定資產,從事經營活動,無論採取何種形式,都應明確產權歸屬關係,即明確其產權屬於國家所有的性質不變,對外投資、聯營的固定資產,必須按照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並辦理確認手續。所取得的收入以及對外投資、聯營、租出固定資產取得的收益、租金,應全部納入財務統一管理,並按規定用途使用。

嚴格資產報廢程式,加強資產處置管理

建設行政事業單位對所有的固定資產的報廢,有償調出和變賣必須嚴格履行報批手續。對於達到預計使用年限,並失去使用價值,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固定資產的毀損、報廢,或對不需要的資產進行有償出售和變賣,由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或財產管理部門根據主管領導的批示,大型精密的設備、儀器、房屋、交通工具等報廢、有償調出和轉讓時,要經本單位技術部門鑑定,經主管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准方可處置。對有償調出和變賣的固定資產,應經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組織召開拍賣會議,公開競價,防止低價出售,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建立有關固定資產保值的財務指標考核體系

每年應對各部門的資產完好率、資產利用率、資產保值增值率進行綜合考評,對成績突出的科室和個人進行獎勵;對未完成資產考核指標的科室和個人予以處罰,對造成固定資產流失的,必須追究個人的責任。
綜上所述,在建設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要接受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管理和監督,建立健全內部科學的財產監管制度,提高資產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的自覺性,充分調動職工民眾保護國有資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建設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能在政府和社會的監督下高效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