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值
比色法: 7.65-22.95μmol/L; FL、原子吸收法:11.6-23.0μmol/L。
臨床意義
(1) 降低: ① 肝膽疾病:肝硬化、急慢性肝炎、阻塞性黃疸等。 ② 血液疾病:多種貧血(惡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白血病(ALL、CLL)、多發性骨髓瘤等。 ③ 惡性腫瘤抅:癌瘤、肉瘤、惡性淋巴瘤、轉移癌等。 ④ 心臟疾病:心肌梗死、心內膜炎等。 ⑤ 消化道疾病:炎症性腸疾病,胃潰瘍、直腸潰瘍、腸瘺等。 ⑥ 腎臟疾病:腎病綜合徵、慢性腎功能不全等。 ⑦ 神經系疾病:重症肌無力症、多發性神經炎、中樞神經變性疾病等。 ⑧ 內分泌疾病:艾迪生病、Simons病、黏液性水腫等。 ⑨ 感染性疾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⑩ 皮膚疾病:Hansen病、尋常性白斑、腸性肢端皮膚炎等。 其他還包括藥物(可的松、抗癌劑、抗生素、避孕藥等)、靜脈高營養、妊娠、外科創傷、褥瘡、燒傷、低鋅飲食等。 (2) 增高: ① 血液疾病:溶血性貧血、紅細胞增多症、嗜酸性細胞增多症等。 ② 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 ③ 循環系統疾病:原發性高血壓病。 ④ 其他:X線照射後、口服鋅、鋅中毒等。
注意事項
檢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 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後,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 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採血的困難。 檢查後: (1) 抽血後,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 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3) 抽血後出現暈針症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症狀緩解後再進行體檢。 (4) 若局部出現淤血,24小時後用溫熱毛巾濕敷,可促進吸收。
相關疾病
鋅中毒,骨肉瘤,鋅缺乏病,小兒鋅缺乏症,小兒腸病性肢端皮炎,多發性神經炎,營養不良,小兒營養不良性消瘦,十二指腸憩室梗阻性黃疸綜合徵,高血壓
相關症狀
微量元素缺少,腹脹,心音異常,猝死,黃疸,脾腫大,腹部腫塊,肝腫大,混合型酸鹼平衡紊亂,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