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結構:
蝶骨翼突起於體與大翼交接處下方,分成翼內板和翼外板。
位於顱底的單骨。幼畜有基蝶骨和前蝶骨,成畜相癒合。可分體、兩對翼和一對翼突。基蝶骨體與枕骨基底部相接,顱腔面稱蝶鞍;一對顳翼參與形成顱中窩。一對翼突由基蝶骨體分出,基部在馬、狗有翼管穿過;前緣形成翼嵴。前蝶骨體與篩骨相接,骨內在馬、牛和豬含有蝶竇;顱腔面的後緣除狗外形成視交叉溝,兩端通視神經管。一對眶翼參與形成顱前窩和眶內側壁。翼嵴之前為翼齶窩,前後各有一組孔,供腦神經和血管通過。禽蝶骨形成顱底大部分。
(一)蝶骨體:
居蝶骨中部,體內有空腔稱為蝶竇。體上面為蝶鞍,蝶鞍中部有凹陷的垂體窩。
(二)小翼:
為成對的三角形骨板,構成顱前窩的後部,也是眶頂的一部分,其外側端尖細;內側端以上、下兩根與蝶骨體前上部相連,兩根間為視神經孔,有視神經和眼動脈通過。
(三)大翼:
由蝶骨體向兩側伸出的較大三角形骨板,先向外然後轉而向前上。大翼有四個面:
1、大腦面:近體處的前內側有圓孔,向前通翼齶窩,三叉神經的上頜神經由此出顱;圓孔的後外側為卵圓孔,向下通顳下窩,為三叉神經的下頜神經出顱處;再向後外側有棘孔,腦膜中動脈由此入顱。
2、顳面:構成顳窩的一部分,其下界為顳下嵴。
3、顳下面:位於顳下嵴內側,構成顳下窩的上壁;顳下面與顳下嵴均為翼外肌上頭的起始處,在顳下面亦可見卵圓孔和棘孔。顳下面的後端有突向下方的蝶骨角棘(蝶嵴),為蝶下頜韌帶的起點。
4、眶面:構成眶的外側壁,眶面下緣與上頜骨體眶面後緣之間的裂隙,為眶下裂的一部分。翼齶窩借眶下裂與眶腔相通,主要有眶下動脈、上頜神經及眼下靜脈經過。蝶骨大、小翼之間的裂隙為眶上裂,有動眼、滑車、外展神經、三叉神經的眼神經及眼上靜脈通過。
(四)翼突:
為一對從蝶骨體和大翼連線處伸向下方的突起,由翼突外側板和翼突內側板構成。內、外側板的前上部融合,下部分離形成翼切跡,與齶骨錐突連線。兩板間窩稱為翼突窩,為翼內肌的起始處。
翼突外側板寬而薄,其外側面朝向前外側,構成顳下窩的內側壁,為翼外肌下頭的起始處,亦作為上、下頜神經阻滯麻醉定位的骨性標誌。
翼突上部前面與上頜體後面間的裂隙稱翼突上頜裂,頜內動脈的末段經此裂進入翼齶窩;翼突下部前面與上頜骨體下部後面相接,形成翼突上頜縫,又稱翼頜連線。
蝶骨翼突起於體與大翼交接處下方,分成翼內板和翼外板。
一對從蝶骨體和大翼連線處伸向下方的突起,由翼突外側板和翼突內側板構成。內、外側板的前上部融合,下部分離形成翼切跡,與齶骨錐突連線。兩板間窩稱為翼突窩,為翼內肌的起始處。
翼外肌、莖突、翼突及其內、外側板是CT等影像診斷的重要解剖學標誌。
蝶骨翼突內側板與齶裂手術
齶裂手術時,常將翼鉤鑿斷以減少齶帆張肌的張力,以利於組織減張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