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蝜蝂①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②持取,卬(áng)③其首負之。背益重,雖困劇④不止也。其背甚澀⑤,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⑦。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其又好上高⑧,極其力不已。終墜地而死。
今世之嗜取者⑨,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⑩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⑪而躓也,黜棄⑫之,遷徙⑬之,亦以病⑭矣。苟能起,又不艾(yì)⑮,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柳宗元(選自《柳河東集》)
注釋譯文
注釋
1.蝜蝂(fù bǎn):一種黑顏色擅長背負的小蟲。
2.輒:就。
3.卬(áng):通“昂”,抬頭向上。
4.困劇:非常勞累;疲乏至極。
5.澀:不光滑
6.躓仆(zhì pū):跌倒,這裡是被東西壓倒的意思。仆,向前倒下,跌倒。
7.負:作動詞,背著。
8.上緣:往高處爬。
9. 嗜取者:這裡指貪得無厭的人。
10.累:負擔。
11.怠:通“殆”,危險。
12.黜棄:罷官。
13.遷徙:這裡指貶訴、放逐。
14.病:疲憊。
15.艾:停止,悔改。
16.益:更加。
17.卒:終於。
18.緣:爬。
19.已:停。
20.苟:苟且。
21.故;原來。
譯文
蝜蝂(fù bǎn)是一種善於背負東西的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就抓取過來,抬起頭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疲憊到極點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終於被壓倒爬不起來。有的人可憐它,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蝜蝂)如果能爬行,又像早先一樣抓取東西。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肯停下來,直到(從高處)摔下死在地上。
現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撈一把,用來填滿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已成為自己的負擔,還只怕財富積聚得不夠。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來的時候,有的被罷官,有的被貶往邊遠地區,也算吃了苦頭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們又不思悔改,天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訓。雖然他們的外形看起來龐大,他們的名字是人,可是見識卻和蝜蝂一樣,也太可悲了!
作品鑑賞
理解
這是一篇寓言小品,借小蟲蝜蝂言事,諷刺某些人(“今世之嗜取者”)聚斂資財、貪得無厭、至死不悟的醜惡面目和心態。文章雖然短小,但卻像一面明鏡,映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作者善於觀察生活,寫小蟲持物負重的情景如同目睹;文章敘事生動,寓意深刻,具有很強的批判精神。
寓意
諷刺了那些一錯再錯,就是要往絕路上走的愚蠢的人。
啟示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看到什麼東西都想得到,那么身上的負荷就會越來越重,行走就會越來越艱難,一旦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不但前進不了半步,還會被負荷壓倒在地上,爬不起來,無法再前進。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中既要有所索取又要有所放棄,有些人一錯再錯,就是要往絕路上走,多么像蝜蝂啊!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散文家,與韓愈,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被稱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漢族。代宗大曆八年(773)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劉禹錫與之並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並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富於戰鬥性,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哲學著作有《天說》、《天時》、《封建論》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來,並編成集。有《柳河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