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信息
編號: | 27049 |
拉丁目名: | RHABDITIDA |
中文目名: | 桿形目 |
中文科名: | 毛圓科 |
拉丁科名: | Trichostrongylidae |
中文亞科: | 毛圓亞科 |
拉丁亞科: | Trichostrongylinae |
中文屬名: | 毛圓屬 |
拉丁屬名: | Trichostrongylus |
拉丁種名: | colubriformis |
定名人: | (Giles) |
年代: | 1892 |
中文名: | 蛇形毛圓線蟲 |
生境: | 宿主: 綿羊、山羊、氂牛、黃牛、雙峰駝、馬、驢、豬、小亞細亞綿羊、摩弗倫羊、鵝喉羚、駝鹿、小岩羚、跳羚、狍、叉角羚、雪兔、穴兔、黃鼠、美洲黃鼠、人等; |
國內分布: | 北京, 黑龍江, 遼寧, 內蒙古, 山東, 河南, 新疆, 寧夏, 陝西, 甘肅, 青海, 四川, 西藏, 貴州, 雲南, 湖北, 江蘇, 浙江, 廣東, 台灣 |
國外分布: | 世界各地 |
備註: | 補寄生部位: 胃、第四胃、小腸、十二指腸和胰臟(羊)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志 線蟲綱 桿形目 圓線亞目(一):154-158 |
形態描述
蟲體絲狀,呈淡黃色。體表具有細小的橫紋而無縱紋。蟲體前端無頭泡。口腔極不明顯。無頸乳突。排泄孔十分顯著,呈三角形的缺口。雄蟲
體長5.250—7.970 mm,交合傘前最大寬度0.079—0.136mm;頭端到神經環的距離0.112—0.151 mm,到排泄孔的距離0.125—0.188 mm;食道長0.756—1.281 mm,最大寬度0.019—0.034 mm。交合傘發達,由2個大的側葉與1個不大明顯的背葉組成。腹腹肋最為細小,呈細桿狀,其上下端大小几乎相等;側腹肋粗壯,與腹腹肋相比,大小懸殊。3支側肋發自同一主幹,前側肋與側腹肋大小相近,中側肋比前側肋小,後側肋較為細短,3支側肋的遠端均向背肋彎曲。外背肋從背肋的基部分出,比後側肋短。背肋長0.033—0.051 mm,在其遠端約2/5處向左右兩側各分出外短內長的2小支,長小支的遠端有時再分出1小支,有時只有一瘤狀突出,有時二者均無,這點與Ransom (1911)和Kalalataria (1928)所描述的背肋分為二級分支稍有不同。交合刺1對,棕黃色,形狀相似,不等長,稍彎。
左交合刺長0.138—0.188 mm,右交合刺長0.122—0.175 mm,最大寬度0.017—0.029 mm。2交合刺近端的頂部有1紐扣狀的構造,遠端1/5處有1長0.027—0.051 mm的三角形突起。引帶棕黃色,正面像梭形,側面像拉長的“S”形,長0.069—0.095 mm,最大寬度0.016—0.023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