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蚌埠,是淮河中游一座凝集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交通樞紐城市,其轄區總面積5952平方公里,總人口340萬,其中,市區面積602平方公里,人口105萬。蚌埠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城市西南部。發展歷程
蚌埠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4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初期為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36.7平方公里,享受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優惠政策。2010年12月9日得到國務院的正式批覆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是繼合肥和蕪湖高新區之後成為安徽省第3家國家級高新區、全國84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
蚌埠高新區是蚌埠市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載體、工業強市的主戰場和體制創新的試驗田。建區以來,蚌埠高新區始終堅持“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多種產業並舉”的產業發展方針,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園區規模不斷擴大,高新區建成區面積已達9.78平方公里,現開發面積11平方公里。區內逐步形成了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材料及醫藥化工等支撐產業,業已成為安徽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三點一線”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新區以其優越的區位條件,完善的基礎設施、優惠的政策措施、低廉的投資運營成本、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優質的服務吸引了香港貝斯、香港偉業集團、香港貴聯集團、美國EEC公司、中國華源、寧波屹東電子、中國凱盛、中國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材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安徽水利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境內外企業入區投資發展,高新區已初步展現出新型工業區的形象。
園區建設
道路建設
大慶南路、汽車城北路、迎河路、長征南路、高新路、中流路、平流路、天河路、山香路等9條道路及大慶南路、長征南路、長青南路、迎河路與中環線交叉口建成通車,實現通車裡程8.1公里,是歷年來通車裡程最長的一年。區內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等配套和亮化工程加快跟進,基本完成姜橋路以北26.12平方公里開發配套任務。全年完成土地組卷3600畝,獲批1177畝;實施了山香、九龍等區域拆遷,共拆遷房屋14.6萬平米,徵用土地2000畝,保障了汽車城一期、迎河路、中環線高新區段、小黃山停保場等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席家溝、八里溝環境整治工程基本完工;興中路橋建成通車;南片區域影響土地開發利用的8條高壓輸電線路完成遷改;為入區重點項目配套的四個10KV一級開閉所即將建成投用,提供6萬KVA電源容量。實施了姜橋路等道路和梅園的綠化美化工作,新增、改造提升綠地20萬平米。綠地世紀城、君臨天下等房產項目快速推進;黃山大道保障房一期建成投用;九年一貫制小黃山學校三棟教學樓主體封頂,今年9月將正式投用。區內公交、商場、超市、菜場等逐步完善,園區城市功能日益顯現。
項目建設
蚌埠國際汽車城、千恩智慧型、宏鼎貝通、雙環電子、鳳凰納米等26個項目開工建設。全年新開各類房屋建築100個單體,面積62.5萬平米。其中工業項目48萬平米,占77%。竣工108個單體,面積53.7萬平米,增長17%。中煙菸草薄片、中集安瑞科大型壓縮機生產基地、41所依愛電子產業園、昊方汽車空調離合器、德豪潤達LED封裝貼片一期、華新高檔酒類包裝一期、德重機械、福聯重工等近20個工業項目竣工投產,竣工廠房面積近40萬平米。目前,全區在建工業項目90個單體,面積達60萬平米。德豪潤達、華新酒業項目後續工程正加緊建設,今明兩年將陸續投產。蚌埠國際汽車城項目引進知名汽車品牌4S店36家,其中18家開工建設,開工面積23萬平方米。房地產項目加速實施。全年建成30萬平米,同比增長20%。上海綠地集團綠地世紀城項目已開工建設70萬平米,交房近30萬平米。怡景名苑項目建成交付入駐,君臨天下項目即將全部建成,錦江新天地開發完成形成了新的小區。
區位優勢
蚌埠市處於中部與東部地區的交匯處,又是中國南北分水嶺,承東啟西,經濟、文化、科研、教育等方面相對西部發達,是東部地區梯度轉移的首選之地。蚌埠是皖北中心城市,東與長江三角洲相連,南同泛珠江三角洲接壤,北通環渤海經濟圈。交通運輸
公路
公路四通八達,京(北京)——台(台北)、南(南京)——洛(洛陽)等高速公路在蚌埠交匯。鐵路
蚌埠站是京滬鐵路一等客站,鐵路日接發能力320多列;是中國重要鐵路樞紐,擁有華東地區一流的大型貨運編組站及最大的貨櫃貨場,可實行鐵海聯運。已經建成通車的京滬高鐵和在建的京福高鐵將在蚌埠交匯,設為蚌埠南站,現在蚌埠至北京、上海僅需3小時和2小時車程。水運
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與長江相通,四季通航千噸級貨輪,經大運河通達長江沿岸各市。航空
蚌埠擁有4C級標準機場,並且正在新建蚌埠機場,蚌埠市區距南京祿口機場1小時車程,合肥駱崗機場1小時車程。支柱產業
建區以來,蚌埠高新區在“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多種產業並舉,大力發展現代工業”的產業發展方針的指導下,已吸引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丹麥、比利時、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落戶並且通過積極扶持中小科技型企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多種方式,現已初步形成了幾大支柱產業: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以安徽柳工汽車起重機、華隆消防車、安徽順達改裝車和天寶乘用車為主的汽車專用車在高新區已初步形成集聚。以偉業重工(安徽)有限公司、天寶產業控股集團公司為主體實施的北泰汽配工業園,主要生產發動機、汽車制動系統、懸架系統、傳動系統、減震器等產品,該項目一期已完成投資2億多美元,二期擬投資4億美元,具有為整車廠配套及出口歐美、日本的能力。此外,蚌埠昊方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公司生產的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金威濾清器有限公司和昊業濾清器有限公司生產的汽車濾清器,均在國內占有較大市場份額。蚌埠市正在規劃依靠現有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礎,建設以特種車、專用車等整車生產為主導,以優勢關鍵零部件生產為輔助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
電子信息產業
代表企業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0所、41所、安徽雙環電子集團等,主要產品以移動通訊測量儀器、繼電器、接外掛程式、積體電路、精密電阻等產品為主,擁有國內、國際領先技術,部分產品為“神舟”系列飛船的研製、發射做出了貢獻。為了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蚌埠市政府在高新區規劃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項目總體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一期規劃占地約1.5平方公里,主要建設消費電子、感測器、電子儀器儀表、汽車電子產業化項目等。
機電環保裝備製造業
主要企業有蚌埠凱盛機電、浩中機械、華光機械、國瑞特工具機、三元壓縮機、漢旭環保裝備、艾尼科環保、恆德環保、達寧水處理等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鋼材和有色金屬後整理所需的大型精整設備製造、數控工具機、壓縮機、離心機、大中型環保裝備、水處理設備等。中國建材凱盛集團與世界著名企業義大利保特羅公司在高新區合資建立的玻璃成套設備基地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生物製藥產業
以安徽環球藥業股份公司、安徽八一藥業有限公司、安徽福康藥業有限公司等為支撐,主要產品包括對鄰硝、大輸液、撲熱息痛、腦力靜膠囊、六味地黃口服液等。
新材料產業
主要企業有安徽華皖碳纖維集團、時代塑業、華益導電膜公司等。主要產品包括碳纖維及原絲產品的開發(國內第一條規模化、產業化生產線),PVC異型材、PVC管材、PP-R管材、HDPE管材等。中外合資華益導電膜玻璃有限公司在我區具有六條ITO導電膜玻璃生產線,年產2100萬片ITO導電膜玻璃;產量現居亞洲第一,質量在國內具有領先水平。
新能源產業
企業有安徽應天新能源公司和蚌埠雷諾節能科技公司等,主要產品為太陽能發電站設備和非晶矽太陽能電池,產品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發展規劃
未來幾年,蚌埠高新區按照“產城一體化”發展思路,圍繞三年實現1000億園區,五年衝刺2000億園區,財政收入突破30的“123”戰略目標,一項目工作為抓手,突出招大引強和創新驅動,大力推薦產業集聚,提升承載能力全力推動高新區跨越發展,正當我市重返安徽第一方陣“火車頭”。向南拓展發展空間。重點實施長征南路、迎河路、大慶南路三條道路跨中環線向南延伸,汽車城北路、汽車城南路兩條道路繼續向西延伸,使中環線以南5平方公里區域初步形成“三縱兩橫”的道路交通網路,土地得以釋放。同步跟進完善南部區域供水、供電、供氣、通訊、路燈等配套,為南片綜合開發和重點項目落地創造條件。同時,開工建設黃山大道(大慶路以西)、平流路、天河路、曙光路、山香路南段等道路工程,全年力爭新建道路7公里以上。加大征地拆遷力度,力爭完成拆遷量20萬平方米以上,土地組卷3000畝,力爭獲批2000畝以上。認真實施“綠滿珠城”大建設活動,提升綠化總量,推進生態園區建設;加強美化亮化工作,不斷提升園區品位。確保全年大建設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提升綜合配套能力。圍繞“三山一河”(張公山、小黃山、燕山和迎河)打造服務產業區的三個重點生活區,不斷提升園區綜合配套能力。一是最佳化提升張公山片區功能。加快君臨天下、錦江新天地等房產項目開發建設步伐,進一步實施美化、亮化和環境整治工程,著力完善公共服務配套。二是加快推進小黃山片區建設步伐。加快綠地世紀城項目開發步伐;全力推進山香、九龍農民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建成小黃山九年一貫制學校,並投入使用;督促已摘牌三宗土地開發建設;引進公交、商場、超市、餐飲、菜場等生產生活配套,加快整體開發步伐。三是啟動燕山迎河片區開發。開工建設管委會新政務中心,完成公安技術服務中心建設,謀劃引進商住、賓館、寫字樓等城市業態。
通過政務中心的建設,帶動整個燕山片區綜合配套功能的提。產業發展是高新區發展的根本。我們仍要立足產業發展,狠抓招商引資,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加快培育產業集群,力爭在產業集聚、提質擴量上實現新突破。實施“三大創新計畫”。一是實施創新主體發展計畫。重點促進41所、柳工、華益、昊方、雙環、安瑞科、凱盛、環球、國威、昊業等重點創新型企業做大做強。圍繞現有產業,積極謀劃一批50億元以上產業園;幫助柳工、首文、41所、華益等產業龍頭企業高標準做好發展規劃,支持其儘快形成牽動性產能,帶動全區產業加速集聚。二是實施中小科技企業培育計畫。瞄準電子信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核心技術,孵化培育一批高科技中小企業,研究加快其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促進其加快研發投入,實施技術改造,大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力爭把把普源離心機、鳳凰濾清器、精菱機械、道生光纖、日月電子、高華電子、祈艾特電子、千恩智慧型等企業培育成為“科技小巨人”企業,成為我區新的經濟成長點。全年新增規上企業15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6家以上。三是實施創新型企業上市計畫。對昊方、環球、凱盛、雙環、昊業等有能力上市融資的重點創新型企業,加快培育、扶持和政策傾斜力度,鼓勵其上市融資,做大做強。做好擬上市企業的分類指導和儲備工作,爭取“十二五”期間有5家以上企業能夠通過主機板、中小板或地方股權託管交易系統等資本市場上市融資。
中國開發區5
開發區是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旅遊度假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各類開發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