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一而靜

虛一而靜

虛一而靜出自《荀子·解蔽》篇又作”虛壹而靜“。 虛一而靜指虛心、專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確的認識。 解釋:“虛”,指虛心,不以已有的認識妨礙再去接受新的認識;“一”,指思想專一;“靜”,指思想寧靜。荀子告訴我們要做到清明,就必須做到虛心、專心、靜心。

基本信息

介紹

《荀子·解蔽》:虛一而靜

又作”虛壹而靜“

虛一而靜指虛心、專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確的認識。

出處:《荀子·解蔽》:“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

示例:外之得以窒吾聽、雜吾目、擾吾天君者,以吾未得~之理也。 ★《宋史·趙汝談傳》

人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和情緒反應,無不受“心”的主宰,所謂“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因此調整人的心理,使之高度專注,”一而不貳“,是審美主體的心理條件。《荀子.解蔽》說:“凡觀物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吾慮不清,則未可定然否也。”對事物的認識 與判斷,你不能心存疑惑,要有定見,而要有定見,就必須做到“虛一而靜”

作者: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漢族,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周朝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論述

《虛一而靜》論述

荀子論曰:“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荀子說的是只有虛心、專一,安靜,才能達到清晰、明淨的思想意識境界(不被世間各種假相所蒙蔽)。進入這種境界,世界萬物沒有不顯現出來的,顯現出來的都能加以歸類、排列次序,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

毛主席論虛心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山人曰:“虛一而靜是學習和工作的方法境界,也是人類自我保護、身心健康、和諧共處、順利通達的方法論。”山人頓悟:“心若能虛,何物能傷?室若能淨,神何不來?虛一而靜,百毒不侵……。”

人們常說的五毒叫做“貪、嗔、痴、慢、疑”,若人之神不能旺盛,五毒則乘虛由人體感知器官(眼耳鼻舌身意)而侵入心竅,尤其嗔毒一入心竅,乘五臟之盛各生五情“怨、恨、惱、怒、煩”,則傷及五臟六腑或身體四肢。如論五臟,即脾盛生怨傷脾,心盛生恨傷心,肺盛生惱傷肺,肝盛生怒傷肝,腎盛生煩傷腎。嗔毒又自口舌而出侵傷他人之心,同時傷己之品,以致百事不得其和……五毒“貪、嗔、痴、慢、疑”可算是貽害無窮,自古難治。所以古人有配三不猴之玩以防五毒之禍,有懸掛“百忍圖”以治嗔毒……更有人服藥而治五臟之偏盛。山人則作《破心賊》、《期望的黑洞》、《和諧之家》三文以殺心賊不滿,填補期望之黑洞,掃除期望之幽靈,保衛和諧之家。文中誓曰:“空心伐髓堅志意;挖肝刨膽破心賊。”

時近半載,觀其效亦有所獲,然未能斬草除根,五毒或時有生於心中……近日心中思慮瑩瑩,煩毒又起,數日不得其眠,遂生尋找避毒之法。

吾年近天命,不及耳順,況耳目為用不得以常閉,惟有求於心……今頓悟身感:神若能安,心則能虛,虛一而淨,則百毒不侵,五氣朝元……所以以盛神養志為根本,盛神者有四大要素。

第一要素:若不能淨其室,神則不來。也就是說居家和工作的地方如果不乾淨整齊,神(精神)就不會來,所以保持環境清潔衛生是人生存安定的首要條件,如何做好環境衛生的標準是6S,,即指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個項目,因均以“S”開頭,簡稱6S。環境衛生搞好了,毒素自然減少了。

第二要素:若不能虛其心,神則不居。也就是說,心如果不是虛心,不是有了空間,神(精神)即使來了也不能居藏的。想像者,我們的心虛化了、融化了……形同散布在身體之中或者散布在宇宙之中,沒有一絲感覺……甚至我們的身體也空化,惟一留下的是專一的思維。這便是:虛心心不虛,空身身不空。達到虛心不空心,寬心不粗心的狀態。有了虛心,有了空間,我們的神便居留下來了,開始生根發芽。又比如太極拳的化勁便是虛手,所以如能虛其心,必能化解五毒之攻,何愁貪、嗔、痴、慢、疑五毒不散?

第三要素:若不能靜其心,神則不安。也就是說,如果心不能安靜,神在心裡也是不安的……所以保持安靜的環境、安靜的心,神才會安定成長。比如嘈雜的環境和混亂的內心怎么讓人安定呢?莊稼是在夜裡最安靜的時候抜節生長的。

第四要素:若不能一其心,神則不盛。也就是說心如果不專一,神則不會旺盛……養神歸於道,專一是道的綱紀,一是神明之源,只有內心專一純粹,神才能夠保持旺盛。保持專一也就是恆一、執一,所以學習要專一務本,有所學有所不學,這是學一速成的道理;所以工作要專一務本,心無旁騖,有所思有所不思,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戴著三心二意的帽子。這心神專一就如同養花一樣,不能在一個花盆裡栽種兩三種花。如此細心不亂心,一心不二心。如玄微子云:“懷天心、施德養,無為以包志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士者,通達之,神盛乃能養志。”

天心,一心也;天心是虛空、純粹碧藍的。德者,一德也,古代指專一之德,德字形意為人人誓死一心。德者,五德也,即仁、義、禮、智、信。如此為一(無為)養志必能通達志之所向。這就是:“心若能虛,何物能傷?室若能淨,神何不來?虛一而靜,百毒不侵;養其專一的志向,勢必通達!”的無窮奧妙啊!

選自月牙山人問心集。作者 朱金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