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過程
![虎王](/img/0/a8c/nBnauM3XwADM4EjM2cTM2MDMzQTM0MjMxMjNyQTNwAzMxAzL3E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二戰中的虎王
![“虎王”重型坦克](/img/8/587/nBnauM3XwgzM5cjN0kDOzgTMzUTM4kDM0IDMxADMwAzMxAzL5g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944年5月,“虎王”坦克首次在明斯克附近參戰,接著又在7月在波蘭作戰,第503坦克營的兩個連隊的“虎王”坦克也參加了諾曼第戰役,由於技術原因,這兩個連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到1944年8月結束之前,這兩個連隊的“虎王”坦克全部被摧毀了。此後,“虎王”坦克參加了東西兩線很多戰役直到1945年4和5月柏林戰役。儘管機動性不好,但在一些有經驗的坦克手裡,“虎王”是一種威力很強大的坦克,它火力強大,防護超群。不過由於“虎王”坦克生產數量少,參戰時間短,並沒有對二戰的最終結果起到很大的影響。
坦克性能
綜合數據
乘員人數-5
![虎王](/img/1/3ee/nBnauM3XyETM4kDO5cTM2MDMzQTM0MjMxMjNyQTNwAzMxAzL3E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體積長:10.29m(車身長:7.3m),:3.75m,高:3.09m,離地高度:0.49m
裝甲-車身:前裝甲100-150mm,側裝甲和後裝甲80mm,底部和頂部裝甲28mm;炮塔:前裝甲180mm,側裝甲和後裝甲80mm,頂部裝甲42mm,部分虎王塗有防磁裝甲。
武器-虎I式:56倍口徑KwK36L/56型88mm坦克炮虎II式:1x88mm主炮--型號:8.8cmKwK43L/71(72-84rounds),2xMG34kal.7.92mm機關槍(5850一輪)
少數安裝黑豹坦克的75mm主炮。
最大時速:41公里/小時
巡視半徑:170km,越野半徑:120km
引擎:梅巴赫HL230P30型V-12水冷汽油發動機
燃料消耗-750加侖/100公里
跨越障礙物能力-30度的斜坡,0.85米的垂直障礙物,1.9米深的水域,2.5m寬的壕溝
對地壓力-1.02公斤/平方厘米
炮塔:後期型為液壓驅動,19~77秒鏇轉一周,保留手動鏇轉式操作
火力
“虎王”重型坦克安裝了一門精確的88mmKwK43L71型坦克炮,該88mm炮的71倍徑身管長為6.3m,裝有炮口制退器。最初“虎王”重型坦克安裝的是雙目TZF9b/1型觀瞄鏡,後來換裝為單目TZF9d型觀瞄鏡。火炮射界為+17度到-8度。炮彈重為20kg,所以其射速相對於虎1有所下降。這門88mm火炮使用APCBC彈Pzgr.39/43時能在2000m的距離上擊穿132mm的2200k硬度的垂直裝甲板,這門炮對付T-34系列中型坦克和謝爾曼系列中型坦克(除了M4A3E2型“小飛象”謝爾曼)非常容易。儘管APCBC和APCR對付大傾角裝甲的效果還是不盡人意,但已經遠遠好於同時期的美國、蘇聯同級火炮。而且Kwk43驚人的垂直裝甲穿深可以輕易對付主要對手,潘興坦克或IS-2坦克,虎王可以在2000米的距離擊穿前兩者的炮塔裝甲,而車體裝甲則要接近到1000米以內才能有效擊穿。而對蘇聯二戰中拿出的最強坦克IS-3可以在350米上擊穿其正面。
防護
“虎王”正面裝甲厚達150mm,而炮塔正面也有180mm厚的裝甲防護,並且車體與炮塔均有傾角,防護性能極其優異,當時盟軍普遍裝備的75毫米反坦克炮只能在零距離方能將
![虎王](/img/2/61f/nBnauM3XxUDN3ATOzgTM2MDMzQTM0MjMxMjNyQTNwAzMxAzL4E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虎王的裝甲質量明顯高於同時期盟軍生產的坦克的裝甲,更因為其更加厚重,二戰中西方盟軍和蘇軍任何一種火炮都無法在正常交戰距離擊穿虎王的正面裝甲。
動力
“虎王”重型坦克發動機採用了馬巴赫公司的HL230P30型V形12缸水冷汽油機,最大功率為700hp(“黑豹”坦克採用也是這個),其傳動裝置為馬巴赫公司的“奧爾瓦”401216B型機械式變速箱,有8個前進檔和4個倒檔,此外,還安裝了亨舍爾公司的L801型機械操縱系統。行動裝置包括雙扭桿獨立式彈簧懸掛裝置,和液力減振器,車體每側有9個直徑800mm的負重輪,負重輪分兩排,交錯排列。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每條履帶有92塊履帶板組成。這一套裝置使其能做原地鏇轉動作。“虎王”重型坦克裝備兩種履帶,用於鐵路運輸的660mm窄履帶以及更寬的800mm戰鬥履帶,使用極為不便。“虎王”重型坦克由於全重以及耗油量太大,其機動性相當差。最大公路速度為35-38km/h,越野最大速度則更差只有17km/h,但這個速度只是理論速度,“虎王”坦克以這個速度進行機動的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否則發動機變速系統必將損壞,“虎王”在平時只能維持在25km/h的公路速度上前進。這些成為“虎王”重型坦克的重大弱點。一輛“虎王”重型坦克每行駛100km要消耗500公升油料,而它能攜帶的油料也不過是860公升,所以其最大公路行程只有110-120km,越野最大行程為80km。而且為了維持其戰鬥力需要不時進行修理。
變形車
“虎王”重型坦克的變型車不是很多,主要有修理坦克、“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Grille17/21/30/42自行火炮(樣車)、280mm重型火炮運輸車(樣車)。1944年11月,魏格曼公司將20輛“虎王”重型坦克改裝為指揮坦克,加裝了無線電設備,其中使用了兩種型號的無線電台:FuG8型和FuG7型。首輛指揮坦克在1945年2/3月開始服役。兩種指揮坦克的攜彈量都為63發(32發穿甲彈和31發高爆彈)。1944年後期,克虜伯公司建議為“虎王”重型坦克換裝105mmKwKL/68型火炮,最終沒有實現。1944年12月,亨舍爾提出一種33t重的輕型“虎”Ⅱ式坦克設計。發動機依然採用“虎王”坦克的馬巴赫HL230P30型發動機。其前部裝甲採樣傾斜式,厚度為80mm,側面裝甲則為新式的160mm的水平式裝甲。安裝一門克虜伯設計的100mmPWK型火炮,該火炮可以擊穿200mm裝甲。不過這種構想也僅僅停留在圖紙階段。同時,德國也對“虎王”重型坦克的炮塔和車體做過很多改進,比如在炮塔上安裝測距儀,重新設計其後部底板等,不過這些都沒有真正套用在“虎王”重型坦克上。
缺點
虎王坦克有很多技術上的問題,其中最顯著的問題是轉向控制系統由於過大車重帶來的壓力,經常突然報廢;而且襯墊容易漏油。另外,坦克的發動機不僅油耗驚人,還很容易過熱甚至熄火。這是因為虎王坦克並沒有採用為其專門開發的發動機,而是直接採用現成的700匹馬力邁巴赫HL230/P45,該型發動機原本配用於較輕量級的黑豹坦克(45噸)和虎式坦克(60噸),使其驅動重達70噸的虎王坦克,是一種“小馬拉大車”的行為,發動機必須時刻保持全速運轉才能帶動坦克,這必然會極大程度的減損發動機壽命並降低其可靠性。設計廠家亨謝爾的員工,虎王的總工程師埃爾溫·阿德勒戰後解釋道:“虎王坦克的故障頻出,主要歸因於未經測試驗證便倉促投入量產。”動力系統的過度負荷是重型坦克的通病,而在虎王坦克上表現的尤其明顯。
動漫人物薈萃(八)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與縮寫,在其他語言相當少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