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伊斯蘭教的一個派別。在蘇非神秘主義與正統信仰相結合成為官方信仰以後,蘇非主義並沒 有因此喪失信眾,而是繼續作為民間的信仰生活存在發展下去。12 至 13 世紀在伊斯蘭世界各地興起的蘇非教團就是這種民間信仰在組織形式上 最重要的發展,在此蘇非個人的宗教生活由過去以清真寺為中心發展為 以精神導師主持的道堂為中心。
形成
蘇非派從產生起就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的組織運動。在 11 至 12 世紀 中葉蘇非派開始向有組織的、類似教會性質的教團演化,其標誌是某些 著名蘇非身份的變化。這時在著名蘇非周圍開始出現一批弟子隨師學 業,過去的夥伴關係逐漸代之以師徒關係。於是著名蘇非便離開原職, 專門教授教徒,成為一群蘇非的精神導師。導師的訓戒為門人弟子所遵 奉,並一代代傳授下去,於是形成精神傳系即道統。導師選擇出眾弟子 為精神傳系的繼承人,導師去世後被門人弟子奉為聖徒。這樣,類似教 會性質的蘇非教團開始形成。
組織
教團以導師、道統和道堂的不同相區別,導師不同,其精神修煉方 式也不同。過去蘇非的宗教生活以清真寺為中心,由教長(伊瑪目、阿 訇)來主持;現在則以道堂為中心,精神導師來主持。教團成員分為三 類:導師(謝赫)、門徒和一般成員。在道堂中逐漸出現脫離俗務的蘇 非,或專事功修,或侍奉導師。功行結業後,作為苦行僧或傳道師四方 雲遊,布道說教或倚門乞討。道堂日常生活的維持除信徒捐獻外,主要 靠苦行僧出外布施。各教團因對伊斯蘭教的態度不同有遵法派,即正統 派,它遵奉伊斯蘭教法,把教法作為宗教功修的基礎;還有不遵奉教法 的非法派。
著名教團
12 至 13 世紀伊斯蘭世界普遍建立了蘇非教團,重要的和著名的教團 有卡迪里教團、蘇哈拉瓦迪教團、里法伊教團、沙茲里教團、巴達維教 團、毛拉維教團、庫布拉維教團等。蘇非教團的形成使蘇非派又發展到 一個新階段。
蘇非教再定向
印納雅·堪美赫巴巴說蘇非教可溯源於瑣羅亞斯德。但把蘇非教傳到西方的第一人,卻是印納雅·堪(Inayat Khan)。印納雅·堪是齊希提蘇非教團(Chishti Sufi Order)的領袖,又是聞名印度的維那琴師。他於1910年去美國巡迴演出,利用音樂的形式傳遞蘇非智慧。1911年,在一次演出中,印納雅·堪遇美國婦女愛達·馬丁(Ada Martin)(二人此前已有內在的聯繫),並接納她為第一個西方弟子,給她改名為“拉比·馬丁”(Rabia Martin)。在印納雅·堪的指導下,拉比·馬丁開始了一系列的靜心和靈修項目,包括閱讀蘇非的“核心課程”:魯米的《瑪斯納維》,哈菲茲的Diwan,Saadi的Gulistan。拉比·馬丁1912年5月,印納雅·堪任命拉比·馬丁為西方的第一個“穆希德”(Murshida)——蘇非導師。1927年,印納雅·堪在印度德里去世,並在去世前指定拉比·馬丁為美國蘇非教團的領袖。
1939年,穆希德拉比·馬丁按照印納雅·堪生前的願望,到東方拜訪了各大伊斯蘭教團體,她深切感受到後者在崇拜方式和接受真理方面的局限性和機械呆板,認為蘇非教需要新的方向和“被注入活力”。她開始尋找本時代的靈性首腦——Qutub-e-Irshad。1942年,拉比·馬丁認識了美赫巴巴的美國弟子——納芮娜王妃(Norina Matchebelli)。通過閱讀美赫巴巴的著述和直接跟巴巴通信聯繫,穆希德拉比·馬丁直覺感到巴巴就是她所尋找的Qutub-e-Irshad。1945年,她受邀到美國南卡羅萊納州默土海濱的“美赫巴巴靈性中心”跟納芮娜和伊莉莎白(Elizabeth Patterson)共同生活了幾個月,一系列外在的和內在的體驗,使她最終完全證實了最初的直覺:美赫巴巴就是本時代的靈性權威。但她一直沒有告訴自己的弟子,直到自己獲得絕對確信之後。1945年她把自己的尋找結果告訴了弟子,並寫信正式把自己、弟子和一切的資源全部獻給巴巴。
重組蘇非教團
1952年,美赫巴巴在訪問美國期間,重組了蘇非教團,給它命名為“蘇非教再定向”,並親自為蘇非教團制定了憲章。巴巴將蘇非教再定向設計為世界性的靈性學派,它承認神愛是一切靈修體系的核心。巴巴重新組織了靈性生活模式,以及與古老的蘇非教相關的內在訓練,使它們適應當代美國靈修者的需要。他把蘇非教再定向的核心原理指定為愛與服務:積極地愛神;積極地服務神的世界裡的其他人。
巴巴還接見了所有的蘇非教徒,對他們說: “仔細聽著: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親自過問蘇非教。我很重視蘇非教再定向。但要讓它在世界範圍內產生效果,我們必須要誠實。有三樣東西總是阻礙著真理:第一是‘誘惑’——很少很少有人能夠戰勝誘惑;金錢、聲名、權力、情慾和領導欲的誘惑,都極為可怕,非常束縛人,極少人能夠逃脫之。第二:對事情模稜兩可。第三:不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