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16日 蘇軍發起柏林戰役 |
柏林戰役系蘇軍最後擊敗德軍三個階段的總稱。 1945年,蘇軍為了儘快結束戰爭,於4月16日開始發起空前規模的柏林戰役。蘇軍投入兵力250萬人。火炮4.2萬門,坦克6250多輛和作戰飛機75700架。由朱可夫元帥、羅科索夫元帥、科涅夫元帥等指揮。德軍投入兵力約100萬人、火炮萬餘門、坦克1500輛、作戰飛機3300架。蘇軍突破奧得河――尼斯河防線後繼續向柏林市郊前進。 20日下午4時,蘇軍炮擊柏林,開始強攻,合圍分割德軍集團。 4月26日蘇軍分割殲滅德軍法蘭克福――吉本集團,27日攻入市區。 30日,蘇軍奪取國會大廈;5月2日,德軍停止抵抗,柏林城防司令赫·魏德林投降。 8日,德軍統帥部代表威廉·凱特爾元帥在柏林的卡爾斯霍斯特簽署投降書。 |
相關詞條
-
柏林戰役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
戰爭背景 雙方兵力 戰役過程 雙方損失 戰役特點 -
攻克柏林[二戰戰役]
柏林會戰又稱柏林戰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蘇軍共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面...
戰爭背景 雙方兵力 戰役過程 雙方損失 戰役特點 -
柏林戰役[二戰戰役]
柏林會戰又稱柏林戰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 蘇軍共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
戰爭背景 雙方兵力 戰役過程 雙方損失 戰役特點 -
柏林會戰[二戰戰役]
柏林會戰又稱柏林戰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 蘇軍共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
戰爭背景 雙方兵力 戰役過程 雙方損失 戰役特點 -
柏林會戰[同名圖書]
柏林會戰,是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蘇軍以3個方面軍250萬人的兵力進入德境,德...
基本簡介 摺疊會戰信息 摺疊編輯本段戰爭過程 摺疊歷史影響 -
攻克柏林
《攻克柏林》是由Mikheil Chiaureli執導的一部二戰戰爭電影,主要由Mikheil Gelovani、V. Savelyev、Andreye...
戰爭背景 雙方兵力 戰役過程 雙方損失 戰役特點 -
火星戰役
火星戰役是指蘇德戰爭史中蘇軍的火星行動,是不為人知的事件中最為人注目的。火星計畫與天王星計畫(蘇軍史達林格勒戰略反攻的代號)具有相同地位。蘇聯最高統帥部...
緒言 序幕 戰役的準備 進攻 挫折、憤怒與失敗 -
東波美拉尼亞戰役
東波美拉尼亞戰役1945年2月10日—4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白俄羅斯第2、第1方面軍在紅旗波羅的海艦隊部分兵力配合下實施的進攻戰役。
簡介 戰爭背景 戰爭概述 經過 戰爭結果 -
德國柏林
柏林(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有人口約350萬(2016年)。 柏林四面被勃蘭登...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