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李詩

蘇 李詩

蘇李詩託名西漢蘇武、李陵贈答的若干首五言古詩,今存10多首。其中李陵《與蘇武三首》、蘇武詩四首最早見於《文選》“雜詩”類,列次《古詩十九首》之後,是較完整的一組,通常舉為“蘇李詩”的代表作。此外散見於《古文苑》、《藝文類聚》及《初學記》等書。

蘇 李詩

正文

託名西漢蘇武李陵贈答的若干首五言古詩,今存10多首。其中李陵《與蘇武三首》、蘇武詩四首最早見於《文選》“雜詩”類,列次《古詩十九首》之後,是較完整的一組,通常舉為“蘇李詩”的代表作。此外散見於《古文苑》、《藝文類聚》及《初學記》等書。
“蘇李詩”與《古詩十九首》“同一風味”(王士禛《漁洋詩話》),大多為贈答留別,懷人思歸,感傷人生,情調悽怨,是一些藝術相當成熟、形式較為完整的五言古詩。如:“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遠望悲風至,對酒不能酬”;“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等句,都很著名,六朝隋唐以來廣泛傳誦。鍾嶸《詩品》評李陵詩為上品,《文選》擇優選錄,杜甫也說“李陵蘇武是吾師”(《解悶十二首》)。但這批詩在六朝已被疑為擬作或贗品。南朝宋顏延之認為“李陵眾作,總雜不類,元是假託,非盡陵制”(《太平御覽》卷586引《庭誥》)。劉勰則據漢成帝詔命劉向校錄歌詩三百餘篇的記載(《漢書·藝文志》),指出“辭人遺翰,莫見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見疑於後代”(《文心雕龍·明詩》)。此後,自北宋蘇軾至近代許多學者,從蘇武、李陵事跡、詩中地域、避諱以及詩的風格等不同方面論證其偽,當可成為定案。
“蘇李詩”大體是東漢桓帝、靈帝時期的無名氏作品,約為《古詩十九首》同時前後的產物,也被視作五言詩成熟的一個標誌。但由於它的成就稍遜於《古詩十九首》,還由於六朝擬作風行,因而也有人認為它是六朝人的擬作。近人梁啓超劉勰、鍾嶸的評論只提李陵而不及蘇武,懷疑“李陵的幾首是早已流行”,“擬蘇武的那幾首”是“魏晉間作品”(《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這就是說,今存“蘇李詩”中可能雜有六朝人的擬作,同時也反映出它在六朝擁有五言詩典範的地位,影響深廣。

配圖

蘇 李詩蘇 李詩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