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溪儺舞

蘆溪儺舞是江西省的漢族民俗舞蹈。一直沿襲著逐疫於衙署及各民戶所謂沿門舞的習俗,表演地點一般都在農戶家庭堂中,表演時表演者頭戴儺面具,以四天將站在四角配合中心認為齊舞,代表東南西北中五方為定式。

簡介

江西是中國儺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贛西儺數萍鄉最多,而萍鄉儺又以南坑鎮車湘村和蘆溪鎮高樓村為最。蘆溪儺歷史悠久,種類繁多,這裡的儺廟、儺舞、儺面具被儺學專家們譽為“三寶”。蘆溪儺既有濃厚、神秘的宗教色彩,也有娛神娛人、諧趣逗樂等功能,其表現形式有儺祭、儺儀、儺舞、儺戲、儺俗。蘆溪儺舞一直沿襲著“逐疫於衙署及各民戶”所謂“沿門舞”的習俗,表演地點一般都在農戶家庭堂中,表演時表演者頭戴儺面具,以四天將站在四角配合中心認為齊舞,代表東南西北中五方為定式。近年來,蘆溪儺舞已分別到北京、杭州、廣州、台灣等地進行展覽演出和交流,獲得了“中華一絕”、“民族奇葩”美譽。

歷史

南坑車湘儺起源於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黎氏乾公從江西吉安來車湘建基立業,其時定居在車湘院背沖庵門前的觀音堂,為求神靈保佑,免受天災病患,於是在觀音堂內立了儺神大帝神位予以供奉。由於天災戰亂不斷,無奈人口逐年減少,廟裡的香火日漸衰退。
北宋,公元1100年左右時,黎氏(即“宮”,又作“泮宮”,中國西周時諸侯所設的大學,“大學在郊,天子曰辟癰,諸侯曰泮宮”。)芹公來到車湘。忽一夜,電閃雷鳴,緊靠在車湘長(音zhǎng)房坪里的竹杈上平白無故地出現了一個銅質的儺面具,形似現在的小鬼面具,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躁動,大家議論紛紛,都說這是神靈感應的徵兆,必須慎重對待,最後決定在長房坪里蓋一茅廠屋為記之,將院背沖庵門前的儺神大帝與這一銅面具都供奉在裡面,天天焚香禮拜,絲毫不敢怠慢,自此,人口逐年增加,廟裡的香火也日漸旺盛了起來。
清雍正8年,公元1730年,拆除茅廠屋,擴建成三棟二間磚瓦結構的房子,開始雕繡儺神面具,練跳儺舞

公元1930年又擴建加高為四棟三間的“昌”字形廟宇,增雕一大神儺面具,名曰“大老爺”,作為守家之神;同時還添置了耍儺道具,年年春節都耍儺神,跳儺舞;後還在廟門前建了一座戲台,可惜在1953年被強行拆除,廟裡的全部材料也被搬去一空。解放後,破除迷信,廟門一度緊閉,儺神廟被闢為集體倉庫。

高樓高蹺儺

高蹺,歷史久遠,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時代已有此活動。六朝以前稱“蹺技”,宋代稱“踏橋”,清代始稱高蹺,是漢族節日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歌舞表演藝術。由表演者腳踩一尺至三尺高的木蹺進行表演。觀眾需仰起頭來或是站在高處觀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蹺稱為“高瞧戲”。每年正月,民間鬧社火或遊園活動,都將進行高蹺表演,是蘆溪人民自娛自樂的傳統節目。

高蹺儺舞,就是把踩高蹺與儺舞表演融洽在一起,表演者腳踩高蹺,頭戴儺舞面具,邊走邊舞。保持著祭祖、祈福、驅邪等意義,是一種民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高蹺儺舞越來越受老百姓的喜愛,經常作為百姓家庭婚喪嫁娶、傳統節日、開業慶典等活動的表演節目。目前,高蹺儺舞已成為地方優秀的文化遺產。在蘆溪縣每年的元宵燈節上都有高蹺儺舞的節目。

出國演出

2006年蘆溪縣蘆溪鎮高樓村高蹺儺舞隊應模里西斯共和國華商總會邀請,前往該國參加4月29日舉行的中國·模里西斯城鎮食品和文化節活動。此次展演的為6位農民扮演趙公、土地公、關公、鍾馗、太子、雷公等六位儺神,為降吉祥、驅邪與鬼魔進行的一場搏鬥,眾儺神所擺的陣式有:眾神出征、運籌帷幄、衝鋒陷陣、銅牆鐵壁、班師回朝等。通過一番激烈的搏鬥,最終實現了驅邪鬼、逐病疫,消災祈福,確保了一方太平、五穀豐登。蘆溪高樓高蹺儺舞隊演出回國後,中國駐模里西斯大使館還發來了表揚信。

文化傳承

蘆溪儺文化在改革開放的政策下,“儺舞、儺廟、儺面具”作為民間文化的“活化石”得以發掘保護,重顯其獨特光彩和魅力。1984年廟宇又重新整修,1986年雕繡儺面具26具,添置並油漆儺舞道具、服裝一批。自此南坑儺得到全面恢復。1994年南坑車湘儺還被邀請到秦皇島南戴河,為“中國萬博文化城”的開城大典做儺舞表演達一月之久。至此車湘儺聲播全國。

現在的儺神廟是從原址院背沖庵門前搬來的。距今有三四百年的歷史。1998年7月又將舊廟拆除,建成琉璃瓦、瓷條飾牆的磚混結構建築,增設焚香亭、戲台、廚房、儺舞表演場等,形成了演練、觀賞、議事為一體的綜合格局,總占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儺神廟裡供奉的主神是“三元”唐、葛、周。

風俗

“正月鬧新春,家家耍儺神,更要有味道,就要耍全套。”正月初一出行以後,初二便在各家各戶耍儺神,一般只有歐陽、白馬兩將軍的面具率領四大天將,敲鑼打鼓舞劍弄斧地玩一場,每家只用香燭鞭炮迎接,只要一至兩天的時間便可耍完全村各戶,隨後便由鄰村(南坑、團豐、大嶺、雙鳳、衡江、上豐、蘆溪)及各企業單位邀請去耍,也有的人家晚上請去耍全套的。
耍儺時間為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如本村還有需要的,可以延長到正月二十幾,但不延長到二月,以免誤了農事。耍儺時所用樂器比較簡單,主要是小鑼、小鼓、二胡。這與“大老爺”“出行”時所用的民樂有別。耍全套有10個節目,一耍就要兩個多鐘頭,焚香點燭,爆竹聲不斷,禮炮煙花震耳欲聾。

“男女老少要開工,元宵儺爺要歸洞。”由於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兒童要入學,大人要開工,人們也無暇再耍儺神了,為了避免儺面具的遺失和損壞,須將所有儺神面具安放在神龕內。平時練習儺舞不用面具。據該村65歲的黎清和介紹說,神與人相似,也講究休養生息,謂之“循環”是也。進洞後的菩薩到每年十二月二十四過小年時才能出洞,平時不可擅自取出,千百年來,歲歲如斯。每年十月初一,儺神老爺過生日時,村民都在廟裡用餐,不吃齋食,魚、肉、酒皆可上桌。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歡歡喜喜,既交流思想,又增進村民之間的感情。

南坑車湘儺

南坑儺的舞蹈動作簡單古樸,清一色古裝打扮,耍儺時分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進行。每一個動作都有嚴格的要求,且含有一定的意義,必須符合“天圓地方”的規則。同時,口裡不停地喊出句句“儺語”,以表示打鬼驅邪的激烈程度。由這些特點,形成了南坑儺舞莊重、粗獷、瀟灑、又蘊涵悠閒的獨特舞蹈風格。南坑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唱時不舞,舞時不唱。

南坑儺舞現在共有10個節目,按出場次序分為:將軍擱劍、贊土地、船古佬送將、太子習雙刀、和尚戲道士、兄弟對舞、和尚搶土地婆婆、雷公電母鎮邪惡、關公舞大刀、判官抓小鬼。近10年來,車湘儺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交流、表演、比賽等等接踵而至,地方上也重視。又聽說現在儺舞老藝人已經放手讓年輕一輩來管理,還帶出了一支少年儺舞表演隊,可見車湘儺舞后繼有人。

所獲榮譽

目前公布的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員中,萍鄉再添7項“新丁”,共達到15項。據悉,全省206項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分為10類。萍鄉入選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共有5類7項,涉及曲藝、雜技、戲劇等方面。其中,傳統舞蹈兩項:其中就有蘆溪南坑車湘儺舞;傳統戲劇兩項:分別為萍鄉採茶戲和上埠牛帶茶燈;曲藝1項:萍鄉蓮花鬧;雜技與競技1項:蘆溪年豐獅;傳統技藝1項:蓮花血鴨烹調技藝。

已公布的第一批省級名錄中,萍鄉已有萍鄉春鑼、上栗傳統煙花製作技藝萍鄉花果手工工藝等項目入選;第二批省級名錄有蘆溪古城獨角縮龍上栗牛帶茶燈蓮花茶燈舞蓮花打錫手工工藝4個項目入選;加上此次入選的7項,我市已有15個項目入選為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布

“儺”是上古時代圖騰崇拜時期的一種驅鬼逐疫、祈求平安的儀式。在中國,儺文化分布廣泛,其中江西的儺文化具有歷史積澱豐厚、原始形態古樸、文化遺存眾多、文化體系完整等鮮明的特點,許多民俗遺存和影響一直延續至今,被學術界譽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儺面具、儺廟和儺舞是蘆溪儺的“三寶”。蘆溪古代儺面具遺存數量之多、種類之多堪稱中國之最;儺廟數量之多、規模之大,位列全國之首。今天,完整、獨特的“蘆溪儺”,除了應邀遠赴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及香港、台灣地區表演、交流外,更多地還是成為當地百姓逢年過節的娛樂助興活動。

表演方式

萍鄉市蘆溪縣車湘村儺舞表演者用彩轎抬著代表儺神的面具前行,有的儺舞隊員戴上儺面具,扮演神靈出行。各路“儺神”拿著令旗、刀斧一一亮相,擺出各類造型,做出各種動作。有威猛不凡的鐘馗降魔驅鬼,慈眉善目的土地公送吉納福,更有四方將士不時按照太極八卦方位變換位置。

藝術價值

蘆溪儺舞自古以來就保留了“逐疫於衙署中及各民戶”的傳統,會挨家挨戶地舉行儀式、祈福消災。古代,在農曆正月即將到來之際,村民們都會爭先恐後地下請帖,恭恭敬敬地把儺神接到自己的家裡。“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了,他們大家都要祈求五穀豐登,準備來年要豐收啊。每家每戶它中間有個大桌子,他們在裡面圍著桌子轉一圈,“吼吼”,把這裡面的鬼啊都趕走了。新的一年,家裡肯定會豐收啊或者是添孫兒啊。”
農曆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期間,儺舞隊會進行跳儺表演。在遠古時期,蘆溪屬於三苗之地的蚩尤部落,春秋戰國時又為楚地。巫風儺舞在這裡得到生髮。蘆溪至今還保留了源自上古的儺祭遺風。“蘆溪儺啊,大概是從商周時期到明清有個發展過程,被喻為戲劇舞蹈的活化石。120折的蘆溪儺舞,就是有名、有題目的、有節目的、曲譜的。打比方,這個《鍾馗捉鬼》啊,《關公耍大刀》啊,很多、很多。”
完整的儺舞分成一折一折的儺戲演出。舞蹈動作根據儺戲的主題變換,有的古樸莊重,有的激烈奔放,有的典雅文靜、有的滑稽風趣。當儺舞的音樂響起時,表演者們戴上儺面具。他們不再是普通意義上的人了,而具有了神性。這應了那句古話——“戴上面具是神,取下面具是人”。面具在“蘆溪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個面具就是一個圖騰、就是一尊神。“蘆溪儺”一場表演動用的儺面具最多可達126個。這是絕無僅有的。
萍鄉擁有中國最多的儺面具。至今,保存下來的也還有700多個,而且以清代刻制的最多,還有少量的宋代或者明代的面具。極大多數的面具都是用香樟木雕刻的。但是,我們現在同時也發現了極少的鐵面具和石刻的面具。蘆溪儺面具,2006年列入國務院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蘆溪儺的特殊之處還在於儺廟眾多。先民們認為:凡是心地善良、庇佑蒼生的人都會成神,都要敬奉。古時的萍鄉曾經出現過“五里一將軍,十里一儺神”的獨特景觀。現在全市境內保留完整的儺廟還有48處。“儺屬於原始宗教的範疇,我們蘆溪儺廟裡面多以面具放在裡面供奉。每一個儺面具就是代表一個神。有了儺廟,供奉儺神,舉行儺祭活動有了場所。”
傳統的蘆溪儺舞,大都沒有唱詞。為了讓儺文化和百姓貼得更近,藝術家們常常根據實際情況,加入唱詞。“在農家就祝福‘養雞就大似鵝、養鵝就大似羊’。如果是商家就祝福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等等。就是要自己去編,一般寫成七個詞一句啊,有的九個詞的啦,一般都是十到二十句吧。”

傳統的蘆溪儺舞多以“踩”的動作來表現,主要以鑼、鼓伴奏,用鑼鼓點子來烘托氣氛、渲染情境。儺文化研究者嘗試著在古老的儺舞音樂中加入一些本土的民間音樂元素,讓這些古樂更加動聽。“蘆溪儺舞的鼓點很特殊。它是用三拍子,‘蹦喳喳、蹦嗒嗒、蹦嗒嗒’。你不能老‘蹦喳喳、蹦喳喳’啊。

文化價值

2011年5月28日,蘆溪縣文物局收集到當地民眾捐獻的一具古陶儺面具,該面具以鍾馗為原型,外形粗獷猙獰,具有典型的楚國宗教文化和民間藝術特徵。整個面具全部為陶製,在我省屬首次發現。2010年11月6日,蘆溪縣南坑車湘儺舞隊來到田間地頭為村民表演儺舞。當日,江西省蘆溪縣南坑鄉為慶祝“南坑車湘儺舞”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舉行了大型車湘儺文化慶典民間文藝聯歡大會。儺舞是古代驅逐疫鬼祭祀儀式的一種舞蹈,後成為一種流傳於民間的驅邪、祈福、喜慶的舞蹈,被稱為“中國舞蹈活化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