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概述
路口鎮街頭村是江西省打錫手工技藝的發源地。據路口村老錫匠劉開元(93歲)講述:相傳,唐朝李世民時期,有一錫匠流落此地,以打錫謀生。因為他的手藝好、生意興隆,街頭有許多人向他學藝。街頭村打錫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街頭打錫有一個長足的發展。《蓮花縣誌》記載:“街頭村的錫匠居各行業人數之最。”以街頭為中心,包括路口、廟背村的錫匠師傅就多達300餘人。
街頭錫藝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據傳,清康熙年間皇上曾下旨由街頭錫匠打造錫錢幣。流傳至今只有一枚以錫為材料的《康熙通寶》。1921年春,為了鎮惡壓邪、保一方平安而鑄造的16套、32件錫制兵器中,每件都鑲有精美的圖案。它那造型新穎的設計、精美致極的工藝、令人嘆為觀止,堪稱江西省傳統手工技藝之一絕。
街頭錫藝,早已名揚周邊市縣。傳唱了數百年的《打錫歌》就是最好的說明。
工藝特色
街頭錫製品與千家萬戶家庭生活緊密相連。餐飲席上的酒壺、茶壺,廚房裡的水盆、火鍋等等,涉及人們生活的許多方面。
街頭錫制產品具有品種多樣、圖案精美、造型新穎、工藝精湛的特點。1995年該縣企業局曾將部分產品選送廣交會展銷。
地處湘贛交界的蓮花,素有“滬瀟理學、碧雲文章”的美譽。一塊巴掌大的山鄉,居然人才輩出,出過文學家、理學家、皇帝的漢文老師、中科院院士。雖然是山野之地,卻是文明禮儀之地。誠如唐朝詩人李遠所讚嘆的:“君子好義而尚文,庶民力耕而崇武,俗信巫鬼,雞卜祈年,有屈宋遺風。” 正是獨特的地域文化和鄉土民俗孕育出了蓮花錫藝這朵傳統手工藝的奇葩。端著厚實的錫制酒壺為客人斟酒的時候,一種溫馨平和的民間氣象油然而生。錫器一般都擺放在廳堂的神龕上,襯托的背景是一方明亮的鏡子幾幅大紅的對聯,靜穆,莊嚴,隱隱透出的是平淡生活中的亮色。
歷史傳承
蓮花錫藝的發祥地在路口鎮街頭村,位於雄奇壯麗的武功山腳下,吉界公路從這裡橫穿而過。
明朝萬曆年間建造的仰山文塔傲立村旁,高聳雲霄。經街頭、路口、廟背往東五八里,就是湖塘、陽春古民居群。 街頭,一個南來北往的商埠,歷來商品交易活躍、手工業發達。從街頭這一村名,能想像出當時商賈雲集的情形。至今,村對面還有十分繁榮的傳統墟場、商業街。那人來車往、商鋪林立的情景,讓你恍若置身都市。商業的繁榮促進了錫業的發展。
蓮花錫藝,據傳起源於唐朝貞觀年間。一位北方錫匠流落到蓮花,在街頭村播下了繁衍千年的種子。 就這樣,打錫手工技藝在蓮花流傳下來了。經過無數代民間藝人的鑽研傳承,蓮花錫藝越來越如火純青,成為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結晶。 一把木槌敲千年。燃燒千年的爐火還在噴射烈焰。一首古老的民謠唱遍十里八鄉。“打錫么?錫匠師傅劉師傅,你是江西那一府?你問得清來我講得明,我是江西蓮花廳……”打錫,流浪的手藝。聲聲“打錫么”在街巷穿行,一擔板籮、工具箱挑滿千里星月、四季風霜。一雙腳板子走天下,到哪裡都是靠精湛的錫藝吃飯。爐火,模版,木槌,烙鐵……那是行走江湖的道具。
如果不是錫藝,街頭和一般的鄉村沒有什麼兩樣。三百來戶人家,二千餘村民,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街頭,打錫是男性化的職業,所謂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門規森嚴。蓮花錫業的鼎盛期,在街頭、路口、廟背三個村莊,成年男性村民80%都是錫匠師傅,農時耕田,閒時打錫。他們走村串戶,周邊縣市都留下了街頭錫匠忙碌的蹤影。
銀灰色的錫器,不溫不火,平靜中帶著些許的憂鬱、些許的期盼,讓人把玩端詳,產生無數的遐想。錫器和神龕、井台、窗欞、月亮共同組成一軸故鄉的畫。對於漂泊的遊子來說,錫器里盛放的永遠是濃釅的故鄉酒。蓮花錫藝,給鄉民的生活帶來了金屬的光澤,讓這裡的婚嫁喜事多了一種閃亮的語言,使寺廟、宗祠的神龕有了銀灰的虔誠。 蓮花錫藝,那一汪汪的錫液分明融入了一方百姓的血和淚,那一尊尊的錫器澆鑄了多少喜怒哀樂,凝聚了多少割捨不斷的情感? 然而,由於現代工業的衝擊和生活習俗的改變,這一民間工藝面臨瀕於消亡的危險。 今天,街頭村還在操持打錫手藝的匠人已經寥寥無幾。
非物遺產
2014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類別:民間美術。遺產編號:Ⅶ-62 。蓮花打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順利通過公示,這標誌著該項目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獲得成功。這也是蓮花縣唯一一個榮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