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百合病毒病

百合在栽培過程中常常遭受多種病害的威脅,出苗前後,常有病蟲為害,出苗前受害,造成鱗片、鱗莖和球芽腐爛,不能出苗。出苗後受害,病株提前枯死,降低了產量與品質。百合的病蟲害主要有百合病毒病、百合疫病、葉枯病、白絹病、鱗莖基腐病,以及蟲害等,這些病害常常混合發生,加重了危害的程度。

基本信息

藥用植物百合病毒病 藥用植物百合病毒病

【詞條中文名稱】藥用植物百合病毒病【詞條拼音名稱】Yàoyòng zhíwù băihébìngdúbìng

【詞條英文名稱】Lily virus diseases of medicinal plants

【詞條性質】偏正名詞詞組

【詞條類別】植物名詞,經濟作物名詞,農用藥用名詞,

詞條概況

百合是單子葉植物亞綱百合科百合屬所有種類的總稱,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因其地下鱗莖是由許多鱗片抱合而成,故為“百合”,又名野百合、藥百合。百合以鱗莖入藥,不僅是我國的特種蔬菜,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百合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治病的良藥。它具有清肺潤燥,滋陰清熱,補脾健胃,清心安神,利大小便,解無名腫毒及止血之功效,對人體的咽喉、肺、胃、腸等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由於其具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及栽培價值,是滋補上品及高檔名花,因此近年來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發展很快。百合產品銷量大,效益高。一般在9~10月份種植,次年春季出苗其中病毒病是危害藥百合的主要病蟲害之一。

病害分類

百合病毒病兩類一類為有症狀病毒,一類為無症狀病毒。

(一)有症狀病毒

百合有症狀病毒的病種有四種:

1.百合花葉病;

2.壞死斑病;

3.環斑病;

4.叢簇病。

(二)無症狀病毒

百合無症病毒歸屬為香石竹潛隱病毒屬,葉片上一般不產生任何特殊病斑,整株帶黃色,節間縮短,植株矮化,葉片黃化、萎縮。汁液、桃蚜和百合西圓蚜傳播。常與黃瓜葉病毒複合侵染。雲南省各百合栽培基地普遍發生,發病率40-50%。

病害症狀

有症狀病毒的患病百合花症狀為:

1. 百合花葉病

患百合葉病的百合,其葉面呈現斑駁相間的深淺兩色,嚴重的葉片分叉扭曲,花變形或蕾不開放。有些品種實生苗可產生花葉症狀;

2.百合壞死斑病

患壞死斑病的百合,有的呈潛伏侵染,有的產生褪綠斑駁狀,有的出現壞死斑,有些品種花扭曲或畸變呈舌狀;

3.百合環斑病

患壞斑病的百合,其百合葉面上產生壞死斑,植株無主稈,無花或發育不良;

4.百合叢簇病

患叢簇病的百合,其染病植株開始葉片著生密度大,並向下卷,有時出現扁莖症狀。隨著植株生長,頂端葉片呈現叢簇狀,並向下捲曲,有的葉片逐漸黃化,呈淺綠色或淺黃色,產生條斑或斑駁狀。幼葉染病向下反卷、扭曲,全株矮化。到開花期,症狀最為顯著,花小或不開花

病毒毒原

百合病毒病的毒原分別為:

百合花葉病

百合花葉病的毒原稱為百合花葉病毒(Lily mosaic virus)。病毒呈粒體線條狀,長650nm,致死溫度為70℃。

百合壞死斑病

百合壞死斑病毒原有兩類, 毒原分別是百合潛隱病毒(Lily symtomless virus)和黃瓜花葉病毒

( Cu—cumber mosaic virus)。

(1)百合潛隱病毒

百合潛隱病毒呈粒體線條狀,大小為635—650×15—18(nm),致死溫度為65—70℃,稀釋限點為100000倍。在黃瓜苗上產生系統花葉。

(2)黃瓜花葉病毒

黃瓜花葉病毒呈粒體球狀,直徑30nm,致死溫度60一75℃,稀釋限點10000倍,體外保毒期3—7天。

百合環斑病毒

百合環斑病毒原稱為百合環斑病毒(Lily ring spot virus)。在心葉煙上產生黃色葉脈狀花葉,致死溫度為60一65℃,稀釋限點為1000一10000倍,體外保毒期為25℃條件下存活l一2天。

百合叢簇病

百合叢簇病毒原為(Lily rosettle virus)。

病毒傳播途徑

傳播途徑

大多數病毒是由於花卉生產基地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去,使蚜蟲、葉跳蟬、白粉虱等害蟲的孳生漫延及雜草叢生等傳播侵染而引起的病毒病。病毒主要通過刺吸式昆蟲和嫁接、機械損傷等途徑傳播,甚至在修剪、切花、鋤草時,手和園藝工具上沾染的病毒汁液,都能起到傳播作用。

傳播方式

(1) 汁液傳染

汁液傳染通常只發生於花葉型病毒病。在自然界中,有些病毒病可以通過病株、健株的枝葉間相互摩擦或人為接觸摩擦發生傳染。其他管理操作如移苗、整枝、抹頭、插花、切取無性繁殖材料等,使手指或工具沾染病汁而傳播病毒。

(2) 媒介傳染

以昆蟲為主,尤其以蚜蟲、葉蟬最常見,其次為土壤線蟲及真菌。昆蟲傳染昆蟲是病毒傳播最重要的價體之一,據統計傳毒昆蟲約465種,其中蚜蟲242種左右,葉蟬133種左右,還有其他傳毒介體如粉虱、薊馬、蝗蟲和蟎類及線蟲、真菌等。

(3)無性繁殖材料傳染

病毒亦可從一種植物體,如根莖、塊莖、鱗莖、種子、插條、砧木、接穗在嫁接過程中感染病毒毒病,它可以通過無性繁殖材料傳播。由於病毒病為全株性侵染,一旦感染病毒,寄主植物和各個部位都會帶有病毒,如塊莖、球莖、鱗莖、塊根、走莖、插條、接穗、接芽、苗木等都可以傳播病毒病。

( 4)土壤傳染

土壤傳染實際是土壤生物與寄主植物間的接觸傳染,分為兩種,一是土壤中的線蟲、真菌傳播,二是土壤中帶病毒的有機物傳播。

不同傳播途徑

百合病毒病的轉播途徑分別為:

1. 百合花葉病

百合花葉病的病毒通過汁液接種傳播,蚜蟲、蟲蠅也可傳毒。

2. 百合環斑病

百合環斑病的病毒也通過汁液接種傳播,蚜蟲和蟲蠅均可傳毒。

3. 百合壞死斑病

百合壞死斑病的病毒通過鱗莖傳到翌年。此外,汁液摩擦也可傳毒,甜瓜蚜、桃蚜等是傳毒介體昆蟲。

4. 百合叢簇病

百合叢簇病主要由蚜蟲傳播。

防治方法

百合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幾種:

選用抗病品種

選擇無病母株留種,選用的健株鱗莖繁殖,有條件的應設立無病留種地,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有病株的鱗莖不得用於繁殖。其鱗莖可作商品,但不能再留作種用。

防止接觸傳染

不要用手或工具接觸植株,以減少病毒傳染的機會。

消滅傳毒昆蟲

(1) 防治好蚜蟲就可基本控制好病毒病。一般可用10%蚜虱淨2500倍液或2.5%敵殺死2500~3000倍液防治。尤其是在溫度高、空氣乾燥的情況下要注意防治蚜蟲。

(2)百合生長期及時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抗蚜威超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控制傳毒蚜蟲和蟲蠅,減少該病傳播蔓延。

(3)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0%毒剋星可濕性粉劑500一600倍液或0。5%抗毒劑1號水劑300一350倍液、5%菌毒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病毒寧水溶性粉劑500倍液,隔7―10天一次,連防3次。

(4)在發病初期也可施藥防治病毒病, 可選用:

① 5%菌毒清300~400倍液;

② 3.95%病毒斃克500倍液;

③ ns-83增抗劑100倍液;

④ 20%病毒a500倍液;

⑤ 病毒k500~600倍液;

⑥ 高錳酸鉀1000倍液;

⑦ 抗毒劑1號200~300倍液;

⑧ 抗毒豐300倍液中的2~3種,交替用藥,

上述藥劑施用7~10天一次,連續3~4次。

及時處理病株

病毒病發生嚴重的植株必須及時拔除,集中燒毀。

加強施肥促長

對輕度感染、尚能開花的植株則要加強管理,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能力,促進其株健生長。

行間蓋草

在高溫、太陽輻射強烈、空氣乾燥、土壤乾燥的情況下,會有利於病毒病的發生。在種植田地的行間蓋草可以保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降低土壤溫度和植株叢間溫度,減輕病毒病的發生。一般畝用乾稻草400公斤,在苗期土壤不乾不濕時鋪於行間。

種植作物遮陽

也可在畦邊栽種絲瓜、豆角等高稈作物遮陽。乾旱時注意抗旱防旱。

病蟲害防治

常見害蟲防治

1. 蚜蟲

蚜蟲又名粘蟲,一年四季均有發生,蚜蟲的種類很多,通常有綠、黃、黑、茶色之別,它們聚集在植株的芽、嫩葉或嫩枝上,吮吸汁液,危害芽心和花瓣。被害的植株枝葉發黃變形,花蕾敗壞,花期縮短,嚴重時會使植株萎蔫死亡 。

防治方法:

(1)用鮮辣椒或乾紅辣椒50克,加水30至50克,煮半小時左右,用其濾液噴灑受害植物有特效。

(2)用洗衣粉3至4克,加水100克,攪拌成溶液後,連續噴2至3次,防治效果達100%。

(3)用“風油精”加水600至800倍溶液,用噴霧器對害蟲仔細噴灑,使蟲體上沾上藥水。殺滅蚜蟲及介殼蟲等害蟲的效果都在95%以上,而對植株不會產生藥害。

2. 紅蜘蛛 紅蜘蛛又叫短須蟎,是專門危害花卉葉片的害蟲。紅蜘蛛的蟲體似針尖大小,深紅色或紫紅色,肉眼只看到紅色小點。它的若蟲常群集於一些花卉的葉背及花蕾上,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汁液而危害植株。

防治方法:

(1)用柑橘皮加水10倍左右浸泡一晝夜,過濾後噴灑植株,可防治蚜蟲、紅蜘蛛,如澆土可防止土內線蟲。

(2)洗衣粉15克,20%的燒鹼15毫升,水7。5千克,三者混勻後噴霧,一兩天后檢查,紅蜘蛛的成蟲、若蟲死亡率為94%~98%。

(3)點燃蚊香一盤,置於病株盆中,再用塑膠袋連盆紮緊,經過一小時左右的煙燻後,不論卵或成蟲均可殺死。這是既節省見效又快的好方法。

3. 介殼蟲 介殼蟲的蟲體被一層角質的甲殼包裹著,如用藥物對它直接噴灑,不易奏效。介殼蟲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樣,吸取植株的汁液,因而對花卉造成極大的危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長不良,還會出現葉片泛黃、提早落葉等現象。

防治方法:

(1)用白酒對水,比例為1:2。治蟲時澆透盆土的表層。介殼蟲在春季室溫7℃時,便開始活動,可在4月中旬澆一次藥水,此後每隔半個月左右澆一次,連續四次見效。

(2)用食醋(米醋)50毫升,將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濕後,用濕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莖、葉上輕輕地揩擦,即可將介殼蟲擦掉殺滅。

(3)用柴油、洗衣粉、水按10:0。6:6的比例調成母液,此時母液呈牛奶狀,用水稀釋後,對米蘭、金橘、蘇鐵上的介殼蟲仔細噴灑。一周以後,介殼蟲大部分由原來新鮮橙色變成乾癟狀態。

“土農藥”防治蟲

長期使用化學農藥防治花卉害蟲,容易污染環境。自己動手製作“土農藥”防治花卉害蟲,效果不錯,且無污染、無藥害。

1.大蒜汁液

取紫皮大蒜0。5千克,加水少許浸泡片刻,搗碎取汁液,加水稀釋10倍,立即噴灑,可防治蚜蟲、紅蜘蛛、蚧蟲若蟲;將大蒜汁液澆入盆土中可防治線蟲、蚯蚓。

2. 菸葉水

取菸葉50克或煙梗、吸剩的菸頭100克,加水1。5千克,煮沸半小時,或浸泡一晝夜,用手反覆揉搓後,用紗布過濾,並加入0。1%-0。2%中性洗衣粉噴灑,可防治蚜蟲、紅蜘蛛、葉蟬、薊馬、卷葉蟲及其它多種食葉害蟲。

3. 辣椒水

取乾紅辣椒50克,加清水1千克左右煮沸10-20分鐘,過濾後取其清液噴灑,可防治蚜蟲、紅蜘蛛、白粉虱等。

4. 花椒水

取花椒(或胡椒)50克,加水1千克左右,煮沸30-40分鐘,過濾後噴灑植株,可殺死蚜蟲。

5. 白頭翁煮水

取白頭翁球根500克,加水5千克煮沸半小時,過濾後噴灑花卉,可殺死蚜蟲。

6. 桃葉煮水

取桃葉0。5千克,加水3千克左右煮沸30分鐘,過濾後噴灑,可防治蚜蟲、尺蠖及軟體害蟲等;將桃葉切碎曬乾後,碾成粉末施入土中,可防治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

其他病害防治

百合葉枯病

藥用植物百合病毒病 藥用植物百合病毒病

【發病症狀】藥用百合葉枯病又稱灰霉病。為害葉片、花蕾、莖和花。幼嫩莖葉頂端染病,致莖生長點變軟、腐收;葉部染病,形成黃色至赤褐色圓形或卵圓形斑,病斑四周呈水浸狀,濕度時,病部產生灰色霉層,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高溫乾旱季節發病,病斑乾且變薄,淺褐色,隨病害擴展,病斑漸擴大,致全葉枯死;花蕾染病,初生褐色小斑點,擴展後引起花蕾腐爛,嚴重時很多花蕾粘連在起,濕度大時,病部長出大量灰霉,後期病部可見黑色細小頤粒狀菌核;莖部感染,初變褐或縊縮,倒折;個別鱗莖染病,引致腐爛。

【病毒病原】

病毒病原葡萄(Botrytis elliptica (Berk.)Cooke),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淺褐色至褐色,具3個或多個隔膜,頂端有3至多個分枝,分枝頂端簇生許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單胞無色至淺褐色,橢圓形至卵圓形,個別球形,大小16~35×10~24(μm),一端具尖突;菌核黑色很小,直徑0.5~1mm。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也引起該病。兩種葡萄孢的區別:前者分生孢子橢圓形,較大;後者卵圓形,較小。百合葡萄孢(B.liliorum Hino)也是該病病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被害部或以菌核遺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隨氣溫升高,越冬後的菌絲體在病部產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傳播引起初侵染;田間發病後,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病菌生長適溫22~25℃,田間雨霧多時,相對濕度高於90%病害擴展快。

【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被害部或以菌核遺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隨氣溫升高,越冬後的菌絲體在病部產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傳播引起初侵染;田間發病後,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病菌生長適溫22~25℃,田間雨霧多時,相對濕度高於90%病害擴展快。

【防治方法】

(1)選用健康無病鱗莖進行繁殖,田間或溫室要注意通風透光,避免栽植過密,促植株健壯,增強抗病力。

(2)冬季或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株並燒毀,及時摘除病葉、清除病花,以減少菌源。

(3)發病初期開始噴灑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60%防霉寶2號水溶性粉劑700一8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50%撲海因(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65%甲霉靈(硫菌·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一1500倍液。

為防止產生抗藥性,應提倡合理輪換交替或復配使用。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4)發現中心病株,清除病葉和病莖,集中燒毀,及時噴藥。用10%水分散粒劑世高1000倍液,或治萎靈(75%水楊 酸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菌必治1000倍液,或速克靈1000倍液,防治 效果好。

百合枯萎病

【發病症狀】

百合枯萎病是為害最嚴重的一種土傳真菌病害。發病初期,病株頂部心葉黃化,莖稈頂端變紫色,葉片逐漸變黃,最後整株枯萎,根莖部維管束變褐色,地下鱗莖腐爛。

【防治方法】

① 藥劑浸種。

播種前種球用雷多米爾錳鋅58%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浸種25分鐘,撈出晾乾,即可播種,防病效果好。

② 加強栽培管理。

給百合施用基肥和追肥,應施在行間, 肥料不能接觸鱗莖,每667平方米追施餅肥25~30公斤,應在百合植株一側開溝施入;不能施未經腐熟的生豬糞等農家肥;按5∶10∶10的比例合理配 施氮、磷、鉀肥,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發病。

③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病株用藥液進行灌根,施藥前,無松表土,後用藥液灌根,每株用藥 0。2~0。25公斤,隔5~7天灌一次,連灌2次。常用藥劑有:治萎靈(75% 水楊酸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80%抗菌劑402的2000倍液,或5 %菌毒清。分別加20%三唑磷,對根蟎為害造成的傷口,防治效果更好。

百合根蟎

【發病症狀】

百合根蟎是為害百合鱗莖主要害蟲之一,以若蟲、成蟲為害 百合鱗莖。鱗莖被害後,植株矮小發黃,受害重的鱗莖,全部變褐色,腐爛 發臭,不能食用。

【防治方法】

種莖播種前用28%雙效滅蟲淨400倍液,或50 %辛硫磷1000倍液,或73%克蟎特3000~4000倍液,或20%三唑磷800倍 液浸種1小時,撈出晾乾,進行播種。

百合白絹病

藥用植物百合病毒病 藥用植物百合病毒病

【發病症狀】 百合白絹病主要發生在鱗莖或莖基部,病菌侵入鱗莖後產生水漬狀暗褐色病變,後植株下位葉開始變黃,植株凋萎,扒開表層土壤,可見鱗莖被放射狀白色菌絲纏繞,病組織腐敗,病部可見茶褐色小菌核。

【病毒病原】  病毒病原小菌核( Sclerotiumrolfsii Saccardo),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稱羅氏阿太菌Atheliarolfsii (Curzi)Tu.& Kimbrough.,屬擔子菌亞門真菌。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白絹菌可經種球帶菌或直接由土壤中的病原菌侵害百合地下球莖、塊根、根、莖及與地面接觸的葉部。種球帶菌時,以菌絲方式侵進球莖外層鱗片或塊根芽體,當氣候適合菌絲生長時,開始長出絹絲狀菌絲休,並分泌水解酵素摧毀寄主組織;若由土壤中之菌核發芽或植物殘體上之菌絲接觸球莖外層鱗片或塊根,莖基部及根系時,也會造成為害,致水分吸收受阻,植株下位葉開始黃化,病勢進一步擴展,造成整株萎凋死亡。溫濕度適合菌絲生長時,以莖基部為中心的土表或宿根的莖上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束成放射狀擴展,上面產生黃褐色至黑褐色菌核。

【防治方法】

(1)選擇高燥地塊繁殖

(2)採用乾淨的河邊沙預措能減少或控制其發病。

(3)藥劑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將沙噴濕噴透,再用塑膠薄膜蓋7—8天進行沙藏預處理插條;也可把沙藏後的插條用上述殺菌劑浸泡20一30分鐘,都能減少白絹病的發生。

細菌性軟腐病

藥用植物百合細菌性軟腐病 藥用植物百合細菌性軟腐病

【發病症狀】患病害鱗莖,初生灰褐色不規則水浸狀斑,逐漸擴展,向內蔓延,造成濕腐,致整鱗莖形成膿狀腐爛。

【病毒病原】

病毒病原稱為胡蘿蔔軟腐歐文氏菌胡蘿蔔軟腐致病變(Erwinia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屬細菌。菌體短桿狀,周生2—5根鞭毛,在肉汁陳瓊脂平面上菌落灰白色,CVP上產生深凹陷菌落,能使馬鈴薯塊軟腐。生長適宜溫度25—30℃,36℃能生長,最高38—39℃,最低4℃,致死溫度48—51℃。此外E.lilii(Uyeda)Magrou也可引致百合腐爛。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在土壤及鱗莖上越冬,翌年浸染鱗莖、莖及葉,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

【防治方法】

(1)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百合。

(2)生長季節避免造成傷口,挖掘鱗莖時要小心從事,不要碰傷,減少侵染。(3)必要時噴灑30%綠得保懸浮劑4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

百合基腐病

藥用植物百合基腐病 藥用植物百合基腐病

【發病症狀】百合基腐病又稱枯萎病主要害百合球莖基部和鱗片,發病後球根基盤或鱗片上產生褐色腐爛,沿鱗片向上擴展,染病鱗片常從基盤上脫落,有時在外層鱗片上出現褐色病斑,發病輕的球莖症狀不明顯,地上部基部葉片黃化,病株矮小。

【病毒病原】

基腐病病原稱尖鐮孢菌百合專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lilii Snyd. et Han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在PDA培養基上產生F1、F2、F3三菌株,均具致病力。F1生菌絲白色,菌落繁茂,小型分生孢子卵圓形,具0~1個分隔,大型分生孢子紡錘形稍彎,具3~5個分隔,厚垣孢子間生或頂生。Fz氣生菌絲粉紅色,菌落較繁茂,小型分生孢子鏈生,橢圓形,大小6~10×3~4(μm),大型分生孢子彎月形,具3~5個分隔,大小17.5~21×3.5~4.9(μm);F3氣生菌絲污白色,菌落稀疏,平展粘質狀。小型分生孢子長卵圓形,0~1個分隔,一端圖240百合基腐病菌尖,另一端鈍,大小6.3~12.6×2.8~4.9(μm);大型分生孢子彎月型,2~4個分隔,端尖削,大小17.5~35×2.8~7(μ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在種球內或以菌絲體及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該病常與百合其他地下根腐、鱗片腐等同時發生,帶病的球根和污染的土壤是該病主要侵染源。

【防治方法】

(1)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和腐熟有機肥,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

(2)合理輪作。

(3)及時拔除病株。

(4)貯藏窖保持通風,避免高濕和過熱。

(5)種球消毒。用43%福馬林120倍液浸種3.5小時,防效明顯。

(6)噴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60%防霉寶2號水溶性粉劑800一1000倍液。

百合疫病

藥用植物百合疫病 藥用植物百合疫病

【發病症狀】又稱腳腐病。主要侵害莖、葉、花、鱗片和球根。莖部染病初生水浸狀褐色腐爛,逐漸向上、下擴展,加重莖部腐爛,致植株倒折或枯死;葉片染病初生水浸狀小斑,擴展成灰綠色大斑;花染病呈軟腐狀;球莖染病出現水浸狀褐斑,擴展後腐敗,產生稀疏的白色霉層,即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

【病毒病原】

病毒病原稱惡疫霉屬鞭毛菌亞門真菌(Phytophthoracactorum (Leb.etCohn)Schrotr)。異名P(nicotianae Breda var.parasitica (Dast.)Waterh)。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厚垣孢子或卵孢子萌發,侵入後引致發病,病部又產生大量孢子囊,孢子囊萌發後產生遊動孢子或孢子囊直接萌發進行再侵染。天氣潮濕多雨,尤其是每次大雨後,排水不良,有利該病的發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1)採用高廂深溝或起壟栽培,要求畦面要平,以利雨後及時排除積水,發現病株,及早挖除,集中燒毀或深埋。

(2)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鉀肥,提高抗病力。

(3)發病初期開始噴灑40%三乙磷酸鋁可濕性粉劑25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防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採收3天停止用藥。

高產栽培技術

百合,別名藥百合,野百合,喇叭筒等,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鱗莖作藥用,主產於湖南、四川、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省。百合的栽培方法如下

一、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乾旱,怕炎熱,怕澇。宜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忌連作。

二、整地與施肥

選地勢高,排水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的砂土地精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5000kg,尿素20kg,磷肥鉀肥50kg。然後做成高畦,等待播種。

三、春耕播種

百合用小鱗莖繁殖。播種期以秋播為好,也就是9月份前後。播種前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成淺溝,再將百合小鱗莖栽植溝內,覆土澆水保墒,以利成活,行株距20cm×15cm。每畝播種量150kg左右。

四、田間管理

百合播種後於第二年的春季出苗。齊苗後,應注意中耕除草。陰雨天氣注意排水,乾旱天氣及時澆水。花蕾期應追肥一次,每畝追施尿素10kg,磷酸二氫鉀10kg。為防止養分消耗,應在花蕾期及時剪除花蕾。

五、病蟲害防治

葉斑病可於發病前用1:1: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錳鋅防治。病毒病用乙磷鋁防治。害蟲主要為蚜蟲,用甲胺磷防治;地下害蟲用辛硫磷防治。

六、收穫與加工 百合於播種後第二年的秋季地上莖葉枯萎後採收。將挖出的地下鱗莖去掉泥土,進行大小分級。大的供藥用,小的作種用。加工時,將鱗莖剝離成片,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鐘,撈出攤於席上曬乾即可。以肉厚、色白、質堅、半透明者為佳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