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椒缽缽鴨

缽缽鴨是民間的菜餚,人見人愛。 以藤椒油拌和的鴨肉,緊跟在奇香後面的,是一股山野的浸人清涼。 缽缽鴨,還是可以觀賞的。

缽缽鴨來歷

缽缽鴨是成都最近幾年非常流行的特色小吃,一聽其名,就覺得很新奇,“缽缽”其實就是瓦罐,缽外面是畫著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缽內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菜品在特珠殊加工後用簽串制,晾冷浸於各種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時自取自食,除味道悠長外更添情趣盎然。缽缽鴨發展到今天,除了可以吃到皮脆肉嫩的鴨肉以外,還加溶入更多的飲食元素,葷素菜品皆可,麻辣清淡皆有。
缽缽鴨來源於四川的農村------樂山,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因為來自於鄉村,與身具來著點純真質樸的鄉村氣息,因其具有麻辣爽口,食用方便,風味獨特等優點,受到四川地區的民眾廣泛喜愛,曾於1990年獲成都市小吃優質獎,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優質名小吃。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祥和祥小吃、川菜巴適館、草堂路的特色藤椒缽缽鴨、缽客藤椒缽缽鴨更是風靡全國。缽缽鴨食用方便,多種口味可選擇,配以特色鴨湯泡飯即可休閒品味,亦可權作一餐,而且味道特色鮮美,價格平易近人。

缽缽鴨特色

缽缽鴨是民間的菜餚,人見人愛。烹製簡單,關鍵是選原材料。鴨要選“跑跑鴨”。樂山本地的土鴨種,敞放於鄉下山腰,稻田偷谷、林下啄蟲,一身跑跑肉,嫩香無比,就是骨頭渣 祥和祥藤椒缽缽鴨實拍圖渣都是極耐咀嚼的。那種關在籠子裡用飼料餵養的商品鴨,吃起來像嚼木頭,毫無鴨的味道。關於缽缽鴨的香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調料———藤椒油的運用。藤椒油幾乎就是為烹調缽缽鴨而天生的。洪雅的山丘區,出產一種像藤蘿的野花椒樹,據說其他地方不產這種果樹,未曾考證過,寧可這樣深信不疑,家鄉嘛。四月的藤椒果,由青而紫,玲瓏剔透,掛在樹上都是誘人的。摘來鮮果,盛於陶缽,將熱菜油浸淋,輔以鮮芋荷葉、芭蕉葉遮蔽香氣。這個程式叫“閉藤椒油”,注意是“閉”,而不是“熬”,雖然“閉”太白太實在,也許實在的往往是不可替代的。藤椒油,“麻辣不見椒(麻:花椒;辣:辣椒)”。晶瑩翠綠,麻而不膩,清香浸人,甚至能香透一條街。以藤椒油拌和的鴨肉,緊跟在奇香後面的,是一股山野的浸人清涼。要是換成花椒油、辣椒油,上火不說,色香味就大不如,而且滿盆都是喧賓奪主的椒末,就根本不能叫“缽缽鴨”了。

藤椒作用

藤椒具有散寒解毒,散淤活絡,消食健胃,增竟食慾之療效,果實可制乾,提取芳香油,即:藤椒油,它具有調味,健脾。去風散寒之功效。色澤亮麗。口味清爽,麻香濃郁,麻味綿長,比花椒油更香,更麻,更生態,是賓館,飯店,家庭的理想日常調味品。贈親朋好友的最佳禮品。
缽缽鴨,還是可以觀賞的。將肉煮熟,不能煮爛,八分火候就行。爾後晾乾,切成片,用竹籤分門別類串成串。肉片是肉片,臟腑是臟腑,鴨腿是鴨腿,翅膀是翅膀。放進藤椒油湯里一撈,再舉至嘴邊,油艷欲滴。盛裝鴨肉的缽缽也是可以觀賞的。青花缽,為上。粉紅的肉,青綠的湯,翠藍的缽,層次分明,賞心悅目。黑陶缽,次之。黑是黑點,因為透著一種隱忍健康的油亮,吃著也放心。最好的是原木缽缽。把樟樹、桂樹木板鑲攏來,外面用竹篾窟緊
1、來源於鄉村,其質樸的本質,完全不同以往的用餐方式,徹底顛覆了傳統串串只能燙食熱吃的方式,受到快節奏年輕一族的普遍歡迎。
2、經營方便售賣靈活,可攤可店,也可流動售賣,不同與傳統餐飲的經營模式,沒有點菜的過程,食客沒有等餐的煩惱,不需要很多的的服務人員,口味選擇多,配套產品豐富。
3、食用方便,豐儉可控,缽缽鴨的消費方便,根據個人所需按串取食,菜品相當豐富,可葷可素,可麻辣,可清淡。
4、產品采賣加工簡單,除了鴨肉以外,各類時令鮮蔬,各種肉類都能做為缽缽鴨的食材。根據實際銷售情況按需採買原料,菜品大多都是提前作好,沒有庫存的的壓力。

藤椒缽缽鴨做法

熬煮汆燉燴燜法缽缽鴨的製作材料:健壯的仔公鴨1隻(約200克),紅油辣椒50克,藤椒油50克,花椒粉5克,精鹽20克,白糖10克,味素5克。
1.將公鴨宰殺之後去淨毛、內臟洗淨,煮至斷生撈出,湯內加豬骨頭熬制。
2.鴨瀝乾水後去骨,切成片狀。
3.鴨片放入盆內,加精鹽、紅油辣椒、花椒粉、白糖、味素拌勻,裝上陶罐上桌,舀一碗鴨湯配食。缽缽鴨的製作要領:不用醬油、以免影響色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