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肅及四川西部一帶,為了適應青藏高原上的氣候和環境,傳統藏族民居大多採用石構,形如碉堡,所以被稱為“碉房”。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層。底層養牲口和堆放飼料、雜物;二層布置臥室、廚房等;三層設有經堂。由於藏族信仰藏傳佛教,誦經拜佛的經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雜物,所以都設在房屋的頂層。為了擴大室內空間,二層常挑出牆外,輕巧的挑樓與厚重的石砌牆體形成鮮明的對比,建築外形因此富於變化。
藏族民居色彩樸素協調,基本採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黃色,石塊的米黃、青色、暗紅色,木料部分則塗上暗紅,與明亮色調的牆面屋頂形成對比。粗石壘造的牆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還有上方有紅色旁邊有一些黃色的圓盤是比較有錢人家住的
概述
碉房,藏語稱為“卡爾”(tnkhar)或“宗卡爾”(rdzong–mkhar),
原意為堡寨,多建於險峻的山石上,巍峨高聳,易守難攻。山南的雍布拉康,後藏的娘若香波,洛扎的桑嘎古托,便是此類建築的代表。碉房是有著特定含義的建築,它對西藏民居的形成和發展影響很大,如土石結構、如平頂風格;但碉房並不能完全代表西藏民居。西藏腹心地區的農村和城鎮居民居住的房屋稱為“慷巴”(khang–pa),有樓房亦有隻建一層的平房。樓房多為二三層,個別富裕人家的樓房有四五層,而建一層房屋的在西藏各地隨處可見。筆者多次在西藏各地考察,無論在後藏的定日、山南的措美、拉薩附近的墨竹工卡,都見到大量的一層民居。而在藏東昌都和藏東南的林芝、波密、察隅等地則較少一層房屋,多是二三層的樓房,主要原因在於當地多雨潮濕的氣候使然。一層房屋顯然不能稱之為“碉房”,即使三四層的樓房也似與“碉房”無關,兩者的名稱、功能和作用都不同。因而,“碉房”並不是藏族民居的典型形式。藏東貢覺縣三岩地區,人們所居住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稱為“康爾”(即“卡爾”,為藏語mkhar的不同譯音)的碉房。劉偉先生在三岩地區考察時記述了“康爾”的情況:“三岩房子‘康爾’都是土夯的,低層畜養牛羊,二三層住人,頂端晾曬農作物或其他東西。房屋高達十幾米,大都修建在地勢險要的山坡上。這種碉堡式的建築是中級野蠻社會的典型居房,上面沒有窗,只有槍眼。一來是帕族之間打冤家防衛用,二來作為氣窗,給屋內通氣,漏入些光,上樓下樓全憑一根砍出鋸齒樣腳蹬的圓木。”三岩地區過去乃蠻荒之地,地形險要,人剽悍驍勇,常搶掠商旅。歷史上曾搶劫運送皇帝贈送給達賴喇嘛物品的商隊,引來漢藏軍隊的圍剿,但因山高地險,“康爾”堡寨甚為堅固,令官軍十分頭疼。《清實錄》和《多仁班智達傳》等藏漢文史料對此都有記述。三岩社會帶有濃厚的父系宗族制特徵,人們分屬於眾多的稱為“帕措”的以父系血統關係為紐帶的集團,各“帕措”之間互不統屬,喋血械鬥頻繁,因而人們的住房為易守難攻的碉房。三岩人從房屋名稱到建築形式都全面繼承了藏族古代的“碉房”,這在西藏腹心地區是絕無僅有的。在山南地區,從措美通往洛扎的路途中,可以見到一座座高聳的稱為“索孔”(意為“哨所”––碉房)的高大建築物,大多已經坍塌或殘缺不全,高的達15米以上,碉樓四周留有許多射擊孔,顯然這是用於戰爭或防備攻擊時的建築物。這是真正的碉樓而非民居。
特點
最具代表性的藏族民居是碉房。碉房多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臥室、廚房,小間為儲物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台之用。因其外部很像碉堡,故稱碉房。碉房具有堅實穩固、結構嚴密、樓角整齊的特點,既利於防風避寒,又便於禦敵防盜。
青海南部玉樹、果洛、黃南州的一些地區,是農牧兼營的半農半牧區,也是盛產石材的山巒河谷地帶。藏胞的居住建築多為石砌二層或局部三層樓房,大都建在背風向陽,能防禦侵襲的山坡地段。主體為石木作,外牆用塊石或片石砌築,牆厚近一米,牆上開孔少,門窗洞也很小。
碉房樓上住人,房內最好的一間是佛堂,旁邊是臥室和廚房。個別小的碉房廚房和臥室共用一間,門窗小,排列不整齊,室內採光差。碉房屋頂為平頂,草泥面用石磙壓光,可供打麥、晾曬及做戶外活動之用。按其形式可分為碉樓式碉房、碉塔式碉房、獨立式和院式碉房。碉樓式碉房一般為二三層,個別也有四層,四周高牆封閉,有的上層為凹型平面,利於採光和戶外活動,這是當地藏居的主要形式。碉塔式碉房是在二三層碉房之上局部突出兩三個房間,多作為經堂、佛堂之用,其上做坡屋頂,形成頂點呈塔狀。它是一個地區的主要建築,多是過去百戶、千戶頭人的居所,以示威嚴。
獨立式碉房無院落,多建在荒山隱蔽的山窪地段,平面隨地形而異,分散於山巒河谷之中。在居住集中的村落,這種獨立式碉房高低錯落、層疊而上,小徑石階通達各碉房之間。而院式碉房除了以碉房為主體之外,前面或三面砌築院牆,形成封閉式院落,沿院牆布置牲畜圈、雜用房及傭人住房等。這種院式碉房多為貴族頭人所住。在形成村落的地方,有的碉房彼此相連,依山就勢,因地成形,突出塔式碉房或院式碉房,在自由多變中形成了一個地區的中心,聯繫各處的小徑巷道,有寬有窄,曲曲折折,這是碉房群體布局的重要特點。
“碉院”是一組較大的綜合性建築,一般三層,局部四層,平面為四全院式,中間有較大的天井內院,設小花壇,可種樹木花卉。內院四周設迴廊,石砌外牆用全封閉,除了門洞,牆上開少量小窗。底層為牲畜圈、雜用房;二層多為倉庫、接待房、傭工房等;三層為臥室、廚房和糧倉、珍寶庫;四層為經堂、佛堂、經書庫。有的在外牆女兒牆部分刷以黑色或棕色圓珠圖案,窗上檐一層或二層方椽挑出,作為傳統式藏窗形式,豐富了立面,改變了石牆面之笨拙感。
碉房在青南藏區適應性很強,特別是在野獸出沒之地,是較好的住居,同時有就地取材、建造方便等特點,故能被廣泛採用和發展。而碉院只是為個別貴族頭人、巨商所住,標準高,建造難,投資大,故很少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