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區房舍設計周到
牧區的家庭設備更為周到,一般人家都居住在適應於遊牧生活的牛毛帳篷里。帳篷大小不一,有二十四幅,三十二幅,也有四十八幅的,每幅約一尺餘寬,呈長方形,帳脊中央高五尺許,兩邊傾斜及地,用牛毛繩累系於地下木樁,帳篷入口處貼有經文,或布上印有經義的“嘛呢旗",插於門前。帳篷內同樣設有灶爐,灶爐是男、女座位的分界線,入口左方為女席,右方為男席,睡臥沒有固定鋪位,男睡男方,女睡女方,形式上男、女不能相互叄錯或混淆鋪位和座位。
農曆十月草原開始封凍,牧民結束遊牧生活,返回定居的冬帳房──藏語稱“更沙”里度過嚴冬。冬帳房是用木料搭成短小屋架後,四壁糊上牛糞,屋頂用泥土填平,使不透風,矮小狹窄,形如窯洞,因製造簡陋,每年都須修補。個別土官如墨 、安曲士官等的住房與民眾不同,為一間小木頭房,有地板、木門、布窗、黃銅火盆,伊如經堂,技著喇嘛教神像和政府所贈畫報,槍架上經常有十幾支槍,不通風,很溫暖,夏天帳房也較平民的大六、七倍。
在關內即黃關以東的整個農業區,住房也分兩層或三層,下層四壁用石塊砌成,上層用木板,其層次分配與草原農區相同。屋的四角多用柴塊樹立或平堆成 笆,以作圍牆。屋內用木板間隔成若干房間,一般沒有床鋪設備。房頂蓋木板,不用針,只是將較厚的石塊壓上,以免被風吹落,其屋頂大部起脊,部分與草原平頂房相同。
南坪房屋矮小,均用木料建成,無圍牆,一層或兩層。兩層屋的,人住第一層,第二層多用以儲放糧食。住宅形式,均與該地雙區無別,平武藏胞住屋,規模較大,底層空出,高約五尺,不裝板,人住二層,周圍多有欄桿,三層用以懸掛雜物,屋頂用木板鋪蓋。形式獨具特色。蘆花馬河壩一帶藏族人民以石砌碉房 兩層,類似附近羌族的建築。
牆包房廣的藏族碉房
甘肅藏族人的傳統住房為碉房。從外面看不見一根木頭,以石砌牆,窗戶少而小,民眾稱這 房屋的建築形式叫做“牆包房廣”。除寺院建築而外,這 形式的房屋已逐漸減少。現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民眾的住房分農業區和牧業區兩大類。
農業區和半農半牧區,多建樓房或土平房。樓房上層居住人,底層圈牲口。一般院子較小,有一走道直通內屋,藏語叫“切木囊”。內屋多為兩大間,一間為鍋灶,一間為住房,有連鍋的暖炕。房內周圍放碗架、面 等器物,正中間置佛。屋裡有天窗無壁窗,光線較暗。沒有木板樓梯或藏區特有的獨木梯通摟上。樓上有房廊,閣樓里光亮 淨。卓尼和迭部林區,民眾住房內的天花板和板培,全為木結 ,即所謂“外不見木,內不見土”的建築。卓尼縣恰蓋、康多一帶民眾住搭板房。舟曲一帶房屋建築得較高,房子正中有一火塘,支一隻口徑很大的鐵三角架,上量大鍋可生火做飯,房內可以取暖。
便於遷移的帳篷
藏區牧民向以遊牧為主,定居遊牧,多住帳篷。篷帳分兩類,一類為牛毛黑帳篷,較寬大,是用牛毛織成粗揭子製做的。帳篷內以兩根木桿為住,一根木桿為梁支撐起來,外面用毛繩拉緊,再用木派於固定,中間高,四周低,中央築鍋台,以於牛羊糞為薪。進入帳篷男坐左而女坐右,以羊皮、牛皮為墊,或坐毛氈地毯。另一為布帳篷。遮蓋面較小,夏季無雨時住人佳,鍋台需築於帳外。夏日浪山季節,在青山綠水的曠野,撒布點點白帳,縷縷炊煙,別具一番情趣。夏河縣的科才尚有住蒙古包的,它體形高而圓,“穹窿為室氈為培”,溫暖舒適,可以禦寒的帳篷。
近年來,牧區的根多定居點已建設起了新式磚木結的住房,紅瓦白牆,窗戶明亮,室內寬敞淨,遊牧季節還可將老弱孩童留住其間。青海藏族人為了遷移方便,住的都是帳篷。帳篷是用犢牛毛線組成的,質料結實,不易漏水;周圍用木棍、皮繩繃起,頂端留長方形通風孔道。帳篷內無床鋪和桌椅,只在地面鋪上毯子、氈或羊皮。晚上睡覺也沒有被子,只是將身子縮做一團,裹上皮襖。帳房的中間,用土、石壘成長帶形鍋台,好像一堵矮牆,隔開了主、賓的地位。進了帳房門,左邊是主人的地方,右邊是客人的地方。主、客有別,不能亂就座位。客人座位的最首位,就是供奉佛爺的地方。
居住的地點,都選擇在倚山傍水處。頭人為了顯示其“尊貴”,不與牧民混居,在帳圈的最上位,水的上游,獨立帳房。大頭人門外還要豎立一根銅頂“麻尼桿”,土面繃著經文布偽木桿,以示炫耀。其他人則只能在帳戾桿上繃一絡“麻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