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藝術

藏戲藝術簡介

藏戲 藏戲

藏戲,藏語叫“阿吉拉姆”,是藏族地區普遍流行,在祖國百花藝苑中獨具一格的劇種。西藏及四川、青海、雲南廣大藏族地區的人民都普遍喜愛觀看藏戲。

現代藏戲有劇本、舞蹈表演、因人定曲的唱腔、不同角色不同的服裝及面具,還有樂隊伴奏和伴唱,是一套綜合藝術。

關於藏戲的起源問題,有人竟與八世紀時蓮花生在桑耶寺開創的“跳神”聯繫在一起。其實,這兩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八世紀,赤松德贊執政時期,桑耶寺落成之後,從天竺請來的高僧蓮花生,根據佛祖釋迦牟尼關於佛教密宗四部學說中的瑜伽部里金剛舞一節,組織跳神法會,驅鬼酬神,為寺院開光。蓮花生的傳記中說:“譯經師在桑耶寺‘慈氏洲’譯經完後,由長老手持譯經繞‘務孜’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具,擊鼓跳舞,為所譯經典開光,從此沿襲至今。”這是西藏各寺院跳神的來歷。

藏戲恰恰相反,是以民間歌舞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從十五世紀起,噶舉教派僧人唐東傑布立志在雪域各條江河建造橋樑,為眾生謀利。他煞費苦心,募籌造橋經費,雖經三年多的努力,尚示成功。後來,他發現虔誠信徒中生得俊俏聰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使召來組成戲班子,以佛教故事為內容,自編自導成具有簡單故事情節的歌舞劇,到各地演出,以化導人眾、募集經費。這就是藏戲的雛形。為此,人們把唐東傑布視為藏戲的祖師;又因藏戲最初由美貌出眾的、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們又把藏戲叫做“阿吉拉姆”。“阿吉”,藏語意為大姐或女性;“拉姆”,意為仙女。當然,經過很多民間藝人的加工、充實、豐富和提高,藏戲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樣了。但是,她真正形成自己的一套藝術形式,恐怕也是十七世紀以後的事情。

西藏民間藏戲劇團是十分普遍的。隨時隨地可以見到農村的廣場上,或搭大帳篷,或扯大帆布,甚至沒有什麼遮蓋(更不用說什麼布景和台幕了),藏戲班子就地演出,周圍方圓十里的民眾都會來觀看,常常是圍得水泄不通。在近代歷史上,由於各地業餘的、自發劇團的演出很多,慢慢形成各自的風格和特點,從而形成流派。解放前西藏著名的藏戲劇團有:江孜的江嘎爾、南木林的香巴、拉薩的覺木隆和昂仁的迥巴。現在藏戲業餘劇團十分普遍,有的地方,幾乎每個社隊都組織了一個戲班子,象拉薩郊區的墨竹工卡縣,就有二十來個業餘藏戲隊。可見藏戲影響之深,流傳之廣了。

藏戲流派

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民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錫金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藏戲的藏語名叫拉姆,意為“仙女”。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藏戲的傳統劇目相傳有“十三大本”,經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戲”,此外還有《日瓊娃》、《雲乘王子》、《敬巴欽保》、《德巴登巴》、《綏白旺曲》等,各劇多含有佛教內容。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演員不化裝,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四大流派。每年的“雪頓節”是藏戲班子紛紛演出的日子,故雪頓節有“藏戲節”之稱。

西藏和平解放以後,自治區政府在原覺木隆藏戲班的基礎上組建了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擔負起傳承和發展藏戲的任務,先後整理演出了一些《朗薩雯蚌》、《文成公主》、《諾桑王子》等傳統戲,同時還創作演出了一些現代題材劇目,劇團在保持藏戲原有的廣場藝術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了劇場舞台藝術方面的實踐,使藏戲由廣場走上舞台,有了燈光、布景和化裝,還開始使用管弦樂伴奏。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海藏劇團在黃南成立,創作演出了《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新的劇目為黃南藏戲帶來了新的活力,如《意樂仙女》的伴奏,既有六弦等藏族傳統樂器,又加入以民樂為主的大型現代混合樂隊,在形成間奏的氣氛音樂的同時,可以直接為唱腔伴奏,改變了西藏藏戲用一鼓一鈸只為舞蹈和表演動作壓節奏,很少為唱腔伴奏的狀況。改進後的黃南藏戲布景和舞台美術富麗堂皇,神奇秀逸,令人耳目一新。

藏戲歷史悠久,具有縝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無法替代的地位。由於受到嚴格的宗教神規制約,藏戲在發展過程中受漢族文化影響較少,從表演內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風貌,所以在戲劇發生學等領域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同時,藏戲的劇本也是藏族文學的一個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套用格言、謠諺和成語,甚至還在情節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學語言的精華。不過近年來,藏戲和內地的戲曲劇種一樣,在時代的變革中陷入了與現代藝術和娛樂形式爭奪觀眾和演出市場的競爭局面。資金缺乏、劇團生存艱難、藝術人才斷檔、傳統表演技藝失傳、理論研究薄弱等問題。各地藏戲發展面臨的危機,急需制定規劃對這一古老的少數民族劇種加以保護。

拉薩覺木隆

覺木隆藏戲是在所有藏戲劇團和流派中藝術方面發展最為完備豐富、影響最大、流傳也最廣的一種。覺木隆藏戲團是舊西藏地方政府惟一的帶有專業性的劇團,歸西藏地方政府“孜恰列空”和貢德林寺共同管理,但無薪俸。除參加雪頓節會演可得賞銀和食物外,其他時間則到西藏各地賣藝乞討度日。他們惟一的權力是可任意挑選演員。為此,他們持有西藏地方政府發的一紙文書,聲明他們所到之處,在業餘藏戲團體中如發現優秀的苗子或尖子,可馬上挑走,該團體不得阻攔。這個劇團開辦之初住在堆龍德慶縣覺木隆村的“雄白拉窮”泉水邊,故稱覺木龍藏戲隊。

覺木隆藏戲經過唐桑、米瑪強村、扎西頓珠等幾代藝術家的組織經營、精心創造和改革豐富,逐步興盛起來,還出了幾個著名的演員,如阿媽拉巴、阿媽次仁、阿古登巴、次仁更巴等。其中次仁更巴在覺木隆傳統特技上有很深的功夫,如躺身蹦子,藏戲中叫“拍爾欽”,雙臂平伸與地面成六十度轉大圈旋舞,最多時能在一個大場地或大舞台上一氣轉四大圈,計有一二十個蹦子。

覺木隆藏戲分布、影響的地區很廣。像江嘎爾劇團演出《朗薩雯蚌》和《文成公主》時,許多唱腔都是直接學用覺木隆的,其他一些獨具風格的劇團也有這樣的情況。拉薩、山南地區的藏戲團體,多數是屬於覺木隆派的。就是邊遠的亞東縣的四五個藏戲隊,也屬於覺木隆派。

日喀則迥巴

迥巴藏戲團是我國藏民族戲劇中最為古老、最為傑出的代表之一。我國藏戲以藍面具藏戲為典型代表,而藍面具藏戲是從迥巴藏戲班首先創建起來的。相傳藏戲始祖湯東傑布在六百多年前為造福雅魯藏布江兩岸人民,在其家鄉日吾齊的江上修建鐵索橋,為此募捐資財,以前藏區白面具藏戲形式為基礎,創建了第一個藍面具藏戲班。迥巴藏戲最早是以藏戲《頓月頓珠》而受到第十三世達賴時期的拉薩市民歡迎的。他們演出的傳統劇目有《智美更登》、《朗薩姑娘》、《卓娃桑姆》。擔任迥巴藏戲的34年戲師,額仁巴貢嘎是迥巴藏戲戲師的傑出代表。

迥巴藏戲,上承白面具藏戲十分古老的傳統,下啟藍面具藏戲,流傳於西藏的昂仁、定日、拉孜和四川的甘孜等縣。迥巴藏戲的表演、唱腔藝術在藏族民眾中享有崇高的名望,由於它的風格特點鮮明,表演精彩絕倫,既開創了新穎華麗的藍面具藏戲風格,又保持了藏族最為古老的發聲法,以及宗教祭祀與古老雜技糅合為一體的表演。因此,它曾被十三世達賴喇嘛授予金耳環和面具上日月金子徽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