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地球的表面有70%被水覆蓋,所以別號又叫“藍地球”。海床的深度大約8000多米,而陸地的地方有時會在五十萬米以下。居住在這裡的魚類及浮游生物種類繁多,南北極冬天時氣溫會降至攝氏零下70°或以下,海面的水溫也極之低,大部分在這裡居住的生物也抵受不住這嚴寒的天氣,會暫時遷居避寒。
海底世界,四周漆黑一片,陽光也不能直接照射,令植物無法生存,但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居住了五十種前所未見的生物,連生物學家也不懂得它們的名稱。在無止境的海洋種,越是往深處走,生物的品種就為奇特 。
分集劇情
Episode 1 藍色星球劇情圖片 大部分海洋領域仍然隱身在未為人知的神秘面紗中。在海洋的不同範疇,完全揭露海洋的規模、力量與複雜性。探索海洋運作的物理與生物力量,並解釋如何影響生命聚集的地理位置。
Episode 2 幽暗深海劇情圖片 在所有的海洋生態中,深海依然是最神秘莫測的地方。在黑暗的迷離世界裡,動物都在捉秘藏。有許多生物都像隱了形一樣,希望無聲無色地避開敵人,隱藏在黑暗之中。為了得到少有的食物,掠食者擁有超大的口與牙齒,潛藏在路邊,像捕鼠器般等待;獵物送上門來。
Episode 3 遠洋遼闊劇情圖片 在廣闊的大海中尋找生命的足跡,向著渺無邊際的藍色大海,四面八方伸展開去。在這海洋沙漠中,上面的陽光透不進來,下面則是黑暗深淵。無盡的大海看似荒蕪一片,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許多最奇特的掠食者竟然聚居此處。一簇簇的大海草,為魚類提供最佳的居所,但也令它們成為掠食者手到擒來的快餐。
Episode 4 冰封大海劇情圖片 首次,我們對南、北極的嚴峻與艱辛作一比較。在這裡,海洋每年的結冰與解凍,主宰生命的節奏。冬天的溫度會急降至攝氏零下七十度,只有在春天稍有舒緩,此時陽光普照,浮游生物才會湧現,為眾多生物提供養分;在短暫的休息後,寒冰又會隨著秋天的風暴捲土重來。
Episode 5 季節性海域劇情圖片 隨著季節的變更,本集將探究太陽能量的轉變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我們會前進到最富饒的海洋生態:溫和的海洋。水是最重要的能源,巨大的海草森林為成千上萬的動物提供庇護。海瀨、驚惶失措的七色海葵、魷魚、青葉龍等等,都是居住在這個涼快且富饒的水域中的某些例子。
Episode 6 瑰麗珊瑚海劇情圖片 沐浴於陽光充沛的溫暖清澈熱帶海域,讓珊瑚礁成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亦是海床沙漠的綠洲。種類繁多的魚兒爭奇鬥豔,並在礁岩中展開弱肉強食的生存競爭。珊瑚為魚類提供居所之餘,也是充滿生命力一族。這是一個關於珊瑚的故事:珊瑚礁的形成到終結,乃至於受到災難式的摧毀。
Episode 7 潮汐之間劇情圖片 潮汐漲退主宰著海洋生物,掌管了生物繁殖的地點與時間。潮汐沼澤地帶更是世界上最富饒的地方,豐富的植物供養著為數眾多的生物,但是生活仍是堅困。掠食者隨時隨地都在巡視正片沼澤,水退潮後把動物暴露出來,迫使它們不斷遷徙尋找庇護,只有等到再次漲潮時,方能鬆一口氣。
Episode 8 多變海岸線劇情圖片 潮水界限以外,可能是海洋中最具生命力的世界。漲潮不斷,只有少數生物會長居於此,其他大部分生物都要由大海中返回海岸,繁殖下一代。海鳥、海龜甚至某些魚類都會上岸產卵。海獅上岸生育,吸引殺人鯨乘浪而來,讓他們成為下一餐的主食。
特別篇 清波作浪(Making Waves)劇情圖片 見證了科學家與攝製團隊的熱忱與承諾,把冒險家與大自然搏鬥的實錄親身體驗與感性的生物研究,一一披露眼前。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拍攝《藍色星球》共耗費了5年時間,攝製組造訪了全球200多個地方 。事實上,大多數海洋環境仍然是謎,拍攝團隊面臨了許多挑戰。除了首次見證一些動物行為之外,他們還觀察到了一些對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當然拍攝團隊也得到世界各地的海洋科學家的幫助。
因為藍鯨的遷徙路線在此之前未知的,故而拍攝團隊在藍鯨的身上加置了無線電追蹤器。同時,拍攝團隊花費了三年時間來準備拍攝,在他們追蹤到加利福尼亞灣的藍鯨後,使用飛機降落在水附近跟蹤拍攝,但由於是開放海域,困難加大,這次超過400天的拍攝失敗。6周之後,拍攝團隊偶然發現了一隊海豚,這又把他們帶到了一片鮪魚沙灘 。在南非納塔爾海岸附近,拍攝團隊花了兩個季節的時間試圖拍攝一年一度的沙丁魚遊行,突然一群嘴尖如劍的馬林魚遊了過來,這些游泳速度極快的“生物魚雷”在沙丁魚群中橫衝直撞,張開大嘴吞噬這些銀色的小魚。忽然馬林魚收起旗幟般的背鰭,迅速遊走,原來更大的食客來了。巨大的藍鯨以海洋中最小的生物為食,也不會放過可口的沙丁盛宴,它張開巨嘴,下巴像網兜一樣鼓起,瞬間吞下成噸的海水,無數活蹦亂跳的沙丁魚湧入它黑暗的腹腔。從它嘴角滑走的小魚有天空有成群的鷗鳥等著吃大鯨的剩飯。幾十分鐘過後,食客散去,而沙丁魚群已經消失,只有銀色的鱗片雪花般飄向海底 。與此同時,在蒙特雷灣,在深海拍攝需要使用特殊的潛水器。聖地亞哥海溝,在那裡有一條40噸重的灰鯨的屍體,“它”吸引了大量的清道夫 。
但是《藍色星球》中展現龍蝦在大西洋中產卵的畫面,實際上是在英國威爾斯北部一座海洋公園內拍攝完成的 。
主創團隊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大衛·艾登堡 | 大衛·艾登堡 | |
Jason Roberts | Jason Roberts |
職員表
製作人 | 艾雷斯泰·法瑟吉爾、John Ruthven、Andy Byatt、Sue Flood、Hugh Pearson、Martha Holmes、Andrew Byatt |
攝影 | Doug Allan、Simon Carroll、Rod Clarke、Peter Coleman、Kevin Flay、Robert Fulton、Simon King、Richard Kirby、Michael Male、Hugh Maynard、Ian McCarthy、Rick Rosenthal、Peter Scoones |
配樂 | 喬治·芬頓 |
剪輯 | Tim Coope、Martin Elsbury、Alan Hoida、Jo Payne |
藝術指導 | Mick Connaire |
視覺特效 | Mick Connaire、Andrew Wheeler |
錄音 | Chris Domaille、Lucy Rutherford、Graham Wild、Andrew Wilson、Paul Cowgill、Kate Hopkins、Angela Groves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類型:原聲碟 創作者:喬治·芬頓 發行時間:2002年5月21日 參考資料: | 1 The Blue Planet 2 Sardine Run 3 Spinning Dolphins 4 Blue Whale 5 Thimble Jelly Fish 6 Surfing Snails 7 Emperors 8 Turtles 9 Sharks 10 Stingray 11 Baitball 12 The Deep Ocean 13 Elephant Seal March 14 Frozen Oceans 15 Coral Wonder 16 Killer Whales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2002年2月24日 | 第55屆英國電視藝術學院獎 | 最佳紀實類攝影 | 《藍色星球》攝影團隊 | 獲獎 |
最佳原創電視音樂 | 喬治·芬頓 | |||
最佳紀實類音效 | 《藍色星球》聲音部門 | 提名 | ||
最佳紀實類剪輯 | 《藍色星球》剪輯團隊 | |||
最佳紀實系列劇 | 《藍色星球》 | |||
最佳創新獎 | ||||
2002年9月14日 | 第54屆艾美獎 | 紀實類節目優秀攝影 | 《藍色星球》攝影團隊 | 獲獎 |
紀實類節目優秀音樂 | 喬治·芬頓 | 獲獎 | ||
紀實類節目優秀音效 | 《藍色星球》聲音部門 | 提名 | ||
紀實類節目優秀圖編 | Martin Elsbury | 提名 | ||
紀實類節目優秀錄音 | Lucy Rutherford |
發行信息
集數 | 標題 | 播出時間 |
1 | 藍色星球(The Blue Planet) | 2001年9月12日 |
2 | 幽暗深海 (The Deep) | 2001年9月19日 |
3 | 遠洋遼闊 (Open Ocean) | 2001年9月26日 |
4 | 冰封大海 (Frozen Seas) | 2001年10月4日 |
5 | 季節性海域 (Seasonal Seas) | 2001年10月10日 |
6 | 瑰麗珊瑚海 (Coral Seas) | 2001年10月17日 |
7 | 潮汐之間 (Tidal Seas) | 2001年10月24日 |
8 | 多變海岸線 (Coasts) | 2001年10月31日 |
特別篇 | 清波作浪 (MakingWaves) | 2001年10月28日 |
作品評價
《藍色星球》以炫麗無比的畫面和色彩,創造了海底攝像技術的新境界,成為紀錄片製作的標準。攝影組為了拍攝出全面的海洋世界絞盡腦汁,如何將海底那些不知道幾時出現的新品種,不懼危險拍攝險惡的鯊魚。該片在全球播出後,流暢唯美的鏡頭和精彩的旁白,使億萬觀眾大開眼界,如醉如痴。劇集全面地探索了海洋的奧秘,海底求生實錄,揭露海洋的新品種,以及它們的生態環境和行為 。 (騰訊娛樂評)
《藍色星球》達到了知識性與觀賞性的統一 。 (巴黎環保電影節專家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