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藍喉金剛鸚鵡重約750克,長約85厘米。面部無羽毛,布滿了條紋,有點像京劇中的花臉臉譜,尾極長,屬大型攀禽。翅膀及尾部呈亮麗的藍綠色,喉部呈藍色,胸部上方及腹部呈亮黃色。它們有很大的喙、長尾巴及黃色的虹膜。
生活習性

棲息於棕櫚林,草原,森林和潮濕的雨林低地,常與黃藍金 剛鸚鵡群集覓食,多為成對或一小群活動,築巢於枯死的棕櫚樹洞內。藍喉金剛鸚鵡與其它大型金剛鸚鵡比較起來較為安靜,不會隨意尖叫。食物包括蔬果、穀類、種子、核果等等。 人工飼養的藍喉金剛鸚鵡在鳥舍中十分活潑,對新飼主很快能適應,繁殖期外可與其它大型金剛鸚鵡飼養在一起,喜愛洗澡,啃咬力強,是非常珍貴稀有的鸚鵡。
生長繁殖

藍喉金剛鸚鵡野外繁殖期為11月至3月,人工繁殖困難度並不太大, 單對的繁殖較成群繁殖要好,需提供大的籠舍,約於2月間開始繁殖,繁殖期間有攻擊性,飼主觀察巢箱的動作不宜太過頻繁,一次約產2-4枚卵,孵化期26天,羽毛長成3個月, 一年可有2-3胎。
分布範圍

藍喉金剛鸚鵡僅分布在南美洲玻利維亞。
生存狀況

時至2005年,野外的藍喉金剛鸚鵡相信只剩餘少於200隻。它們消失的 主要原因是為當地及國際鳥類貿易造成的非法偷捕活動,此外牧場發展砍伐了藍喉金剛鸚鵡棲息的樹木。動物園正進行許多的人工繁殖及保育計畫,以拯救藍喉金剛鸚鵡。 人工繁殖藍喉金剛鸚鵡相對地容易,美國有很多的寵物藍喉金剛鸚鵡。 藍喉金剛鸚鵡現時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物種,並列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一及二。玻利維亞於1984禁止此品種的出口,但非法出口依然存在。現時未有機制限制國內的交易,保育團體仍正在努力保護藍喉金剛鸚鵡。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3.1——極危(CR)。 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Ⅰ級保護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