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薛濤墓](/img/8/359/nBnauM3X4YjM4cjNzcTNyUTOwUTM4kDM0IDMxADMwAzMxAzL3U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人物故事
據唐末詩人鄭谷詩云:“渚遠清江碧簟紋,小桃花繞薛濤墳”知唐時薛濤墓四周種了不少桃樹。又據清朝初期詩人鄭成基詩句:“昔日桃花無剩影,到今斑竹有啼痕”知清代的薛濤墓旁已無桃花,唯有修竹萬竿。故現在的薛濤墓旁栽種了桃花、翠竹,以示紀念這位傑出的女詩人。太和五年,公元832年一個秋日的黃昏一代才女薛濤香消玉殞,65歲的薛濤永遠閉上了她寂寞的眼睛。當時的劍南節度使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志銘,並在她的墓碑上刻上了“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至此,女校書便真的成了薛濤的別名。但真正葬於何處,史料並無明確記載,畢生致力於研究薛濤的專家,原上海大公報記者張蓬舟老先生根據晚唐詩人鄭谷詩句“渚遠清江碧簟紋,小桃花繞薛濤墳,朱橋直指金門路,粉堞高 連玉壘雲,窗下斷琴翹風足,波中濯錦散鷗群,子規夜夜啼巴蜀,不並吳鄉楚國聞”,推測薛濤墳應在望江樓東面的錦江之濱。當然也有學者認為薛濤晚年生活在城西浣花溪。按照常理推斷死後也應葬在城西一帶。由於沒有明文記載,當然也不排除葬在城東的可能。晚清貴陽詩人陳矩《洪度集》云:“墓去井裡許,在民舍旁”,李淑熏的《記薛濤墳》中載:“江樓南去二三里,荒隴猶留土一抔”可知薛濤墓距薛濤井最多二三里之遠。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距望江樓公園僅一牆之隔的四川大學校園曾有薛濤墓並題有墓碑,只可惜毀於十年動亂之中,蹤跡全無,為我們後人破解其真偽留下了無窮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