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芽栽培

蕎麥芽栽培

選充實飽滿、無蟲蛀、新鮮、發芽率高的蕎麥種子,在太陽下曬1天,用清水浸泡24小時,淘去癟籽和雜質。

蕎麥芽栽培

裝盤及管理:把育苗盤沖洗乾淨,鋪上清潔的紙,浸透水,均勻地撒上種子。每盤播量150~175g。播後迭盤,上蓋濕麻袋保濕。催芽期保持23℃~26℃,約3天時間,芽苗高2~3cm時,把盤放在栽培架上,保持稍強的光照。每天噴水3~4次,保持空氣相對濕度85%左右,保持20℃~25℃的溫度,經8~10天即可收穫。成品的芽苗子葉綠色,下胚軸紅色,苗高10~12cm,整齊,子葉平展,充分肥大,不倒伏,不爛脖。一盤苗可收芽400~500g。收穫可整盤上市,亦可從梢部向下9~10cm處剪割,包裝上市。

1、種子質量:種子成熟度對其萌發、出苗及幼苗的生長影響很大。種子成熟度好,則飽滿而粒大,出苗率高,子葉大而厚,胚軸粗壯。蕎麥種子壽命較短,存放年限對其生活力的影響較大。因此,選擇成熟度高而飽滿的新種子,是培育蕎麥芽苗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

2、溫度:蕎麥屬喜溫性作物,種子萌發要求一定的溫度。發芽要求最低溫度為7—8℃,適宜溫度為15—20℃,最高溫度為36—38℃。溫度過低,種子萌發緩慢,對幼苗的生長極為不利,苗瘦弱而不整齊。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蕎麥浸種後3—4天能出芽,10—12天可以培育成蕎麥芽苗。

3、水分:浸種後,當種子吸水量達到風乾種子自重的60%左右時,即可完成吸脹作用而進入種子萌發階段。幼苗生長期間需要較多的水分,因此要保證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幼苗的生長。

4、光照:蕎麥芽苗生長對光照的要求較高,光照不足時,種殼緊包著子葉,使子葉難以打開,且生長不整齊。如果發芽後給予光照,則幼苗生長健壯,子葉容易打開,植株生長整齊。

生產方法

生產蕎麥芽苗需經過種子清洗、浸種、播種、催芽、育苗和收穫等幾個階段。

1、種子清洗:生產蕎麥芽苗首先要進行種子的清洗工作,把成熟度差、不飽滿的種子和雜質漂去,剩下乾淨的成熟度高的飽滿種子,以保證種子的發芽率及發芽勢,為獲得優質的產品打下基礎。

2、浸種:浸種時間對種子萌發非常重要。通常浸種時間為4—6小時,溫度高時浸種時間可短些,溫度低時浸種時間可長些。浸種後要用清水洗幾次種子,瀝去多餘的水分後再播種催芽。

3、播種、催芽:播種催芽是保證蕎麥芽苗整齊生長的重要措施。播種前在盤內放一片與盤子大小相同的網紗作基質,把種子均勻的撒在基質上,每盤播種約150克。催芽時需保證適宜的溫度、濕度和良好的通氣條件。可將苗盤疊在一起,最上一層蓋上濕報紙保濕,每天進行1—2次倒盤,變換苗盤上下位置,並均勻噴霧。催芽期間一般需要3—5天。當幼苗長出,根系開始伸長時,即可進入育苗階段。

4、育苗:育苗期間的蕎麥需要充足的陽光、水分和適當的營養成分。不適宜在黑暗或弱光條件下栽培,宜在陽光充足的大棚、開闊地栽培。生長期需水量較多,要保持有充足的水分。可以建一淺水池,將苗盤浸泡在水池中,水深以不入盤內為準,僅浸著根即可,以保證根系水分吸收。在生長過程中,可適當噴施葉面肥,促進下胚軸的伸長和子葉的展開,提高產量。

5、收穫:當蕎麥芽苗長高至12—15厘米,子葉充分展開時,即可採收。蕎麥芽苗產品幼嫩,含水量高,如果採收後包裝上市,貯藏保鮮期較短,如采後整盤活體銷售,其銷售期則可延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