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灌腸是一種北京特有的風味小吃,早在明劉若愚所著《明宮史》中就有記載。清光緒年間福興居的灌腸在京城小有名氣,福興居的掌柜被稱為為"灌腸普",傳說其製作的灌腸為慈禧所喜。老北京的灌腸以長安街聚仙居的最好。最初的灌腸是用豬大腸灌制進澱粉、碎肉製成的,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灌腸的製作工藝發生了變化,改用澱粉加上紅曲和香料灌在豬小腸中成型,而現在超市中能夠買到的灌腸則把紅曲和小腸都省去了,僅僅是用綠豆澱粉加香料灌製成型的一個長長的澱粉腸。
煎灌腸灌腸講究用豬大腸中練出的油炸制,因此正宗的炸灌腸聞起來總有一股豬大腸的特殊味道,但現在人們出於健康的考慮已經很少用豬大腸油來炸灌腸。炸灌腸的時候須先將成型的灌腸切片,在餅鐺中炸至兩面冒泡變脆,即取出澆上拌好的鹽水蒜汁趁燙吃。
榆次灌腸是山西省中部著名小吃,源於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在民國初年,榆次市場上經營灌腸者較多,但以大乘寺街范臭小家是祖傳的灌腸經營者。清朝時,范臭小從小隨父范慶林學做灌腸,1936年後,其子范二毛又繼承其業,後又傳其孫范玉亭,成為四代經營灌腸世家。
灌腸是用蕎面為主料製成的一種麵食品,其形狀與燒餅相似,只是中間稍厚,四周略薄。在當地,灌腸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相比之下,春、夏、秋三季冷食為上,隆冬季節熱炒最佳。在榆次,以豬血灌腸最為出名。其原料以蕎面和豬血為主,選用蕎面必須白而精細,選用豬血必須是“中間血”,鮮而不腐。豬血灌腸吃起來鮮香可口,淺褐色,軟中有韌而富有彈性。
製作原料
蕎面、白面、鹽、白礬、水製作方法
1、將蕎面,白面放入盆內加入鹽、白礬、水和硬攪軟,順著一個方向邊加水,邊攪動成稀糊狀,用手抓起看似一條線即可。2、將4寸小碟洗淨,依次刷上油擺入籠內,將稀糊舀入碟的三分之二,蓋蓋進行蒸熟下籠晾涼,取下切條。
3、切好的灌腸條與豆芽煸炒,亦可涼調食用。
注意事項
用水和面時由硬到軟、由稠到稀,用手漸漸掌出其精,然後將稀麵湯攤入碟中,上籠猛火蒸熟。具體步驟
在一個不大不小、上寬下窄的陶瓷容器里(注意:應稱“罐”,不是盆),先把蕎面和成硬硬的麵團(與手擀麵差不多),然後倒入罐內適量的水,再用手掌“掌”成均勻一致的糊狀;再加水,再“掌”成均勻一致的糊狀……如此反覆多次,成為稀度均勻的、能用勺子舀起來的稀湯,這主要是手掌“掌”的功勞。(如一次加很多的水是不成的,那樣做出來的蕎面罐掌不成型)。將稀湯用勺子舀出倒入事先洗好的碟、碗內,上籠蒸熟出鍋,碟內的較薄,可用於涼拌;碗內的較厚,可切成大塊烹製燴菜。因“蕎面罐掌”是在“罐”子裡用手掌“掌”出來的,挺費勁,所以清徐人把它叫做“罐掌”,講出了製作的容器、製作方法等關鍵字。在清徐(河東地區)一帶的方言中“腸”字讀作:Zhāng,而與“長”字音同,而“長”字有兩個讀音:Chāng、Zhǎng。估計讀音由掌——長(Zhǎng)——長(Chāng)——腸(Chāng)一路演變過來,而“罐”與腸更無關,罐——灌,人們就讀成“灌腸”了。食品特色
灌腸冷食時輔以佐料,以鹽、蒜、醋、辣醬為主,再滴幾滴香油,食之涼爽、利口、香辣適中。熱食應切塊,以豬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食品評價
灌腸作為小吃,遍及太原市的各個街巷,一般都和涼粉、麵皮、擔擔麵、米線等混在一起,屬步上大席的小吃食,卻備受人們的青睞。它的冬粉一般是年輕人尤其是女孩子。有時,在食堂吃膩了,進到街邊的小吃店,要一份蕎面灌腸,讓老闆多放辣椒和醋,然後埋頭在一堆中學生模樣的人里,匆匆地滿足一下口欲,也是另一種庸常生活的體驗。這裡的灌腸多切成菱形或條狀,或加佐料涼吃,或以綠豆芽熱炒,都有極爽的口感。
當然,在一些上檔次的餐館裡,任何地方小吃都可以做得更為精緻,而蕎面灌腸自然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在太原市,有一家鄉土飯店,到那裡的客人,一般都要點一份,用長竹籤扎了吃,吃得雅致和安靜。這時,蕎面灌腸倒像是一道佐餐的點心,格外休閒,也突然具有了某種美食的品位。
名稱由來
實際上灌腸之名由來,主要是從蕎麥麵的功效來說。蕎麥麵屬粗纖維食品,食後有吸附腸道內雜質的作用。過去太原的皮毛工由於在工作時吸入大量皮毛纖維屑,久而在腸道淤積則對身體有害。吃蕎面灌腸則可以將雜質從腸道內排出,所以在太原一地此種小吃則被成為灌腸。而在平遙柳林等地則被稱為碗坨。又因為山西人說話口音後鼻音較重,故晉中周邊地區也將灌腸稱為碗禿(子)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