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夷 | |||||
拼音: | |||||
解釋: | 1.舊時中原人對外族或異國人的統稱。蕃,通"番"。 |
相關詞條
-
宋會要輯稿·蕃夷道釋
"7561450362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蕃
“蕃”基本解釋為茂盛、蕃茂或繁多。拼音讀bō 時,表示吐蕃(Tǔbō)我國古代少數民族,通“藩”時指籬落,屏障〖fence〗,例如《詩·大雅·崧高》中的...
拼音對照 古典速查 基本解釋 古籍解釋 字源演變 -
《送崔夷甫員外和蕃》
《送崔夷甫員外和蕃》是由唐代詩人李嘉祐創作的一首詩詞。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島夷志略》
《島夷志略》,原作《島夷志》,元代民間航海家汪大淵所著記述海外諸國見聞的著作。共一卷,一百餘篇紀略,涉及東西兩洋周邊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研究古代亞非等...
內容簡介 成書經過 主要特點 版本情況 貢獻影響 -
夷州
台灣在古代曾被稱為“夷洲”、“琉求”。據三國東吳人氏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稱:夷洲在臨海郡(即今浙江寧海往南一帶)東南兩千里,由此可以確知“夷洲”即今日...
來由 地名變遷 -
隱蕃
隱蕃(209-231?),三國時魏官吏。青州(治今山東臨淄)人。有口才,魏太和四年/吳黃龍二年(公元230年),奉魏明帝命,詐叛歸吳,任廷尉監。蕃交結豪...
人物資料 歷史記載 人物評價 -
六十一蕃臣像
六十一蕃臣像,也稱“蕃像”、“賓王像”,在乾陵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有兩組石人群像,西側32尊,東側29尊,這61尊石像與真人身高相仿,裝束卻各不相同,有...
修建歷史 無頭緣由 相關記載 石像身份 -
夷洲
夷洲,一作夷州,古地名。語出三國吳國丹陽太守沈瑩《臨海水土志》及陳壽《三國志·吳書·孫權傳》。史載孫權曾派衛溫、諸葛直抵達夷洲。通常認為夷洲就是台灣,但...
出處 寫法 爭議 -
四夷館
【詞語】:四夷館【注音】:sì yí guǎn。四夷館置譯字生,教習亞洲諸民族語言文字,是為了培養了解諸夷歷史地理、夷情的翻譯人材。四夷館在教學上,同南...
明朝四夷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