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靜波

女,1968出生,宜興市城北國小副校長,2005年9月7日被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為語文特級教師,這是城北國小歷史上第一位省特級教師;也是宜興市國小系統繼吳紅華校長後的又一位語文特級教師;更是宜興市目前最年輕的特級教師,當選時才37周歲.

個人介紹

蔣靜波:
認識蔣靜波的老師都由衷誇讚她思想作風正,工作作風實,師德修養好。多年來,她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有事業心,有愛心,有責任心。平時,認認真真學習,踏實踏實工作,時時以身作則,處處為人師表,對同志謙和寬容,熱情相助,對學生富有愛心,傾情相教。對事業,全心投入,用情至誠。她的優秀事跡曾在《宜興報》、《江南晚報》上刊出。她以其“本色天然,秀色內涵”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信賴和同事的欽佩,在全市教師中有較高的威信,堪稱青年教師的師表典範。
從教10多年來,她認真學習了大量教育教學理論,系統全面地研究了國小語文教學的基礎理論知識,並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運用、探索、總結,積累。同時,她還虛心拜師求藝,經常向省內外的一些著名特級教師請教學藝。她的課,活潑中不乏嚴謹,抒情中不乏風趣,典雅中不乏激情,靈動中不乏詩意,頗有名師風采。特別是能運用新課改的先進理念,努力探索“以生為本,輕負優質”的教學新路,逐步形成了“讓教育走向智慧”的思想和特色。

教學方法

圍繞這一思想,她提出了讓語文教育走向智慧的三個要點:溫馨課堂、智慧教學、讀書永恆。
溫馨課堂。聽蔣靜波老師的課,總是被她課堂上溫馨的氛圍感染,她總帶領學生在溫馨的課堂中學習語文,她用情感去觸摸學生的情感,用情感去領悟學生的情感,用情感去交融學生的情感,她的課堂,總充滿著溫馨,充滿著民主。
智慧教學。語文課程是充滿智慧的課程,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老師帶領學生超越知識,共同走向智慧的過程。所以,蔣老師總是優質地上好每一堂課,讓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得,學有提高,學有創意,學有追求。首先,她能脈教材之個性。沉到教材中,鑽到語言文字中,深到思想內容中,去把握教材的獨特個性,用自己個性化的理解與感悟,設計教學思路,做到流程清晰,重點突出。其次,她能給學生以靈性。課上,她能幫助學生衝破各種無形的束縛,徜徉在語文那色彩斑斕的天空,釋放學生的本真,在自由的空間裡,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用自己的智慧大膽質疑、大膽發現、大膽表達自己雖然帶著稚氣童真卻充滿想像、充滿靈氣的心聲。同時,她更注重引導學生帶著機智去感悟文本,感悟人生。能不斷誘發學生走進課文,走進文本的境界,與文本暢談,用自己,理解和知識背景幫助學生與文本展開充滿靈動的對話,引導學生在文本中涵泳、體驗、誦讀。第三,還語文學習以詩性。語文是兒童的,語文是富有詩意的,詩意的語文課堂才是多姿多彩的。蔣老師的語文課上,她總是放飛孩子們的夢想,讓孩子攜帶著詩意去學習,讓孩子感受到語文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鮮明的畫,更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閱讀永恆。蔣老師認為,學好語文的關鍵在於積累,積累的渠道就是要多讀。所以,蔣老師總是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從書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營養,她鼓勵學生天天閱讀,用好書滋養自己,使自己的精神高貴起來。引導學生走進閱讀的海闊天空,讓學生在書中與歷史對話,與高尚交流,與智慧撞擊,形成“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發現,在發現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的良性循環。
在加強教育研究的同時,蔣老師能積極投身教改科研,積極主持並參與國家級課題“小語四結合”的實驗和研究,由於研究成果突出,該課題成果也在教學改革試驗研究項目中期評估中獲全國先進單位稱號。課改實踐中,她勇作領頭羊,帶領老師們積極投身課改,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為突破口,努力嘗試校本課程的開發,主持開發編寫了四—六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校本教材,所編教材博得了省市各級專家的高度評價,在省教育學會舉辦的校本課程編寫評比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蔣老師曾先後六次在省、市級舉辦的教學比賽中獲一等獎。代表學校對外省市做觀摩課50多節。曾應邀赴灌雲、延安、蘇州、上海、銀川、鄭州、徐州、山東、遼寧等地,與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賈志敏、高林生、張偉、孫建鋒等一起執教觀摩課獲得好評,同時她能積極地發揮學科帶頭人傳、幫、帶的作用。作為無錫市青年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兼職導師,她經常為青年教師作專題講座,上示範課,為培養宜興的骨幹教師盡心盡力,為推動宜興的名師工程戰略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