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蓮

蔡英蓮

蔡英蓮,京劇表演藝術家。從藝幾十年,參加過著名京劇《四郎探母》演出,現執教於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繼承和發揚了張派藝術,為我國戲劇理論發展做出了貢獻,受到各界好評。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蔡英蓮 蔡英蓮
蔡英蓮 蔡英蓮

蔡英蓮 女,1945年出生,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教授、“學術帶頭人”,研究生班,流派班導師,2003年全國 首屆“教學名師”,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蔡英蓮11歲考入中國戲曲學校,學藝九年,師承:程玉青、羅玉萍、馬宗慧、雪艷琴、趙桐珊、李香雲、荀令香、邱富棠,於玉衡等名家,先後學習王、梅、尚、程、荀五大流派,藝術基底豐厚。常演劇目有:《龍鳳呈祥》、《秦香蓮》、《玉堂春》、《平貴別窯》、《桑園會》、《魚藻宮》、《醉酒》、《別姬》、《失子驚風》《三關排宴》等,是“京56班”又紅又專青衣演員。學生時期的蔡英蓮廣泛吸收舞蹈、話劇的表演手法,潛心研習導演理論,演出了話劇《龍鬚溝》、《千萬不要忘記》、《母子會》、《箭趕河邊》和現代京劇《六號門》、《蘆盪火種》、《白毛女》等劇目。1965年畢業留校任教。1972年向何敏娟、姜家祥,孫松齡等老師學習民族聲樂。1979年拜張君秋先生為師成為入室弟子。在張君秋、謝虹雯、何順信、劉雪濤、張似雲等老師的指導下,演出了張派名劇:《望江亭》、《玉堂春》、《春秋配》、《紅鬃烈馬》、《祭塔》《龍鳳呈祥》等。

蔡英蓮代師傳藝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張派藝術特點和戲曲嗓音的開發;同時借鑑民族和美聲演唱創出“演唱前呼吸訓練體操”、“十三轍喊嗓方法”、“共鳴引用方法”等蔡氏形象教學法,行之有效,立竿見影。使京劇青衣嗓音研究向縱深發展。1947年來,蔡英蓮孜孜求索,默默耕耘,教過的學生遍及國內外。著名弟子有:王蓉蓉(北京)、董翠娜(煙臺)、張萍(戰友)、趙秀君(天津)、張慧芳(北京)、王潤箐,李紅梅(北京)、候丹梅,張曉紅(貴州),程連群(重慶),陳瑛(新疆)常葉青,張笠媛及第四代傳人王盼,王奕謌,張婷,張蕾蕾,洪岩等,跨行嗓音訓練演員如常秋月(花旦),朱福(小生),張佳春(花旦),方旭(花臉)他們曾分別獲得“梅花獎” ,“白玉蘭獎” ,“全國電視大賽金、銀獎”,各省市獎。蔡英蓮被業內外公認為嗓音訓練專家以原版,解剖,形象,啟發,設計,理論為教學訓練法寶,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達到速變。張君秋先生曾評價說:“蔡英蓮傳承張派藝術任勞任怨,誨人不倦;她有一套科學嚴謹的教學方法,我和夫人都信得過她的教學及為人!”

1984年夏發表論文《張派聲腔研究與旦角嗓音的科學訓練》獲文化部“科研成果獎”,後連續發表論文十餘篇,填補了京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空白。1985年隨師赴香港講學,1987年教授五位張門弟子分別獲全國電視大賽“最佳、優秀表演獎”;同年為天津青年團雷英改編《天女散花》獲全國“優秀新劇目獎”;199O年同張君秋先生赴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講學。

蔡英蓮多次成功的在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中央、北京、天津廣播電台,北京大學、天津南開大學,國家大劇院舉辦張派藝術講座。1994年參加“中國京劇薈萃”為張派劇目音配像40多出戲任導師,並獲得李瑞環頒發的金杯獎;1996年前後五次赴台,在復興劇校教授《望江亭》、國家劇院、台視、電台、舉行藝術講座,學生羅慧茹獲“復興劇校金獎”,蔡英蓮獲陳守讓校長表彰證書;1998年分別指導煙臺董翠娜《狀元媒》、天津趙秀君《秦香蓮》獲全國“第十六屆梅花獎”,蔡英蓮再次獲得天津、煙臺市宣傳部授予“優秀園丁獎”;2001年蔡英蓮被評為中國戲曲學院首屆“學術帶頭人”,同年發表“京劇聲、腔、技、能演唱與新一代藝術人才培養”論文三萬多字。2003年在中央電視台“學京劇”欄目,北京電視台“戲迷天地”欄目,北京電台“空中大舞台”等欄目傳承張派藝術。並在同年年初被北京高教委評為首屆“教學名師”;2003年末,與趙景勃導演合作為張慧芳排演《杜十娘》獲文化部“精品劇目獎”及“梅花獎”;隨著中央電視台11頻道“跟我學”,北京電視台“戲迷天地”的成功播出,張派深入千家萬戶,為廣大張派愛好者提供了聲聞並茂的最佳學習教材。2008年,湖南出版社出出版了《張派青衣》成為跨行最具影響力排行首位的暢銷京劇教科書。2011年初,蔡英蓮為傳承,弘揚,發展張派,集整理,改編,創腔,導演於一身,成功推出張派劇目《春秋配》完整版,演出獲得巨大成功。隨後,再次挖掘整理張君秋先生79年版本《西廂記》,一舉成為國家京劇院首部青春版張派劇目的力作。2012全國第七屆青京賽決賽中,由蔡英蓮親授的學生張婷,王奕謌,王盼在激烈的決賽階段分別喜獲金獎;張蕾蕾奪得銀獎。同年國慶期間,蔡英蓮又應福建省藝術研究院院長王評章邀請,在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成功地舉辦了“地方戲曲骨幹演員嗓音培訓班”,受到閩劇,梨園戲,高甲戲,南音等地方劇種演員以及當地領導的高度讚揚,使蔡氏形象教學法和科學發聲前提下的嗓音訓練技能普及到地方戲的劇種中。蔡英蓮栽桃育李47年,雕塑了眾多京劇優秀人才,是海內外知名度極高的戲曲教育家。

桃李滿天下

蔡英蓮 蔡英蓮

蔡英蓮:十一歲考入中國戲曲學院,學藝九年,工青衣,從師名家程玉菁、趙桐珊、雪艷琴、邱富棠、荀令香、李香勻、馬宗慧、趙榮琛、羅玉萍等先生。曾學演王、梅、尚、程、荀各派代表劇目,是京56班又紅又專的尖子青衣。65年畢業留校任教至今四十年。78年曾向程派名家趙榮琛老師學習。79年正式拜在京劇大師張君秋名下,成為入室弟子和教學助手。曾學演張派名劇《望江亭》、《春秋配》、《玉堂春》、《秦香蓮》、《紅鬃烈馬》等,還演過《平貴別窯》、《四進士》、《鳳還巢》、《香羅帕》、《能仁寺》等戲。在張君秋、何順信、謝虹雯、劉雪濤、張似雲等前輩的啟迪後,專門研究張派藝術與戲曲嗓音的科學技法,借鑑西洋發聲,總結國劇藝術的演唱風格,使青年嗓音的科學研究向縱深發展。二十多年來勤勤懇懇代師傳藝,教授學生二百多人,四十多個班級,學生遍及全國各省市。

87年傳授五位張門弟子:王蓉蓉、張靜琳、雷英、董翠娜、張萍,分獲中央電視台京劇大賽“最佳獎和優秀表演獎”。

收了個加拿大弟子

蔡英蓮收藍蘭女士為弟子 蔡英蓮收藍蘭女士為弟子

2005年3月26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教授蔡英蓮在北京收下了“北美張派名票”藍蘭女士為弟子。蔡英蓮從事戲曲教育工作幾十年,僅僅收過四位學生。她說:“藍蘭雖為票友,但她對京劇張派藝術的孜孜以求和強烈的熱愛,深深地打動了我。藍蘭目前生活在遙遠的加拿大,由於許多客觀原因使她不可能到專業院校系統化地學習京劇表演藝術,傳統的拜師學藝,能使藍蘭在學習時間方面有極大的靈活性,也對京劇張派藝術在國外形成更大的影響有不小的幫助。今年恰逢‘大多倫多國劇社’成立30周年,他們的慶賀演出中,就有藍蘭參與主演的《龍鳳呈祥》,她也就借著回國來找我學孫尚香的活兒,讓我正式收下她這個徒弟。”

教唱京劇

蔡英蓮 蔡英蓮

2006年02月蔡英蓮教授連續在中央電視台“學京劇”欄目教唱京劇《秦香蓮》蔡英蓮教授指出:京劇《秦香蓮》一名《鍘美案》、又名《明公斷》。1953年由中國戲曲研究所改編,增加了首尾,使全劇更加完整,並改名為《秦香蓮》。聆聽著秦香蓮如泣如訴的唱段,你會從中感悟到戲曲唱腔的形象性、色彩性是很強的,演唱者要善於運用聲音化妝,通過口腔、鼻腔、頭腔的自如銜接來表現唱段情感。只有這樣才能將人物的性格特點巧妙的刻畫出來。

出版物

學京劇 張派青衣 學京劇 張派青衣

在中國戲曲藝術寶庫中,京劇藝術獨領風騷,一直受到我國人民的喜愛,廣大戲迷遍布大江南北、神州內 外。正因為文化的同根才使很多中國人重新認識了京劇,增強了民族自豪感,也增加了市場經濟建設的凝聚力。欣賞京劇需要一定的相關知識,它是打開藝術寶庫的鑰匙。社會上有一些介紹京劇知識的書籍,但同時能從教育角度針對戲迷的系列叢書不多。湖南文藝出版社審時度勢,與中國戲曲學院的有關專家進行反覆論證和研究,進行全方位的支持和協調,調研了社會上的一些出版資料,對本叢書做了精心的安排,並派專人專門多次往來於京湘之間,為本叢書的順利出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8年1月蔡英蓮教授編著的“學京劇”張派青衣,本書為該叢書之一,內容包括:青衣行當總述、張派青衣表演的規範性、學習張派的科學方法、張派經典唱段賞析、學習張派注意事項等。

全書共分五章分別是: 第一章 青衣行當總述 第二章 張派青衣表演的規範性 第三章 學習張派的科學方法 第四章 張派經典唱段賞析 第五章 學習張派注意事項

個人榮譽

1984年發表論文,《張派聲腔研究與旦角嗓音的科學訓練》獲文化部“科研成果獎”,連續發表論文十餘篇,填補了京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空白。

1992年為天津青年團創編新劇《錦袍情》獲文化部“優秀唱腔設計獎”。

1994年參加“中國京劇薈萃”,為張派劇目音配像40多出戲任指導老師。

1998年獲天津、煙臺市宣傳部“優秀園丁獎”。

2001年科研課題——“京劇聲、腔、技、能演唱”論文,發表在《中國京劇》雜誌。

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教學名師”。

多次在中央、北京電視台,中央、北京、天津廣播電台,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演講張派藝術。

在中央電視台“學京劇”欄目、北京電視台“戲迷天地”欄目、北京電台“空中大舞台”等欄目傳播京劇與張派,受到各界好評。

2004年獲得全國首屆新人表演“優秀園丁獎”;

同年中央電視台11頻道“跟我學”節目播出後深入到千家萬戶,受到各界好評。

活動年表

11歲考入中國戲曲學校,學藝九年。1965年畢業留校任教。

1972年向何敏娟、姜家祥等老師學習西洋聲樂。

1979年拜張君秋大師名下,成為入室弟子。

1980年12月3日,農曆庚申年十月廿六日:《北京晚報》主辦文革後首場京劇《四郎探母》演出

1980年11月30日,復刊不久的《北京晚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這樣一條轟動性的訊息:《應廣大讀者和觀眾的要求〈四郎探母〉即將公演由中國戲曲學院大專班和實驗京劇團聯合演出一批新秀登台獻藝》,宣布“京劇《四郎探母》將於12月3日至9日在天橋劇場連演七場。”

本次演出先由大專班和實驗京劇團分別各演兩場,然後選部分演員組成最佳陣容連演3場,共7場。

除此以外,11月30日的《北京晚報》第4版還刊登了一個通欄廣告,詳細介紹7天中每一天演出的演員,什麼時間、在哪兒售票等。12月1日、2日兩天,北京晚報除了在第4版繼續刊登《四郎探母》的廣告,還連續兩天在《京劇舞台群星燦爛》的總標題下,用整版的篇幅文圖並茂地介紹15名中國戲曲學院大專班及實驗京劇團的年輕演員。

在12月3日至12月9日正式演出的7天裡,《北京晚報》不僅報導了演出的盛況,並且在第一版先後發表了《百花盛開憑春風》、《京劇有危機嗎?》、《讓京劇舞台絢麗多彩》、《京劇需要八十年代的新星》、《如何對待掌聲》等五篇署名“本報編輯部”的評論文章,多為當時編委所撰;還刊登了記者過士行所采寫的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史若虛的專訪《從事戲曲四十春》等。

這次演出,轟動京城,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一萬多張戲票被搶購一空,很多人為買不到票而遺憾。

《四郎探母》演職員名單(坐宮、盜令、別宮、過關、被擒、見弟、哭堂、回令)(陳俊、翟建東、范永亮、李文林、郭玉林分飾楊延輝,王蓉蓉、徐美玲、張靜琳、陳淑芳分飾鐵鏡公主,楊瑞青、劉國英分飾蕭太后,徐紅、鄭子茹、李麗萍分飾佘太君,李宏圖、吳許正分飾楊宗保;舞台監督李金鴻、何金海、李甫春,王汶璋、李朝陽、金正明司鼓,教師王世續、程玉菁、楊韻青、蔡英蓮、王玉敏、李甫春、張金梁、鈕驃、李文才、楊明華、胡根萍,杜奎三、孫鴻生、劉震國、鄭重華、費玉明、杜鳳元操琴)

《四郎探母》的上演也受到了一些非難,說這場戲宣揚的是“叛徒哲學”,《北京晚報》不應該搞這樣的演出。事後也有人稱這是改革開放初期思想解放的一個典型事例。

2006年7月29日,農曆丙戌年七月初五日:王盼、儲蘭蘭、洪岩、王菲拜蔡英蓮為師

蔡英蓮在國家大劇院舉行大型講座 蔡英蓮在國家大劇院舉行大型講座

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張派藝術教育家蔡英蓮在北京安徽大廈收中國戲曲學院的在校生王盼、儲蘭蘭、洪岩和王菲為徒,平均年齡只有20歲。此次拜師,蔡英蓮建議讓王盼同時拜了王蓉蓉,成為王蓉蓉正式開山門收下的第一位徒弟。

2011年在國家大劇院舉行的“讓藝術走近每一個人”的大型講座中。蔡英蓮的講座獲得熱烈歡迎。

熱心觀眾紛紛請蔡老師簽名留念 熱心觀眾紛紛請蔡老師簽名留念

每場講座結束後大量聽眾報以熱烈掌聲。請求籤名的民眾絡繹不絕。

蔡英蓮與王潤菁郝世鵬合影留念 蔡英蓮與王潤菁郝世鵬合影留念

2012年2月1日春節期間由蔡英蓮整理藝術指導復排的,張君秋1979年版本《西廂記》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其中伴演鶯鶯的演員是張君秋的外孫女王潤菁。首演獲得成功。

最新動態

送給巴菲特先生的特殊禮物

參加股東大會送給巴菲特禮物 參加股東大會送給巴菲特禮物

2015年5月2日巴菲特股東大會在美國奧馬哈召開期間,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蔡英蓮女士和女兒蔡易娟為 巴菲特先生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國粹京劇表演藝術中,皇帝和皇后戴的帽子的精巧模型。”象徵著巴菲特在投資領域中至高無上的地位。禮物抬頭寫的是:“獻給心目中的英雄巴菲特先生的禮物”。

蔡易娟女士是國內研究巴菲特的資深人士,研究巴菲特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歷史,巴菲特已經成為她學習的榜樣和心目中的英雄。

蔡易娟女士帶著和母親蔡英蓮送給巴菲特的特殊禮物,參加了巴菲特的股東大會。在巴菲特股東大會召開期間,蔡英蓮女兒蔡易娟與楊寶忠等好友打出了感謝巴菲特的紅色橫幅,通過這樣的形式表達了對巴菲特先生的崇敬與感謝。

京劇旦角演員百科(一)

安雯
畢谷雲
畢楊
寶幼亭
白玉薇
鮑綺瑜
碧雲霞
遲小秋
曹玉慶
曹建紅
陳宇[京劇武旦]
常秋月
崇元碧
崔榮英
崔壽兒
儲蘭蘭
查思娜
彩福祿
程硯秋
程聯群
程玉菁
蔡英蓮
陳世鼎[京劇旦角]
陳陽[京劇旦角]
遲喜珠
陳正薇
陳嘯雲
陳彤仙
陳五兒
陳麗芳
陳德霖
陳淑芳
陳桂壽
陳永玲
陳開群
陳文啟
陳嬡
陳盛蓀
曹毅琳
杜近芳
翟墨[京劇旦角]
刁麗
段來喜
丁至雲
段麗君[京劇演員]
杜富興
戴韻芳
竇曉璇
董圓圓
董翠娜
鄧敏
丁曉君[京劇演員]
董雪平
戴綺霞
李喜鴻
劉筱衡
劉山麗
劉杉杉
方松齡
馮蘊
傅世蘭
傅世雲
方連元
馮子和
方小亞
鳳凰旦
粉菊花
粉牡丹
福芝芳
范韻芳
范富喜
馮金芙
范春桂
果湘林
耿巧雲
耿世華
貫榴生
貫紫林
郭敬悉
高玉倩
顧正秋
郭睿玥
郭雪香
高喜玉
郭明月
龔雲甫
郭偉[京劇青衣]
郭際湘
郭瑤瑤
龔蘇萍
關麗卿
郭小莊
高韻芬
葛香汝
高紅梅[京劇旦角]
胡文閣
侯宇
侯丹梅
侯玉蘭
扈金娜
胡喜祿
胡璇
胡碧蘭
胡金萍
胡菊琴
胡素仙
胡芝風
黃孝慈
黃桂秋
韓寶芬
韓慧梅
韓冬柏
黃樺
郝蘭田
韓鳳英
何喜春
劉琪
何佩森
何蕾
郝瑩
江新蓉
姜亦珊
冀韻蘭
姜雙喜
江汁
計斌慧
賈華
賈麗雲
賈世珍
賈桂喜
金友琴
金月梅
金嘯虹
金喜棠
金素雯
金佩芳
金素秋
金碧艷
金少梅
孔元福
康靜
李佩紅
呂慧敏
李海燕[京劇旦角]
李多奎
李維康
李玉祥[京劇旦角]
劉秀榮[京劇旦角]
李莉[京劇旦角]
李琳[京劇旦角]
李慧娟[京劇旦角]
劉丹丹[京劇旦角]
劉薇[京劇旦角]
李金泉
劉美娟[京劇旦角]
李宏[京劇旦角]
李世芳
劉玉琴[京劇旦角]
李國靜
李紹華[京劇旦角]
劉錚[京劇旦角]
李曉玉[京劇旦角]
李硯萍
陸義萍
呂洋
李玉壽
李連貞
李凌楓
劉桂娟
李喜泉
李金鴻
路三寶
李經文
李玉芙
李薔華
梁小鸞
李硯秀
羅巧福
李新蘭
劉寧[京劇旦角]
李佩卿
李淑媛
梁秀娟
劉佳[京劇旦角]
李香勻
呂琳[京劇旦角]
李鳴岩
李富齋
李紅梅[京劇旦角]
李玉茹
劉淑雲
林桂蘭
李妙春
李靜文
劉雙壽
李丹林
李玉芝
李蓉芳
羅蕙蘭
雷元碩
劉慧琴
厲慧敏
李文敏[京劇旦角]
律喜雲
李慧芳
劉長瑜
陸素娟
李世濟
雷金福
李盛泉
陸鳳琴
李麗芳
劉昭容
李炳淑
李占華
盧小玉
李多芬
李艷儂
劉喜奎
林麗娟
劉盛蓮
雷英[京劇旦角]
劉元彤
藍文雲
李薇華
李毓芳
羅福山
李勝素
李潔[京劇旦角]
劉慧權
李韻秋
劉連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