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源鄉

蔡源鄉

蔡源鄉位於遂昌西南部,所轄行政村是,定山頭村下村村郭塢頭村上村村甚坑村葉嶺村嶺頭村郭家嶺村大柯村。蔡源以山地為主,地勢較高,以種植稻穀、大豆等糧食作物為主。糧食、生豬是蔡源鄉傳統的主導產業。近年來,正培育發展茶葉、竹筍高山蔬菜馬蘭頭、木本藥材厚朴等新興產業。

基本信息

蔡源鄉位於遂昌西南部,距縣城50公里,東倚焦灘,南與王村口鎮相連,西靠黃沙腰,北鄰湖山鄉,鄉政府駐地下村村,海拔530米。據2004年底統計,全鄉總面積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1公頃,山林總面積5768公頃。蔡源以山地為主,地勢較高,以種植稻穀、大豆等糧食作物為主。糧食、生豬是蔡源鄉傳統的主導產業。近年來,正培育發展茶葉、竹筍高山蔬菜馬蘭頭、木本藥材厚朴等新興產業,現已初具規模。全鄉轄9個行政村,44個自然村,74個村民小組。至2004年,全鄉總人口4374人,戶數1336戶,以黃、、占三姓氏人口為多,占全鄉65%。
所轄行政村是,定山頭村下村村郭塢頭村上村村甚坑村葉嶺村嶺頭村郭家嶺村大柯村。
歷史沿革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遂昌為4鄉24都,蔡源鄉為保義鄉所轄的十九都。宣統三年(1911年)5月,實行地方自治,全縣分10個自治區,蔡源鄉為保禮區管轄範圍。民國初,縣以下行政區劃用清末舊制,設10區,民國17年(1928年)6月,推行村里制,縣分10區、9里、74聯合村,蔡源為保禮區。民國28年5月,調整鄉鎮區域,縣分為5區、5鎮、35鄉、275保、2910甲,蔡源鄉與焦石婁鄉合併為蔡溪鄉,屬於王村口區管轄。1949年解放初沿用蔡溪鄉名,1950年蔡溪鄉調整為蔡溪、焦嶁兩鄉。1956年焦婁鄉和王村口鄉的塘坑村劃入,稱蔡溪鄉;1958年9月,撤消區級建制,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制,蔡溪鄉屬於躍進人民公社蔡溪管理區。1959年稱王村口公社蔡溪管理區,1961年稱蔡溪公社。1983年4月,蔡溪公社分置為蔡源、焦灘兩公社;6月,政社分設,蔡溪公社改為蔡源鄉。1992年6月,浙江省境內實行“撤區、擴鎮、並鄉”遂昌縣設20個鄉鎮,蔡源鄉保留。
蔡源鄉2004年工業總產值512萬元,農業總產值126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118元。2000年10月蔡源鄉被省政府列入浙江省“百鄉扶貧攻堅”鄉鎮之一,2003年又被列入省“欠發達鄉鎮”。到2004年,建設下山脫貧點,安置下山脫貧戶38戶,危房改造127戶,移居到外地鄉鎮198戶,在扶持農業開發項目中,新發展種植茶葉52公頃,茶園改造37公頃,新種毛竹73公頃,改造毛竹基地58公頃,新種中藥材87公頃。新建茶廠2家,蔬菜加工廠2家,供銷合作社1家,加強科技技能培訓,舉辦各種培訓班45期,有4000餘人接受了培訓,四年共投入各項扶貧資金500多萬元,其中下山脫貧300餘萬元。蔡源鄉面貌大大改善,生活生產條件提高幅度極大,農民存款從2000年全鄉500萬元到2004年1000萬元,人均收入從2000年的1408元到2004年的2118元,年增長10%以上。
1998年5月,由比利時華商會會長杜樹輝先生捐資100萬比利時法郎在上村村南山下修建了一座建築面積達970平方米的新教學大樓。1998年秋撤併所有村國小,國中於2002年9月撤併。2003年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鄉收繳醫療保險金66580元,農民參保率81.8%。1973年12月,石練至大洞源公路建成通車,鄉所在地每天始有班車通往縣城。1997年,蔡源鄉開始安裝程控電話,目前全鄉安裝電話381部。2002年,移動、聯通兩家通信公司先後在蔡源建立基站,網路覆蓋全鄉各村。2002年完成焦灘至蔡源的道路硬化工程。鄉所在地大小道路基本實現硬化,中心村安裝了路燈。2003年5月,全鄉完成農網改造,電價城鄉同價,減輕農民負擔。同年,完成下村武堂坑防洪堤建設。2004年,實施康莊工程,將對大柯村機耕路進行拓寬硬化,郭塢頭村機耕路的拓寬。1996年,廣播線路設備更新,入戶率達90%,通村率達100%。1997年後安裝有線電視,2003年底有電視用戶812戶,網站覆蓋全鄉8個村。2003年遂昌縣聯網電視信號接到蔡源鄉。

蔡源文化

蔡源米塑
蔡源鄉民間有一個習俗,每逢喜慶節日、婚喪嫁娶或慶祝壽辰,都要捏制米塑。據宗譜記載,蔡源鄉這項民俗起源於公元979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起初,人們捏制米塑用作祭拜神靈、祖宗以祈求平安、豐收,製作方法和形狀單一。沿襲至今,米塑在蔡源已不僅僅是這一用途,它還成了一件民間藝術品,製作工藝和造型層出不窮。2005年,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縣文化部門對蔡源米塑的歷史淵源進行了詳細查證。相傳一千多年前蔡源有24位結拜兄弟,他們專為老百姓打抱不平,除惡揚善,後來成了仙。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建蔡王廟,每逢過年過節祭拜。但由於條件限制,許多祭品無法獲取,老百姓便做米塑以代替各種祭品。
蔡和臉譜
“蔡和班”最早建立於明代嘉靖(乙已)二十四年(1545)。創始人金小文,起初提線木偶戲,後改辦人戲即“蔡和班”。有“蔡和班”演出的同時就有了“蔡和”臉譜。“蔡和”臉譜歷史悠久,幾經興衰,風風雨雨。1886年,“蔡和班”由於管理不妥,“蔡和班”逐漸衰敗。1904年,蔡和班重新組織
演員恢復演藝。1919年發展新、老蔡和班,當時名聲響譽四方,演出劇目達108本大戲。民國31年後形勢動盪不安,蔡和班再次蕭條。三中全會後,蔡和班又組建了演出隊伍,熱鬧幾年,由於市場經濟的衝擊,演員外出搞經濟,造成演員青黃不接現狀,停演近20年。2006年11月借省東海明珠業務試點之機會,在當地鄉、村領導重視和支持下,老藝人張承書、鄭存知努力下,“蔡和班”組織新、老演員培訓2個月,沉寂已久的“蔡和班”臉譜再次登台亮相。
蔡和臉譜代代相傳
第一代、金小六,已故,學藝年齡1543年。
第二代、鄭樟壽,已故,學藝年齡大致1886年。
第三代、張福良,已故,學藝年齡大致1900年。
第四代、石貴,已故,學藝年齡大致1919年。
第五代、張承書,健在,學藝年齡14歲,1941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