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臣
蔡源(?~1132年)字濟夫,號世洪,周文王第五子蔡叔度後裔,東漢丞相蔡淑二十一世孫。蔡源稟賦卓異,少有才名,宋哲宗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 科考,因奸黨李清臣、楊畏作祟而
落第,但蔡源毫不氣餒,居家十年苦讀不輟。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終於榮登龍榜,進士及第。皇帝深深為他刻苦治學的毅力感動,特許配宗室長女與他為妻,人稱郡馬。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7年),遷秘書郎(掌集賢院、史館、昭文館及秘閣圖籍)、值煥章閣學士(保管皇帝御製品)。自此徙家於汴(今開封)。蔡源甘於清苦,筆耕不輟,研究儒家典籍多有建樹。由於靖康之變(公元1126年),金虜攻陷汴京,擄走徽、欽二帝,蔡源於匆忙間攜家隨高宗趙構護駕南遷,文稿散佚無存。蔡源僑居南宋臨時首都臨安(今杭州時,名齋號為積翠軒。眼見國土破碎,生靈塗炭,他整日盤桓哀嘆,鬱鬱寡歡。一天,友人給他畫了一幅像,他在《自題小像》中慨然自責:“靖康以前,我不能維護國運,而致聖駕之南遷;靖康以後,我不能恢復中原,而致帝業之偏安。徒懷忠而鬱郁,空對影而自憐。”憂國之情溢於言表。然而,高宗趙構不僅貪圖享樂,不思恢復中原,還任用奸邪,殘害忠良,使他愈加氣憤和失望。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蔡源久郁成疾,終於一病不起。臨終時,他把孩子們召至床前,諄諄告誡:“吾宗世受宋恩,汝能恢復中原則仕;否則,免顏立朝。”還說:“余先世居汴(指中原地區)。汴有三蔡:上蔡、新蔡、下蔡,余祖居蔡州新蔡。”
蔡源抱恨而終後,葬於西湖涌金門外玉泉池西畔。其子皆遵父命,棄官歸隱。他的三個兒子,皆郡主趙夫人所生。長子維孟,字太伯,奉母徙蘇州洞庭山;次子繼孟,字仲伯,徙烏程(今浙江省吳興縣);三子承孟,字季伯,徙居德清。從此,蔡源後裔繁衍吳越,遂成名門望族,歷代人才輩出。 南宋張浚《秘書公贊》
偉哉夫子 巍乎秘書 仲候遺胤 天挺神姿 股肱元良
扈駕南弛 子孫繩蟄 繁衍吳越 永世佩德 念茲在茲
當代中學歷史教師
人物簡介蔡源:本溪市第一中學歷史教師,從教近20年來,蔡源老師先後被評為本溪市中學歷史
學科帶頭人、市級骨幹教師、東北三省“十佳”歷史教師、本溪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現任本溪市第一中學辦公室主任,遼寧省中學歷史教學研究會理事會理事,遼寧省普通高中教學用書學科評審專家庫成員、普通高中新課程骨幹培訓者遼寧省專家組成員、本溪市中學歷史教學研究會理事會副秘書長、本溪市高考歷史學科中心備課組組長。教學特點風格鮮明、導教並重、碩果纍纍的教師
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蔡源老師逐漸形成了“趣、實、活、新”的教學風格,即在幽默、詼諧的語言中廣徵博引,為學生創設較為逼真的歷史情境,拓展學生的歷史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不僅使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掌握大量的歷史知識並熟練運用解題技巧,即使面對難度極大的高考歷史試題也能應對自如、遊刃有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此外,他在歷史教學中還特別注意對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在對古今中外典型人物、事件的講述中,巧妙地加入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等思想教育內容,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淨化、思想得以升華,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有了很大提高。
蔡源老師自1988年參加工作至今,先後14年擔任高三畢業年級的歷史課教學任務,從1999年~2007年更是連續9年擔任高三歷史教學任務。他任課的班級歷史學科的高考成績多次名列全市第一名,並且有五次進入遼寧省重點中學協作體(共二十重點中學)的前八名。蔡源老師具有堅實的歷史專業基礎理論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2000年奪得全市高中教師教材考試歷史學科第一名。
學者型、研究型、現代型的教師
蔡源老師認為,增強科研意識、提高科研能力,將歷史教學與歷史教學科學研究緊密結合,是提高歷史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歷史教師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從參加工作開始,蔡源老師就努力在教學研究方面進行探索,先後有10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相關會議、刊物上交流和發表,其中《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提高中學歷史教學質量與效益》一文被《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東方教育》雜誌2005年第一期刊用。蔡源老師還先後承擔了“十五”期間3個國家級和省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其中國家級課題《現代教育技術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整合》被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評為優秀科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課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管理模式研究》被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評為優秀科研成果。蔡源老師還先後獲得遼寧省中國小教師教育信息技術二級水平合格證書、教育部頒發的全國“信息技術及套用培訓”教育工程Dreamweaver技術證書,是學校公認的信息技術方面的骨幹教師。
無私奉獻、扶掖後進、甘當人梯的教師
蔡源老師是本溪一中對外交流的"視窗"教師之一,多次主講公開課、高三歷史複習課、講評示範課,受到本市教師、外地教育部門及同行的高度評價。2005年4月,受遼寧省教育學院的指派,為全省高二歷史教師做高中歷史選修教材《中國古代史》的教材培訓,受到與會領導和教師的一致好評。
蔡源老師堅信“人格是最高學位”,面對外校前來求教的教師,他從來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最受市里老師信任的教師之一。對待組裡的年輕教師,他更是積極指導,悉心培養,從思想上進行敬業精神教育,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師德;組織他們探討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在他的指導下,冷冬、王茹、王浩江等年輕教師很快成熟,成為業務骨幹,其中冷冬在2000年本溪市高中教師歷史教材考試中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與蔡源老師並列)。
“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成功在於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探索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這是蔡源老師最喜歡的格言,也是其今後教育生涯的動力和目標。
記得有一個班的同學叫他“天真的小胖子”,形容得很恰當,因為歷史課堂上的蔡源老師天真得就像個孩子。蔡老師講課有點像百家講壇,其中還夾雜著個人的小狡猾,有時將一些笑話,有時還自嘲幾句逗大家開心。老師風趣的授課方式給枯燥的歷史注入了時代的活力,更貼切點說就是融合些時尚的元素來縮短師生間的代溝。老師板書永遠是工工整整的,字裡行間中透著嚴謹的學術之風。在他看來,書上的每一句話似乎都是考題,時刻提醒著大家“注意,這將是一道選擇題……”“這句話可能出一道大的問答題……”可見老師備課之認真。聽老師答疑時會感到歷史厚重感和老師為人的穩重,他一點一滴、一絲不苟地分析著、啟發著學生,總能給人一中踏實感。上高一時歷史晚自習答疑,應該是晚上七點半放學,老師給我們幾個講題一直到晚上八點多。老師是辦公室主任,可什麼事都得老師親自做,就連列印個什麼檔案、裁個紙貼個標籤、採購個什麼東西……都是他的活。忙的時候會看到他胖胖的身影在走廊里跑來跑去。老師很民主,也很寬容,從來沒看他批評過同學,老師教過的每一屆學生都非常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