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教育文選

蔡元培教育文選

《蔡元培教育文選》是蔡元培編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於1980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書名:蔡元培教育文選

作者:蔡元培其他作者:
ISBN號:
價格:RMB0.85
發行地:北京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1980
頁數:252頁
開本:19cm

作者簡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號孑民。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出身於錢莊經理家庭,父親早亡,全靠母親克儉撫養。他自幼刻苦好學,1883年17歲考中秀才,18歲起充當塾師兩年。1889年中舉人,1892年考取進士,被點為翰林院庶吉士,後授職翰林院編修。1898年維新變法失敗後,蔡元培深感清政府“無可希望”,斷然棄官離京南下,從事教育工作,以啟發民智。這是他教育救國論思想的最初萌芽。同年9月,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即校長),這是蔡元培服務於新式學校的開始。
1901年7月間,蔡元培到上海,任澄衷學堂代理監督。8月,任上海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學生有邵力子、胡仁源、謝無量、李叔同、黃炎培等40人。蔡元培注意向學生灌輸愛國思想和提倡民權、女權,組織“演說會”,經常評論時政。1902年4月,他同葉瀚、蔣智由等發起組織中國教育會,並任會長。同年秋,創辦愛國學社和愛國女學,任總理(即校長),“表面上辦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
1904年冬,蔡元培與陶成章等組織光復會,任會長。1905年他加入中國同盟會。1907年夏,蔡元培赴德國留學,入萊比錫大學研究哲學、美學、心理學等。在留德期間,蔡元培一面研究學問,一面從事著述,編著了《中國倫理學史》、《中學修身教科書》,翻譯包爾生的《倫理學原理》。1911年武昌起義後回國。次年1月,蔡元培就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發表了《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批判了清末欽定教育宗旨,提出了以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南北政府成立後,蔡元培繼任教育總長,召開了全國臨時教育會議,主持制定和頒布民國學制,改訂各級學校課程,廢除尊孔讀經,實行國小男女同校,推行社會教育等。同年7月,因不滿袁世凱專制統治,辭去教育總長職務,再次赴德國留學,仍入萊比錫大學聽課。次年,赴法國考察教育。1915年,他與吳玉章、李石曾等在法國組織留法勤工儉學會和華法教育會,提倡勤工儉學。
蔡元培先生是我國近代史上開一代風氣的教育家之一,中外敬仰。近日略覽了《蔡元培教育文選》,對這位可敬的先生又深了許多了解,他並不再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他的很多教育言論卻很是些實在的東西。
對比我們的國小教育,現在的國小教育在“宏”方面有了相當的發展。現在的許多小孩興趣很廣泛,並不局限於只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有的甚至在某一方面有相當的造詣。這就進而先生所說的“約”的地步。“深”是學生後期的發展,在國小階段學生的智力,時間畢竟有限,在那些方面的研究並不會很深,在中學、大學、甚至在大學後的繼續教育如何保持並發展自己的優勢,便是自己能否在這方面有突出成就的重要因素。而“美”,是總領這一切的靈魂。這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純粹精神上的東西,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講他們並不能領會其中的精髓,而我們可以把他們往這方面引導,這也和我們的德育相聯繫的。
另外蔡元培先生力倡“尚自然、展個性”。
“尚自然、展個性”是蔡元培針對封建教育無視學生的特點,違反自然,壓抑、禁梏、束縛個性而提出的教育主張。蔡元培認為教育要順應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實際,指出“守成法”與“尚自然”、“求劃一”與“展個性”是新舊教育的分水嶺。為此,提倡教育科學的實驗研究要擯棄注人式教學方法,強調用啟發式進行教學,特別是學生自動、自學、自己研究的方法。獨特性不單單是個性的外在表現形式,還是個性得以確立的表征,是個體內在自然——天賦的凸現、顯發的確證。
鑒於主體性與創造性的獨特性是個體個性發展程度的標尺,也就是說,越是具有以主體性與創造性為底蘊的獨特性,個體的發展程度就越高,個體自我實現的程度越高,那么個體內在自然——潛能的實現程度也就越高。
所有個人的獨特主體性的正常健康發展或自由發展,會給人類集體的發展與人類整體的發展,提供最豐富生動的動力和源泉,在每個人的這種發展的互動作用中,每個人的人生將會獲得應有的意義和價值。
當自由的權力成為每個個體的實際權力(特別是思想的自由),自由才不會是空洞的概念。一個社會只有以個人為本位、為目的,為每個個體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儘可能地提供最佳條件,這個社會才能在整體上大踏步地前進。
先生的素質教育思想也在教育史上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蔡元培認為:人天生具有修養德性、吸取知識的能力,具有發展至善的可能性。要使可能性變成現實,必須經過教育。

目錄

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
向參議院宣布政見之演說
全國臨時教育會議開會詞
在愛國女學校之演說
在北京通俗教育研究會演說詞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在南開學校全校歡迎會演說詞(周恩來同志筆錄)
以美育代宗教說
大學改制之事實及理由
北京大學校役夜班開學式演說
《北京大學二十周年紀念冊》序
讀周春岳君《大學改制之商榷》
《中學國文科教授之商榷》序
新教育與舊教育之歧點
北京大學在專門以上各學校校長會議提出討論之問題
德國分科中學之說明
勞工神聖
《北京大學月刊》發刊詞
致《公言報》函並附答林琴南君函
附錄林琴南致蔡元培函
歐戰後之教育問題
科學之修養
貧兒院與貧兒教育的關係
一九一九年五月十日給北京大學同學的信
告北大學生暨全國學生書
回任北京大學校長在全體學生歡迎會上演說
北京大學二十二周年開學式演說詞
國文之將來
國外勤工儉學會與國內工學互助團
工學互助團的大希望
去年五月四日以來的回顧與今後的希望
在平民夜校開學日的演說
餘姚汝湖乙種農學校記
在國語傳習所的演說
北京大學第二十三年開學日演說詞
在北京大學話別會之演說詞
在華法教育會歡送會演說詞
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
何謂文化
對於師範生的希望
對於學生的希望
在愛丁堡中國學生會及學術研究會歡迎會演說詞
北京大學歡迎蔡校長考察歐美教育回國大會上演說詞
全國教育會聯合會所議決之學制系統草案評
教育獨立議
非宗教運動
運動會的需要
五四運動最重要的紀念
美育實施的方法
湖南自修大學的介紹與說明
附錄《湖南自修大學組織大綱》
漢字改革說
中華教育改進社第一次年會日刊發刊詞
國立大學與省立大學分別設立議
北京大學成立二十五周年紀念會開會詞
市民對於教育之義務
對於籌辦杭州大學之意見
全國教育會議開會詞
全國教育會議閉會詞
大學教育
美育
以美育代宗教
三十五年來中國之新文化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
我所受舊教育的回憶
論大學應設各科研究所之理由
對於讀經問題的意見
我青年時代的讀書生活
我在教育界的經驗
附錄
吳玉章:紀念蔡孑民先生
重慶《新華日報》社論:懷念蔡孑民先生
延安《新中華報》:延安各界舉行追悼蔡元培、吳承仕先生大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