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蔡亞林](/img/3/e77/wZwpmL1cDM1ITMwUDO0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1g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蔡亞林從小就是學校的體育“明星”,喜歡滑冰、排球,愛玩愛動,喜歡舞槍弄棒,1991年的寒假,經體育館館長推薦,國中一年級的蔡亞林被父母送到承德市體校射擊隊。蔡亞林一進射擊隊,看到那些小隊員凝神屏氣的樣子,以及氣步槍運動員那身硬質皮衣,還有護肘護膝什麼的,複雜得像特種兵,他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此後一個月里,他訓練的內容主要是舉槍和跑步。一個寒假下來,就打了十幾發子彈。
運動生涯
![蔡亞林](/img/8/420/wZwpmL2cTNyMjM4kDN0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5Q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991年,蔡亞林進入承德市業餘體校開始練射擊;
1994年底,進河北省隊,師從寧立佳的教練常靜春;
1997年底,入選國家隊;
1998年,參加曼谷亞運會,獲得10米氣步槍個人冠軍、團體亞軍;
2000年,在悉尼奧運會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奪得金牌,以696.4環的成績打破了該項目695.7環的奧運會紀錄;
2001年,參加全運會,蔡亞林先是在男子氣步槍比賽中被擠出三強。兩天后男子50米小口逕自選步槍3×40項目的資格賽上,名次第20名。
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在男子射擊10米氣步槍比賽中,由李傑、張付、蔡亞林組成的中國隊打出了1788環的好成績,不僅獲得該項目金牌,而且打破了俄羅斯隊創下的1785環的世界紀錄;在男子50米自選步槍團體賽中蔡亞林和隊友姚燁、邱健打出了3472環的創亞運會紀錄成績,榮獲男子50米步槍團體金牌。
2004年,退役。
獲獎記錄
個人 |
|
團體 |
|
榮譽 |
|
生涯數據
年份 | 賽事 | 項目 | 數據 | 備註 |
2000年 | 悉尼奧運會 | 男子10米氣步槍個人 | 696.4環 | 破奧運會紀錄 |
2002年 | 釜山亞運會 | 男子10米氣步槍團體 | 1788環 | 破世界紀錄 |
2002年 | 釜山亞運會 | 男子50米自選步槍團體 | 3472環 | 創亞運會紀錄 |
個人生活
![蔡亞林](/img/2/8b3/wZwpmLwATO0UzM4gTN0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4U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蔡亞林的父親在當地一所職業高中教歷史,母親是一所國小的數學教師。他媽媽剛退休時還給學生辦輔導班,後來得了腦血栓,行動不自如。
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幕式當晚,因為蔡亞林第二天有比賽,隊里領導沒有讓他參加開幕式,想讓他早點休息。而他偷偷溜出房間和一群“老外”在奧運村的小山上撒歡兒,以手勢為主要交流方式和國際友人們掏著“心窩子”。他們慵懶地欣賞著漫天的煙花,相互合影留念。他覺得這就是奧林匹克倡導的友誼。
獲得悉尼奧運會男子10米氣步槍金牌,媒體報導說他是一匹“黑馬”,蔡亞林說“‘黑馬’指的並不是我自己,而是男子氣步槍項目。在蔡亞林的記憶中,分量最重的一塊金牌不是這一塊金牌,而是曼谷亞運會男子10米氣步槍金牌,因為最後一槍打出了10.8環,一下子銅牌變成了金牌。
![蔡亞林](/img/0/b17/wZwpmLxYjM2AzNzczN1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3c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002年10月9日,蔡亞林帶著金牌從釜山亞運會歸來,一下飛機,就得到噩耗:母親已經在1個月前去世了。蔡亞林一路哭著趕回承德。喪事辦完之後,蔡亞林望著那么多的金牌再次流下眼淚,他哭著將那些金牌一把抓起,全都扔到了窗外。
蔡亞林退役之後,創立了河北省蔡亞林射擊俱樂部,這是河北省第一家射擊俱樂部。他提出了以“射以觀德”為核心的射擊文化內涵,期盼射擊運動早日成為人們休閒體育的一部分。
社會活動
![蔡亞林](/img/b/42b/wZwpmL4gTM5ITO0AjN0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wY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作為我國射擊運動界的傑出代表,蔡亞林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接力活動。
2008年7月29日,隨著最後一棒火炬手——2000年悉尼奧運會射擊冠軍蔡亞林在河北省體育館點燃聖火盆,北京奧運火炬接力石家莊站傳遞活動圓滿結束。
2008年蔡亞林成為河北射擊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
2016年6月21日,奧運冠軍蔡亞林首個簽名送祝福 “祝福中國健兒 里約奧運奪金”萬人簽名。
社會評價
蔡亞林,就像陀螺一樣,幾乎一切生活都在圍著射擊轉。( 新華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