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台站代碼:34004
所在位置:蒙城縣小澗鎮黃柏山
海拔高程:54m
地質條件:台站地處郯廬斷裂帶的西側,北西向的渦河斷裂從台站南東側通過。台站岩性為震旦紀砂岩
台站占地:9330m2
建築面積:1498m2
台站類別:國家基本台
隸屬關係:安徽省地震局
歷史沿革
根據1975年全國趨勢會商會確定的重點監視區,國家地震局要求在蒙城縣建地震台,以加強對蘇、魯、豫、皖地區地震活動的監控。1976年底,蒙城台開始選址建設,1978年6月竣工,同年,測震、地電、短水準開始觀測。測震儀器是DD-1型短周期地震儀和DK-1型中周期地震儀,以後又先後裝備了513型中強震儀、5倍強震儀;地電儀器為DDCJ-1儀。1979年,地磁手段投入正式觀測,使用儀器是72型三分向相對記錄儀。1981年,蒙城地震台被國家地震局列為Ⅱ類基本台。1983年,台站增上G816地磁核旋絕對觀測。1984年1月,基式地震儀開始試記。1986年,增上CB3三分向地磁相對記錄儀,同時停止短水準測量。1992年,台站增上CJ6偏角磁力儀。2000年1月,CTM-DI偏角傾角儀、ZD8B數字地電儀和ZD9A地電場儀投入使用。2001年1月,測震手段進行了數位化改造,使用儀器為FBS-3電子反饋中周期地震計。
台站供水為自備井水,供電使用農用電,生活和交通便利。
國家基地
我省唯一“國家級”觀測站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共同構成了國家科學研究的實驗基地,在國家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06年科技部在地球物理領域開展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評估和遴選工作,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成為首批14個國家野外站之一。
主要任務
蒙城野外站由中國科技大學與省地震局共同建設,以蒙城地震台站為基礎,新建了兩大中心和六大實驗研究室,增添了國際先進的探地雷達、雷射雷達等多種儀器,其主要任務是監測郯廬斷裂和秦嶺-大別造山帶這兩個控制中國構造運動的重要邊界運動過程,提供高質量可靠的地震、變形、重力資料,為科學家破解中國這兩大構造邊界演化之謎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我省及鄰近省份的地震活動性、地震預報和地球物理學研究提供可靠的資料。同時,該站還將通過高質量可靠的地磁觀測和高水平的太陽物理、磁層物理的研究,解決磁暴的早期預警問題,為蘇、浙、滬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發展提供科學保障。
觀測區域
這個野外觀測站是2010年12月23日揭牌的,據該觀測站站長、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倪四道介紹,在全國範圍內,這樣“國家級”的野外觀測站只有14個;在安徽省是唯一一個,且除了上海和武漢,周邊的江西、江蘇、河南等省都沒有如此級別的。
高級別的觀測站肯定不會小,“占地9330平方米,一共有6個實驗研究室,有18種觀測手段,可以說是個立體綜合的地球物理野外觀測科研基地。”
選址蒙城“一舉兩得”
為什麼一個國家級的觀測站會“相中”蒙城這個地方,而且還是在荒郊野外?
“既然是‘偷偷’的監測,那就要選擇偏僻的地方,而且還要安靜。”倪四道說,“如果離城市太近,人流、車流對儀器的觀測都有影響,科研數據會不準確,所以要離大城市遠一點。”
此外,蒙城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它恰好處於兩條地震帶的交匯處,可以監測到郯廬斷裂帶和秦嶺—大別造山帶。”而這“兩帶”也是控制中國構造運動的重要邊界。
目前,觀測站已開展測震、電磁、形變、流體等27個測項的地球物理觀測工作,並將增加GPS、重力等10個野外觀測項目。觀測站站長、中國科技大學倪四道教授表示,該站地震監測儀器十分先進,方圓幾百公里內發生2到3級小震、全球任何地方發生5.5級以上地震,觀測站都能第一時間監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