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齊(Jangqi)蒙古族佛教人員使用的一種服飾。為厚毛料或布料,因服用者身份不同而異,也稱斗篷。有時包裹經卷用的杏黃色綢緞或布料方形單子也稱章齊。蒙古僧眾所說的“章齊阿熱拉扎呼”,是一句特殊用語,專指“轉世”。
法衣(Nomunhubqasu)蒙古族和藏族出家人的服飾。佛教制度允許出家僧人為養活自身可以持有如法合度的衣服,其中重複衣、上衣、下衣、裙、副裙、掩腋衣、副掩腋衣等十三種服飾是生活所必需的。不同的衣服應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場合穿用。法衣的原料以及顏色也是有選擇的,如衣料不得過優過劣,顏色不用八大正色。凡僧尼所穿的被認為不違背戒律、佛法的衣服,皆可稱為法衣。《釋氏要覽》卷上:“律有制度,應法而作,故曰法衣。”
額仍格(Eringge)蒙古族佛教人員的服飾之一。喇嘛上身的無袖穿著,形似坎肩。
那木珠爾(Namjur)蒙藏佛教僧眾使用的一種服飾。梵文稱僧伽胝,指佛教比丘所用僧衣十三資具之一。那木珠爾是藏文snamsbyar一詞的音譯,它是外面有龜背紋的一塊布,披起來長可及膝。
善塔布(xantab)蒙古族和藏族僧眾所用的服飾,是一種裙子。此裙一般長五肘,寬二肘,穿於下衣之內。蒙語善塔布是藏語音譯,蒙古人有時又把它稱作班扎勒或豪日麥布齊。班扎勒(Banjal)蒙古族和藏族佛教人員的一種服飾,相當於內裙或襯裙,一般為白色。藏語把這種貼身下衣或貼身裙子稱作Smadgyogs。
五佛冠蒙古族和藏族佛教所使用的頭飾之一。亦稱“五佛寶冠”、“五智冠”、“五寶天冠”等,簡稱“五佛冠”或“寶冠”。此冠前方豎列五瓣,每瓣均有一佛坐像,中有頂髻,兩耳旁有飄帶。這是如來諸佛所戴之寶冠,寶冠中的五佛分別為不動佛、寶生佛、無量光佛、不空成就佛和毗盧佛。
唐徐(Thangzhu)蒙古族和藏族佛教入員所戴的一種帽子。一般指原西藏地方政府僧官夏季所戴圓盤高頂、塗有杏黃色油漆的帽子。
班沙(Panzhwa)蒙古族和藏族佛教學者專用的一種帽子。帽頂尖長,左右有飄帶。原為班智達戴的帽子。故稱班沙。
相關詞條
-
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
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是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地區手工藝。馬具的製作技術,伴隨著“馬背民族”自遠古一直走到今天。科左後旗馬具製作手工藝人製作的馬具,其...
技藝歷史 民俗文化 技藝榮譽 傳承人 -
阿拉善盟
建制沿革原始社會“阿拉善”是賀蘭山的音轉,賀蘭山名源於匈奴族賀蘭部在此住牧,阿拉善因賀蘭山而得名。阿拉善地區是遠古人類的發祥地之...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阿拉善
簡介阿拉善左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中衛市相望,西與甘肅省武威市、白銀市相連,東北與巴...
簡介 經緯度 地域概況 地質地貌 歷史 -
薩滿教[中國少數民族民間信仰活動]
、蒙古族薩滿教、中亞薩滿教、西伯利亞薩滿教。薩滿(珊蠻)(Shaman,巫師...祭壇。它在我國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間的影響根深蒂固。直到後來,甚至在佛教...胡,至今南北少數民族風俗都有有薩滿文化遺存。佛教在14世紀後在相信薩滿教...
宗教介紹 歷史起源 基本觀念 信仰崇拜 祭祀活動 -
喇嘛教寺廟舞蹈
喀喇沁旗善同寺表演。 詳細介紹 跳神 流傳在中國藏族、蒙古族、滿族、土族、裕固族地區嘛教寺廟中的一種宗教舞蹈形式。喇嘛教是佛教傳入西藏後...民族宗教舞蹈。由於嘛教屬於佛教的一支,因此這種寺廟舞蹈,也保留著許多佛教...
詳細介紹 羌姆 查瑪 文化特點 相關連結 -
薩滿舞
;鄂溫克族薩滿舞的服飾要綴以獸骨、獸牙,所用的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樂器,其鼓面...蒙古族的《安代舞》、滿族的《單鼓舞》、《腰鈴舞》、錫伯族的《抓鼓舞》都是...的香火,表示已請來“金花火神”。 蒙古族稱薩滿舞為“博”、“博舞”。過去...
介紹 薩滿 起源 歷史 維吾爾族薩滿舞 -
中國舞蹈
源頭中華民族的舞蹈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記錄中華民族舞蹈發展軌跡的文物圖像和文字,連綿不斷,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罕見的。距今...
源頭 夏商 西周 東周 春秋戰國 -
中國[全國]
詞義中國中國,又有“華夏 ”、“中華 ”、“中夏 ”、“諸夏”、“諸華”、“神州”等代稱。“夏”,在商、周以前有夏;“華”,是指...
詞義 首都 國徽 歷史 地理 -
中國
詞義中國中國,又有“華夏 ”、“中華 ”、“中夏 ”、“諸夏”、“諸華”、“神州”等代稱。“夏”,在商、周以前有夏;“華”,是指...
詞義 首都 國徽 歷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