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山學校

蒙克山學校

塔河林業局蒙克山學校是一所國小地級合格學校。位於蒙克山綜合林場居民區的西北側。現有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00餘人;教工20餘人,專任教師15人,行政人員2人。學歷合格率98%。教師中有國小高級教師5人,一級教師5人,二級教師3人,三級教師3人。

學校簡介

人氣指數:628
塔河林業局蒙克山學校是1所中國小合一的九年制地級合格學校。位於蒙克山綜合林場居民區的西北側。現有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0人;教工32人,專任教師25人, 行政人員2人。學歷合格率98%。教師中有中學一級教師3人,二級教師1人,三級教師3人。國小高級教師5人,一級教師5人,二級教師3人,三級教師3人。學校校園占地面積為10000平方米。校園內有垂柳、楊樹等2000餘棵, 綠樹成蔭,規劃合理。校舍建築面積為1450平方米。其中有兩層教學樓1座,含教室9個,辦公室5個,實驗室、會議室、微機室、電教室、衛生室、體育室各1個,還有地面衛星接收設備1套,錄音、錄像設備各1套,室外硬化籃球場1個,排球場1個。
蒙克山學校始建於1973年,當時名為“蒙克山公社子弟學校”。後來校名始終隨著林場名字的更換而更換,但一直簡稱為“蒙克山學校”。學校始建時,只有兩名教師,十幾名學生,以一家住戶的板夾泥房為臨時教室,進行複式教學,校舍不固定,僅在1973-1978這6年時間裡,學校就搬遷4次。

歷史情況

1979年,蒙克山林場把1棟300 平方米的辦公室交給學校。從此,1-5年級的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教室,結束了二部教學的歷史。
1988年春,林場自籌資金46萬元,建起了第一座750 平方米的教學樓。1989年,又自籌資金19萬元,擴建了400 平方米的教學樓。1992年學校購置了2.3萬元的電化教學設備,建立了“衛星地面接收站”,購置了電視機、投影儀以及其它電教器材。1997年12月,學校自籌資金40.000元,購置了15台電腦和1台多媒體,辦學條件進一步現代化。隨著教學條件改善,學生入學率逐年提高,學生數量也由開始時的十幾名、幾十名增加到現在的200多名。
建校之初,只有2名教師,當時學歷合格率為0%。後來,雖有國家師範學校的畢業生陸續調入,由於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等原因,任職時間不長都相繼離去。文化大革命中,教師流失嚴重,師資水平下降,學歷合格當時只有23%左右。文革後期,有不少師範學校畢業生分配入校,師資水平有了提高。1989年以來,又有大批大中等師範學校畢業生分配入校,師資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學歷合格率躍至89%左右。
自1994年國家下發《中國小教師學歷達標》檔案後,廣大教師紛紛到各類院校進修學習,僅三年時間,中學教師學歷合格率就由原來的36%提高到92%;國小教師學歷合格率由原來的86%提高到100%。現在國小教師中已有40%的教師進修取得了大專學歷。1994年,學校組織部分教師去加格達奇部分學校參觀學習,開展“走出去,請進來”“大練基本功”活動。學校為每位教師解決所有訓練項目的用品,為提高教師素質提供了物質條件。幾年來,廣大教師自覺堅持學習教育理論,及時總結教學經驗,認真撰寫教育科研論文,取得了較好成果。

學校規模

為了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學校要求全體教職工都要以身作則,在不同的崗位上擔負起育人的職責,在廣大教師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列如:“比一比,誰稱職”“學生心中的好老師”“身邊模範”“向學生獻愛心”等等。幾年來,廣大教師中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等。
由於該校重視師德工作,增強了廣大教職工的團隊精神觀念,使學校獲得了許多集體榮譽。
該校在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方面,主要通過以下3條途徑:
1、校長──教導處──任課教師──學生,通過學科滲透進行德育。
2、校長──政教處──班主任──學生,通過管理對學生實施教育。
┌團支部──團員
3、支部書記─┤ ,在思想道德方面,對學生實施教育
└大隊部──隊員
這樣,不僅充分發揮了各職能部門的作用,而且也使學生在校內的一切活動中,均能受到應有的教育。從1992年以來,在廣大學生中湧現出一大批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文明學生等。
蒙克山學校是一個大膽改革,勇於進取的學校,多年來,他們主要抓了以下幾點:
1、抓職能部門,抓改革
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幾年來,學校注意發揮各系統的管理作用。從校長、主任到教研組長,建立全方位的教學管理體系。條塊結合,分工合作,各行其職,分層管理。從橫向看,從個人特長出發負責1個學科組,組織指導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和改革。各職能部門每月10日匯報總結,布置下月工作。按學期初制訂的工作計畫檢查實施情況,且給予相應的評價和獎罰,使每個部門充分發揮應有的職能部作用。
1996年9月,蒙克山學校實行“結構工資制”,結構工資的實行,激發了廣大教師的進取心,調動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詳見“結構工資方案”)。
2、抓計畫管理
從學校到各組到每位教師,每學期初,按照上級工作要點都要制訂詳細的工作計畫。計畫中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學校通過目標進行管理,並嚴格審查每1份訂出的計畫,檢查計畫的制訂是否符合方向性原則、可行性原則和時間性原則,審查合格後方可執行。
3、抓教學常規管理與檢查
此項工作主要是檢查教學計畫執行情況,它的開展是通過各級領導的聽課來檢查教師上課情況;通過抽測、評估、召開學生座談會來檢查教學效果。為使檢查規範化,從實際出發,制訂上課要求、評課標準,以求得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
4、抓教學總結
幾年來,堅持每月一小結,每學期一大結,不斷總結推廣好經驗。為了積累資料系統地探索教學規律,建立每位教師的教學檔案。把所有教學活動的原始材料及經驗總結均裝入教師業務檔案中,年末考核時作為參考。
5、抓電化教學,促進教學改革
學校近幾年來,在抓電化教育上狠下功夫,購足了教學時所需用的幻燈、收音、錄音、錄相、衛星電視等電教設備。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打下良好基礎。由於衛星電視進入教學領域,電教員每天把錄好的節目編寫成節目單,利用早會時間向教師們公布,教師能有選擇的收看示範課、樣板課、教學方法的指導課等節目,開闊了眼界,推動了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由於他們不斷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向教學現代化的目標前進,1993年被大興安嶺地區行署授予“改善辦學條件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
由於學校近年來一直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了電化教學在各學科中的作用,幾年來,國中、國小畢業成績均居全縣前列,連續5年,升學率均為100%,為國家各級各類學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
除此之外,蒙克山學校還制訂了長遠工作目標。見(《蒙克山學校長遠工作目標》)
塔河林業局蒙克山學校建校26年來,獲得了多項地、縣榮譽稱號,是塔河縣最先進入地級合格學校行列的先進學校之一,也是大興安嶺地區“文明學校”。僅1991年以來就獲得重要的地、縣級榮譽稱號10餘項。
校內結構工資方案
一、指導思想
改革校內工資是深化學校管理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於建立新的工資制度,以充分調動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促進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二、原則
1、以多勞多得,多責多得、優質優待為分配原則,建立新的工資結構,普遍提高教職工待遇,大力提高優秀教師待遇,同時大力提倡奉獻精神。
2、鼓勵中青年教師多崗兼職,發揮教師的優良作風。
3、結構工資的財源由國撥工資和學校創收兩部分組成。
4、實行校內結構工資的對象是本校受聘教職工。
5、實行後的結構工資只針對本校在職教工。調出本單位或離退休仍按勞動人事部門制定的有關工資規定辦理。
三、組成
由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獎勵工資3部分組成,其具體內容為:
1、基本工資為基礎工資,即從原工資中扣除180 元所余工資。
2、崗位工資:由工作量與德、能、績組合而成的基本工資和任(兼)職崗位工資兩部分組成。
3、獎勵工資:由常規獎勵工資(月滿勤)和教學獎勵工資組成。
①常規獎勵工資包括:A出勤,遵守勞動紀律,準時參加學習、升降旗儀式等各項活動;B代課,代職。
②教學獎勵工資包括:A代課每節支付0.5元; 代班一天1.00元;B教學質量獎勵工資(學期末結算)
四、評定及發放辦法“
1、基本工資。被聘用的職工,在正常工作情況下,全額發放,並隨國家調整而調整,如末聘用或解聘後不能正常工作的按上級有關檔案和本方案發放。
2、崗位工資
①基本崗位工資由所任的工作量及德、能、績確定。
②專任教師工作量分配見下表:
三獎勵工資
1、常規獎勵工資
滿勤獎:5.00元/月,按管理制度執行獎罰
⑵代課:在上好自己課的前提下,為別人代1節課1.00元
⑶班任獎當月兌現
2、德、能、績考核標準
3、教學質量獎勵工資(學期末結算)。
注:考核分數得多少,對應獎金支付多少相應個位數額
如:得分為93+53=146,對應為93.00+53.00=146.00元
五、考核時間
每月累計,每學期支付(每年7月10日和12月10日或1月10日)。
六、考核辦法:
1、專任教師的業務:教師自評10%,小組評90%(含對學生、家長的了解)
2、職員工作:自評10%,上層領導評90%(包含對學生、教師即民眾的評價其中的40%)
3、班主任工作:由6個部門統籌考核,取平均成績
蒙克山學校長遠工作目標
(1995-1999)
目標方針:
《中共中央關於教育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我校長遠目標是:
1、最佳化學校教育機制,達到機構精簡,人員精幹,思想端正,效益顯著。
2、對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發展,使多數學生都成為人品高尚、體質強健、學業紮實、有個性、有特長的複合型人才。
3、全面提高教師素質,使教師都能做到師德高尚、專業精良、熱愛學生、勤於奉獻,並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激勵學生,及時發現學生長處,努力挖掘和調動學生潛在的積極因素,及時鼓勵扶持和嚴格要求相結合,使其健康發展。
4、努力使學校設備現代化、環境規範化。

具體目標

一、學校管理加大改革力度
1、從1995年9月開始利用半年時間重新制定人員崗位責任制,教職工聘任制,教師考核評價制,結構工資制,獎懲制度等,並在今後每年對以上制度修改1次,然後經教代會通過實行。
2、抓好教學常規管理,主要針對教師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考試5方面的方法的創新,適應新形式的要求。
3、強化庭院管理,圖書館、實驗室、電教室的管理,定期檢查檢修。使學校設備保持完好整潔,提高完好率、利用率。
4、強化對學校檔案室的管理,弄清建校以來的各類統計數字,弄清歷屆在校任教教師,中小學生畢業情況和學生變動情況,著手校史的編寫工作,爭取在上級要求時間內編完。
5、完善對招聘教師、退休教師及在崗教師的管理制度。
二、強化班子建設及教師隊伍建設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積極穩妥地解決目前班子成員缺和文化素質低的問題,狠抓領導的思想作風建設和組織建設,做到結構合理、人員精幹,並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開拓精神;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準和優良的工作作風;有較高的理論修養教育研究水平與比較高的組織能力,開拓能力,不斷鞏固教育教學成果,逐漸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2、教師隊伍
讓每一個教師必須樹立全心全意為每一個學生服務的思想,使每一位教師達到(在5年內)一過、二能、三精、四通、五功。
一過:過學歷關
二能:能操作微機、能用簡單的英語對話
三精:精一門學科、精一項專長、精通教育理論
四通:通教材、通大綱、通參考、通學生
五功:熟練使用電教手段、製作投影教具、說課、演講、板書設計等五項基本功。
三、最佳化教育體制,實現德育工作一體化
使每個學生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少年,立足於學生全面發展的長期利益,對他們終身負責,實施整體培養,使學生成為有愛國心的人,有文明素質的人,有愛心的人,有責任心的人,有上進心的人。
對以上具體目標,從學生實際出發,遵循教育規律,使學校教育、家族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密切結合,形成合力,形成網路,具體途徑是:
⑴發揮學校教育的主體作用
①抓主渠道,通過學科滲透和班主任德育工作,突出德育的實效性。
②抓基礎教育,通過開展“三文明”活動,突出德育的常規性(說文明語、做文明事、行文明禮)。
③抓專題教育。通過專題月、專題周、傳統教育月、傳統節日紀念活動等,突出德育的層次性。
④抓養成教育。通過《日常行為規範》的逐項落實和具體考核,突出德育的穩定性。
⑤抓良好觀念教育。通過學科主渠道和學生的思想品德考核,突出德育的有效性。
⑥抓勞動教育。通過勞動課、公益勞動、自我服務性勞動,突出德育的實踐性。
⑵建立親職教育網路
成立家長委員會、舉辦家長學校,成立三位一體德育工作委員會,鼓勵家長與學校共同教育的積極性。
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教能力
讓學生學會自我要求、自我規劃、自我實施、自我控制、自我評價,並逐步養成習慣,實現德育的內化。
採用的德育形式有:學科教學活動、少先隊活動、班級活動、實踐活動、競賽活動等。
四、抓好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質量
⑴加強教學常規管理,積極開展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改不過夜,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的常規的教學活動,儘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迅速提高,為了保證上述活動的落實,確立教學改革基本策略,這個思想體系簡化為“五個必須”和“四個帶進”
五個必須:
必須把每個學生都作為可以培養的人才來培養;
必須讓每個學生都享有學習的快樂感;
必須讓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個性特長發展的領域;
必須讓每個學生都具有戰勝挫折的勇氣和意識;
必須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
四個帶進:
把微笑帶進課堂
把趣味帶進課堂
把尊重帶進課堂
把鼓勵帶進課堂
將以上做法做到及時反饋做好周檢、月結工作。
2、構建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程並存的立體化課程模式。
⑴從培養學生的目標出發,本著“整體育人”的觀點,調整學科課程結構,在一至四年每周開設一節英語口語課;在一至初三年級每單周開設一節國情教育與人口理論課,每雙周開設一節健康教育課與微機課;二至初三開設一節思想品德活動課。
⑵開設興趣小組,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依據學校現有設施和師資力量的實際情況,學校組建美術組、書法組;微機班、科技製作組;籃球隊、足球隊、桌球隊;社會實踐活動組等。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參加。
3、努力進行素質教育課堂模式改革
從基礎工具學科起步,按照素質教學觀和教學整體化原理,最佳化教學目標、最佳化教學過程的設計,最佳化教法的組合,最佳化教學手段的套用,建立整體最佳化,低耗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目標要從教養、教育、發展3方面設計,做到既要有統一性、整體性,又要有彈性、層次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
教學過程的設計要協調好教學目標、內容、環節等相互關係,形成最佳結構,發揮教學整體功能;另外要保證有一個可操作的運作過程,合理分配時間,以保證教學活動的有序性。
教法體現為“四讓四給”:
四讓:問題讓學生提,思路讓學生想,結論讓學生講,成功的樂趣讓學生嘗。
四給:給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給學生受表揚的機會,給學生創造展示才華的機會。
教學的手段的運用要做到形象直觀、恰到好處、非常有價值。
4、抓好教育教學科研
⑴要求每學期寫1篇論文,每課後有1心得
⑵每學期搞1次大型公開課和各類教學活動競賽。
5、改革考試制度,全面評價學生
面向全體,注重差異,主動發展,知能並舉,取消期中,淡化期末簡化程式,全面評價。
五、繼續加強硬體建設,儘快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
⑴購置衛星接收器的軟體,提高利用率。
⑵將微機連網。
⑶購足活動課需要教具
⑷重新裝修體育室、音樂室、美術室。
⑸完成美化、綠化、香化、淨化校園環境工程,並做些有教育意義的宣傳板,建設優美的校容校貌,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
⑹繼續改善校職工的福利待遇。
⑺提高學校的辦學聲譽,擴大影響,爭取社會投資。
蒙克山學校
1995年5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