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董王高蹺是長期流行於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董王村一帶的傳統高蹺表演形式,距今有近500年的歷史,與同類高蹺舞蹈相比,其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而成為當地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之一。高蹺又稱拐子,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表演,技巧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觀眾高,便於遠近觀賞,如同流動的活動舞台表演,因此備受民眾喜愛。歷史淵源
高蹺的起源,普遍認為源於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著密切關係。董王高蹺主要源自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董王村,至今有近500年歷史。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7年),董、王二姓的兩家民間藝人自山西逃荒到宿遷境內,至龍河邊落戶安家,長期以賣藝為生,其將山西老家的高蹺帶到宿遷,經過代代傳承,並有新的發展,形成了現在人們常稱的“董王高蹺”。據《宿遷縣誌》載:“明清時期,宿遷民間鄉會極為盛行。鄉會,也稱鄉廟會,系由一村或聯合數村組成,承平而又豐收之年,每至農曆年末歲初,遍及城鄉,大抵有龍燈、獅子、花鼓、旱船、高蹺、花車、馬燈、花籃、霸王鞭等,就中以花鼓、旱船、花車,因形式簡易,最為普遍。在縣城大會,並有抬閣、架閣、風車、站肩、高蹺等節目,尤為特殊。觀眾有遠至數里而來者……”。宿遷民間有句俗語:“梨園獅子前庵龍,卓圩旱船扯因篷,龍河高蹺三里燈,抬閣架閣數宿城。”可見董王高蹺早已家喻戶曉。相傳乾隆六次下江南,五次駐蹕宿遷,每次都要觀看董王高蹺的表演。
董王高蹺不但繼承了民間舞蹈的傳統形式及其精華,表演節目有撲蝶、穿花縫、秧歌、走剪刀股等,同時,在此基礎上不斷的發展,創新,又吸納了曲藝、演唱、相聲藝術以及地方戲曲、小品等。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董王高蹺發揮了宣傳教育的功能,結合實際需要,編創出大量謳歌時代的文藝作品。
表演特點
高蹺舞蹈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現在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單蹺、雙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作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 董王高蹺是高蹺舞蹈之一,他繼承了山西高蹺的特點,又發展了許多新的形式。舞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雙腳踩著木蹺,以蹺代足,演員在鑼鼓聲中直立起舞,不斷變換隊形,善踩者行走自如,能做跌扑、翻滾,撲蝴蝶等動作,技藝精絕。踩高蹺亦分為“文踩”和“武踩”表演者根據表演內容故事情節,或跌叉、或翻筋斗、或作蜻蜓點水狀、或開打,稱之“武踩”;技藝一般者只隨表演隊伍舞之蹈之,稱之為“文踩”。參加高蹺表演的人員有13—15人,樂隊7—10人。伴奏樂器多為鑼、鼓、鐃、鈸、二胡、琵琶、竹笛、笙等。演出順序以舞蹈開場,演員著裝在鑼鼓伴奏下上場,營造氣氛,演員利用高蹺表演一些難度較大的具有雜技特技效果的滑稽節目,精彩獨特。舞蹈演罷,接著演文戲,說、唱、舞結合、有說唱、有相聲、有小品、有泗州戲、柳琴戲、黃梅戲等地方戲和京戲,形式多樣,生動活潑。表演曲目中,舞蹈類有:撲蝶、穿花縫、秧歌、走剪刀股等;曲藝、戲劇類有:有快板、山東快書、相聲及地方戲短劇等。傳統劇目有:八仙祝壽、陳妙常追舟、劉海砍樵等,演員服裝,根據劇情需要,隨時訂做;高蹺木腿,每人一副,彩旗數面,彩傘數把,彩扇數把,香盤龍棍等。
高蹺製作
高蹺多為木質,分高蹺(長蹺)和矮蹺(短蹺),高蹺高達3尺左右,矮蹺1尺左右。高蹺製作非常簡便,一般採用的是比較結實的直徑為6厘米左右的長型柱狀木棍製作,長通常約1.60米左右(長也可根據要求而定),踏腳板寬為0.10米,離地面高度一般為0.20米左右(可根據高、矮蹺確定離地面高度),腳踩板綁在小腿上。高蹺也可以採用竹子製作,踏腳棍用鐵絲綁在適當的地方,其它要求與木製高蹺的製作方法基本相同。董王高蹺鄉會
董王高蹺是伴隨著民間鄉會的發展而不斷得以傳承,其表演已與民間鄉會文化融為一體,鄉會是高蹺表演的主要舞台。傳統的民間鄉會,一般以村為單位,一村一會。較大的村,有一村兩會、多會,分散的小村莊,多幾地合辦一會。鄉會的會頭,即領班人。鄉會初辦時,由民眾推選熱心地方公益事業且為民眾信賴的人負責主辦,稱為會頭。由會頭出面籌集資金,紳商富戶捐獻大部,一般民眾多寡不等,捐獻小部經費。籌集後即購置行頭和道具,如:旗、鑼、傘、扇等。其中“旗”有:龍門旗、長條旗、四方旗、三角形龍虎旗,旗上繡青龍、白虎等。“傘”是大形傘,傘上繡“黃河陣”、“八仙過海”、“水漫金山”、“獅子滾繡球”等圖案,五彩繽紛,以壯聲勢。伴奏中打擊樂器有:鑼、鼓、鐃、鈸;管弦樂有:二胡、琵琶、竹笛、笙等。“扇”有:執扇、掌扇等。另外有香盤、龍棍。有的會還配有金瓜、鉞斧、朝天鐙各一對,俗稱“半朝鑾駕”(為皇帝所賜)。鄉會活動地點(即排練的地方)叫“會屋”,也稱“駕屋”,會屋多利用村裡的祠堂、廟宇或臨時借用民房。會屋內要設香案桌、燭台、供奉玉皇大帝或如來佛像。各鄉會一般於大年除夕“懸駕”,是把神像懸掛起來,意味著鄉會開始。每年正月十六至二月初二為“落駕”,將神像、香案收起,宣告鄉會活動結束。
鄉會排練文藝節目稱為“盤會”,有文藝節目的鄉會稱“紅會”,沒有的稱“白會”,出村活動演出稱“出會”或“參會”、“跑會”。兩會相遇,以文明禮儀相送、相迎稱為“拜會”。“拜會”極為隆重,兩會相遇時,賓主雙方彬彬有禮,場面極為莊重肅穆。當客方鄉會人等進入夾道歡迎的人群中時,人人凝神屏氣,步伐整齊緩慢,鑼鼓聲音壓低,香盤、龍棍不能持之過高,以示謙卑有禮。雙方相遇時,互相打躬作揖,由主方退著慢行,直把客方引至會屋門前,客方向神像焚香、禮拜、祝福後,才開始演出。演出結束後,主方在村口道旁排成陣勢,夾道相送。有時為表示雙方情意深厚,還會出現“三接、三送”場面。所謂“三接三送”,即主方鄉會把客方鄉會送出莊時,等待對方回來參拜(拜謝),對方參拜完,接著又在道旁排列侍立,再次歡送,態度亦極莊重,一而再,再而三,其間鑼鼓震天,圍觀民眾層層相擁,摩肩接踵,甚為壯觀。
傳承狀況
隨著民間鄉會的解散,傳統的董王高蹺表演也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舞台,如今,也只有在每年的廟會或民間文藝匯演中才可以看到其身影,表演的技巧與傳統相比已減少了許多程式。董王村里會踩高蹺的人多忙於生計,或外出打工,或年事已高,年輕人不願學,所以會踩高蹺的人也越來越少。在當年踩高蹺的三位老藝人王甦、張志前和張秀梅的積極倡導下,市、區文化部門予以大力支持,積極幫助組建了三十多人的董王高蹺隊,最年輕的22歲,我們共同期待這支民間藝術之花越開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