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敏

董德敏

(同期聲)董德敏:“這么多年,學書作畫,應該說我把很多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學書作畫,儘管沒有什麼大的成績,但是給我生活帶來了樂趣。 ”多年來董德敏潛心研習書畫,應該說是感觸頗深。 ”董德敏

董德敏董德敏

“石梅齋”主人

咱們國家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書畫應該說是這厚重文化精髓里的瑰寶,它博大精深,修心養性。鐵嶺縣衛生局局長董德敏就是一位書畫愛好者,他多年來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潛心研究書畫,特別是對石鼓文和梅花情有獨衷。因為,他的書房被命名為“石梅齋”。
董德敏從上中學時就特別喜愛書法,由於當時家庭條件不好,他每天只用手沾水在地上寫一寫。參加工作以後,董德敏開始練習寫唐楷,並臨貼過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家廟碑》、《郭家廟碑》等作品。為了寫好字,董德敏每天都要堅持寫上幾個小時,暑往寒來一堅持就是十幾年。就連每天早晨起床後他也要先到書房去寫上幾筆,然後才能吃早飯,他說這樣一天工作起來才有精神。晚上回家後,他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裡,看書,臨摹,揣摩古人的書法筆記,潛心研究古人書畫精髓,尤其是對秦朝時的石鼓文,更是讓董德敏如痴如醉。
(同期聲)董德敏:“石鼓文是秦國統一之前六國的一種文字,它最早刻到石頭上,10個象鼓形的石頭,刻了10首詩,它主要是記錄的是秦王出山打獵的一些事情。”
董德敏告訴我們,他通過學習寫石鼓文不僅讓他觸摸到悠遠的歷史,領悟到了中國幾千年文明的厚重。他獨闢蹊徑,把石鼓文清雅、斬截的筆法運用到了繪畫當中,使他的寫意花鳥畫,梅蘭竹菊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更具神韻。在這些題材中他最傾心的是畫梅花,他構圖頗為講究,求奇求險,善用虛實,用色點染意見匠心,筆下梅花乾、枝、花瓣隨意出之,姿態變化無常,各呈氣象。他妙筆下的作品都附之以長短題跋、朱紅印記,更加顯出文人特有的情趣,圖解畫意,相得益彰,發人深思。從中也讓董德敏領悟到了書畫以外的意境。
(同期聲)董德敏:“這么多年,學書作畫,應該說我把很多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學書作畫,儘管沒有什麼大的成績,但是給我生活帶來了樂趣。一個是工作煩惱的時候回家寫寫字、畫畫,調節了很多心情,對自己的身體是個很好的調節;第二通過學書作畫,我覺得也提高了自己的品味,有的時候學書作畫從中也學到了很多歷史方方面面知識,對我提高工作水平,也有很大幫助。”
多年來董德敏潛心研習書畫,應該說是感觸頗深。但是,真正讓他最感動的還是他妻子和女兒對他的支持和理解。用他自己的話說:如果沒有妻子和女兒的支持,他也不會走到今天。

家人

董德敏 妻子:“在家做的家務很少,時間都用在繪畫上了,挺理解的。”
董德敏 女兒 董靜:“我爸爸天天不是忙工作,就是忙畫畫,別的孩子都是上這地方旅遊就是上那地方旅遊,只是今年(2005)說是帶我出去旅遊還是帶我去了趟龍首山。那有什麼辦法呢?雖然這樣,但是我還是覺得自己爸爸挺驕傲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