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士元

董士元,字長卿,是董文炳的長子,元朝著名將領。

基本信息

元朝將領、趙郡公

董士元,一名不花,字長卿,董文炳長子也。自襁褓喪母,祖母李氏愛之,謂文炳曰:“俟兒能言,即令讀書。”數歲,從名儒受學。及長,善騎射。憲宗征蜀,士元年二十三,從叔父董文蔚率鄧州一軍西行。師次釣魚山,宋人堅壁拒守。士元請代文蔚攻之,以所部銳卒先登,力戰良久,以它軍不繼而還。憲宗壯之,賜以金帛。中統初,文蔚入典禁兵,士元以世家子選供奉內班,從車駕巡狩北方,嘗預武定山之役。帝知其忠勤可任以事。會文蔚病卒,無子,命士元襲為千夫長。出師南征襄、漢,分禁兵戍淮上。士元在軍中修敕武備,號令肅然。
丞相伯顏克江南,宋兵保兩淮未下,士元數與戰,拔淮安堡,以功遷武節將軍。從太師博魯歡攻揚州,駐師灣頭堡。時方大暑,博魯歡病還京師,以行省阿里代領諸軍。揚州守將姜才乘隙來攻。阿里素不習兵,率輕騎數百出堡,士元與別將哈剌禿以百騎從之。日已暮,宋兵至者萬餘,士元謂左右曰:“大丈夫報國,政在今日,勿懼也。”方整陣欲戰,阿里趣令左鏇,已乃遁去。士元與哈剌禿以部兵赴敵死戰,鼓譟震地,泥淖馬不能馳,乃棄馬步戰,至四更,敵眾始退。及旦,阿里來視戰地,見士元臥泥中,身被十七槍,甲裳盡赤,肩舁至營而絕,年四十二。哈剌禿亦戰死。
江淮既平,伯顏入朝,言於帝曰:“淮海之役,所損者二將而已。”帝問其人,以士元與哈剌禿對。帝曰:“不花健捷過人,晝戰必能制敵,夜戰而死,甚可惜也。”至大元年,贈鎮國上將軍、僉書樞密院事,謚節愍。後加贈推誠效節功臣、資德大夫、中書左丞、護軍,追封趙郡公,改謚忠愍。

清朝孝子

董士元,直隸臨榆人。父行健,嘉慶中出關,去三月而士元生,行健遂不歸。士元幼思父,六歲,嘗失所在,翼日得之關外二里店。母問其故,涕泣言曰:“欲尋父也。”年十五,戚商於奉天,士元請於母,從之往,求父訊息不能得。越十餘年,至阿什河,有言十年前在三姓南淘淇,嘗遇臨榆人,董姓,今不知存亡。士元乃往淘淇,地僻,行失道,久之始得達。舉父姓名里居問居人,有知者,曰:“是嘗漁於此,死數年矣。”士元大慟,得藁葬地,發冢審視,齧指血滴入骨,函以歸。至奉天,乃具棺還葬。居二十餘年,母歿,喪葬如禮。至光緒初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