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歷
1979.9—1986.7在西北大學歷史系讀本科生、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6.7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助教;
1989—1991西北大學歷史系講師;
1992年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副教授,同年獲國務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93年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副院長;
1995年西北大學文博學院教授,同年出任西北大學圖書館館長;
2000年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總編輯;
2001年《文物》月刊主編;
2003年4月起擔任中國文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
2005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總編輯、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學術兼職
中國史學會理論分會理事
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唐史學會理事
美國唐研究基金會學術委員
北京大學、首都師範大學、雲南大學、海南師院等兼職教授
教育部全國高校圖情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
國家文物局高級職稱評定委員會成員
獲獎情況
1985年獲陝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989年獲陝西省歷史學會第三次優秀成果獎
1989年西安市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1年獲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2年獲西北大學優秀教師稱號和“505”獎勵基金
1993年獲陝西省優秀理論論文一等獎
1993年獲陝西省歷史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4年獲陝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5年獲西安市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6年獲陝西省教委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1998年獲陝西省教委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
1998年獲陝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999年獲西安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999年獲西北大學先進工作者一等獎
1999年獲全國副省級城市黨報理論宣傳一等獎
1999年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
2001年獲陝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專著
[1]《唐都建築風貌》,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2]《中國傳統風俗與現代化》,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3]《唐代國庫制度》,三秦出版社,1990年。
[4]《中國古代等級社會》,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5]《儒生、儒臣、儒君》,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6]《傳統農民與中國社會》,(第一作者),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7]《帝王的藝術世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年。
[8]《中國書法與傳統文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
[9]《王莽新傳》,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三秦出版社2003年再版,更名《王莽新政》) 。
[10]《秦隴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煌煌盛世--隋唐史》,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年。
[12]《20世紀唐研究》(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論文:
1.《王莽的悲劇》,《西北大學學報》1981年1期。
2.《不應一概貶斥東漢宦官》,《西北大學學報》1982年3期。
3.《論馬克思對太平天國評價的歷史沉思》,《1982年西北大學社會科學論文選》。
4.《西漢末年社會大動亂試論》,《西北大學學報》1983年3期。
5.《重評高力士》,《人文雜誌》1984年第1期。
6.《略論王莽改制》(合撰),《中國古代史論叢》第七期1984年。
7.《對史學未來的展望》,《光明日報》史學版1985年1月9日。
8.《論唐代的“飛錢”》,《中學文史》1985年1期。
9.《2000年的中國史學》,《未來與展望》1985年2期。
10.《唐代太倉試探》,《人文雜誌》1985年第4期。
11.《中國史學面臨的重大轉變》,《社會科學評論》1985年5期。
12.《中國傳統史學的變革趨勢》,《社會科學評論》1985年8期。
13.《歷史科學在戰略決策中的作用》,《社會科學評論》1986年3期。
14.《略論隋代地方風俗中的社會心理》,《西北大學學報》1986年4期。
15.《唐代甲庫考察》,《人文雜誌》1987年1期。
16.《選官制度研究的新收穫》,《西北大學學報》1987年4期。
17.《對中國考古學研究的憂慮和思忖》,《社會科學評論》1987年5期。
18.《試論史學的真實性與有用性》,《漢江論壇》1987年9期。
19.《唐代服裝與長安氣象》,《文博》1988年4期。
20.《論中國考古學的不成熟性》,《陝西師大學報》1988年4期。
21.《唐代知識分子觀念變革》,《人文雜誌》1988年6期。
22.《當代史學理論研究長期停滯的反思》,《社會科學評論》1988年7期。
23.《新啟蒙是當代史學的主要意義》,《人文雜誌》1989年3期。
24.《毛澤東晚年歷史觀對中國史學的影響》,《山東社會科學》1989年4期。
25.《稜角崢然的蘇報社論》,《新聞知識》1989年10期。
26.《理論的活力與中國唐史研究》,《學術界》1991年1期。
27.《唐代民謠俗語與唐人社會心理》,《傳統文化》1990年4期。
28.《唐代的左藏、右藏與內藏》,《人文雜誌》1990年5期。
29.《大周女皇武則天——紀念武周政權建立一千三百周年》,美國《世界日報》<中文版>1990年9月13日,9月14日。
30.《武則天研究的新高度》,香港大學《東方文化》28卷第1期,1990年。
31.《法門寺出土珍寶與唐代內庫》,《首屆法門寺國際文化討論會論文集》,1992年。
32.《試論唐代夢境文化》,《雲南社會科學》1991年1期。
33.《論唐代社會中的賭博濁流》,《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4期。
34.《論等級劃分與新莽王田雙重形態》,《紀念陳直誕辰九十周年論文集》,1992年。
35.《商鞅變法》
36.《尉繚和王翦》,《長安歷史·上古周秦分冊》,1991年。
37.《關隴集團的形成與崛起》,《長安歷史·魏晉南北朝分冊》,1991年。
38.《史書的局限與史學的真實》,《晉陽學刊》1991年2期。
39.《當代青年史學工作者史學研究之我見》(第一作者),《求實》1992年10期。
40.《復興中國古代史教學內容活力的改革探索》,《高教發展研究》1992年1期。
41.《史書永遠有局限,史學永遠無定論》,《漢唐史籍與傳統文化》,1992年。
42.《唐代乞丐與病坊探討》,《人文雜誌》1992年6期。
43.《唐代金雞風俗考》,台灣《歷史》月刊1993年11期。
44.《法門寺千年寶藏出土研究》,台灣《大地》國家地理雜誌64期1993年7期。
45.《巍巍大唐離宮建築》,《玉華宮》,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46.《玄奘圓寂玉華寺》,同上。
47.《二世紀後的歷史反思》,《炎黃春秋》1993年11期。
48.《唐代國庫對日本的影響》,《中國史研究》1993年3期。
49.《殘閹人世界的歷史闡述》,《浙江學刊》1993年3期。
50.《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時代特色與啟蒙價值》,《西北大學學報》1994年1期。
51.《唐玄奘晚年活動散論》,《人文雜誌》1994年2期。
52.《唐代香料建築考》,《國際漢學論壇》1994年1期。
53.《唐京的惡少流氓與豪俠武雄》,《地域社會與傳統中國》論文集,收入《唐史論叢》第7輯。
54.《千年苦旅話玄奘》,台灣《歷史》月刊1994年12期。
55.《論絲綢之路的起點》,《華夏文化》1995年第1期。
56.《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新趨向》(合撰),《歷史研究》1995年第1期。
57.《我國審計史研究的可喜成果》,《書品》1996年第2期。
58.《唐華清宮沐浴湯池建築考述》,《唐研究》第二卷(1996年)。
59. 《唐長安伊斯蘭教傳播質疑》,《人文雜誌》1996年第6期。
60. 《盛唐皇家沐浴建築》,《歷史》月刊1996年第11期。
61. 《探索語言背後的社會史》,《浙江社會科學》1996年第5期。
62.《漢唐城市和宮苑》,《漢唐氣象》,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
63.《超越史書局限的靈魂是創新》,《唐研究縱橫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64.《讀周積明著<紀昀評傳>》,《歷史研究》1997年第2期。
65.《新出土唐遂安王李世壽墓誌考釋》,《唐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66.《唐代“複壁”建築考》,《文博》1997年第5期。
67.《為抓住機遇發展提供理論支持》,《三秦論壇》1997年第6期。
68.《大學圖書館珍藏文化資產的分析》,《西北高校圖書館》1997年第4期(該文收入台灣《海峽兩岸圖書館事業研討會論文集》)。
69.《唐代綜合國力散論》,《周秦漢唐研究》,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70.《秦隴文化的地域特色與歷史地位》,《人文雜誌》1998年第1期。
71.《絲綢之路與古今中亞》,台灣《歷史》月刊1998年第3期。
72.《唐代移民與社會變遷特徵》,《中國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6期。(收入《中國社會史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1998年出版 )
73.《論唐朝的世界性》,《深圳特區報》1998.8.24第11版(學者論壇)。
74.《東西方交流與陝西歷史文化》,《99’世界註冊會計師大會學術演講論文集》。
75.《唐昭陵六駿與突厥葬俗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第60輯,1999年。
76.《西安新出土唐裴伷先墓誌考述》,《唐研究》第5卷(1999年)。
77.《唐代龍的演變特點與外來文化》,《人文雜誌》2000年第1期。
78.《“天下國家”與盛唐氣象》,《今日中國》2000年第1期。
79.《一個儒生皇帝的悲劇》,台灣《歷史》月刊2000年第3期。
80.《試解唐昭陵六駿來源之謎》,《尋根》2000年第2期。
81.《從景教碑試論唐長安景教的興衰》,《碑林集刊》第六輯(2000年)。 (又收入韓國《春史卞麟錫教授停年紀念論叢》2000年)
82.《中朝漢籍交流的文化史章》,《西北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83.《唐昭陵、乾陵蕃人石像與“突厥化”問題》,《歐亞學刊》第三輯(2001.12) 。
84.《唐長安印度人之研究》,《唐研究》第6卷 (2000年)。
85.《“胡墼”語源與西域建築》,《尋根》2000年第5期。
86.《唐長安黑人來源尋蹤》,《中華文史論叢》第65期(2001.1)。
87.《唐長安一個粟特人的景教家庭信仰》,《歷史研究》2001年第3期。
88. 《論新編鹹陽方誌的人文價值》,《陝西地方志》2001.5。
89.《中國文物考古類期刊應走向世界》,《中國文物報》2001.8.5。
90.《前人栽樹 後人乘涼——為<應縣木塔>第三次重印而寫》, 《中國文物報》2001.10.26。
91.《尋訪被歲月黯淡的大秦寶塔》,《中國文物報》2001.12.21。
92.《祆教東傳長安以及在陝西的遺痕》,《國學研究》第九輯,2002年。
93.《唐長安外來譯名Khumdan之迷》,《中國文物報》2002.6.28。
94.《西安出土西突厥三姓葛邏祿熾弘福墓誌》, 《古代中外關係史:新史料的調查、整理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03。
95.《走近女皇母親的陵墓》,《文物天地》2002.8。
96.《西安發現唐秦王李世民女侍衛墓誌考》,《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5。
97.《評<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中國學術》2002.3。
98.《一個大學的文化名片——讀<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藏品集>》,《中國文物報》2002.7.26.
99.《崔鶯鶯與蒲州粟特移民蹤跡》,《中國歷史文物》2002.5。
100. 《東突厥阿史那摸末墓誌考述》,《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3.1。
101.《對西安市東郊唐墓出土契丹王墓誌的解讀》,《考古》2003.9。
102.《中亞粟特胡名“伽”字考證》,《華學》第六輯,2003年。
103.《中國文物事業與世界先進文化》,《中國文物報》2003.3.7。
104.《中國文物事業的民族性與文化產業的世界性》, 《中國文物報》2003.4.9。
105. 《談崔鶯鶯身世角色的探索——與寧宗一先生商榷》,《光明日報》2003.10.8。
106.《斗拱飛檐:誰復原中國文化——古建保護修復中的文化內涵》,《中國文物報》2003.12.5.。
107.《大運河為何沒列入人類文化遺產》,《中國文物報》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