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釋義
【成語發音】zhùzuòděngshēn【成語釋義】形容著述極多,疊起來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燈謎】高產作家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學富五車
【反義】:目不識丁、胸無點墨
成語示例
1、會上陳列了他多年來的全部著作,那時他已是~了。(曹禺《我們尊敬的老舍先生》)
2、沈家本為官多年亦為學多年,於宦途之隙,殫精竭慮,著作等身,現留有《沈寄簃先生遺書》甲編二十二種,乙編十三種,《枕碧樓叢書》十二種,廣涉中外法律、法學;精研之深,學問之博,令後人嘆為觀止,可謂溶鑄古今,學貫中西。
成語辨析
【正音】著;不能讀作“zhòu”。
【辨形】作;不能寫作“做”。
成語閒話
古時沒有紙,字是刻在竹簡上的,一片竹簡刻不了幾個字,像孔夫子這樣做學問的,一出門,竹簡做成的書就得裝一大車,要不咋說學富五車呢。像司馬遷的《史記》,52萬多字,估計當時用的竹簡也有好幾車。所以,古時候找一個著作等身的人似乎不難,找一個藏書多得汗牛充棟的人更不難。可有了紙就不行了,一張薄薄的紙上能寫幾百個字,一大車竹簡上的字,加在一起,可能還趕不上現在的一個小冊子。一個人生命有限,再勤奮,一輩子寫不了多少東西。這樣一來,現代人中,幾乎不可能有著作等身者了。